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9054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1教学目的: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开展形象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理论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教学准备: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老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感

2、知“面在体上”1、导入新课。(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老师将学生答复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据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2、感知“面在体上”。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师:小朋友,如今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

3、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各组合作操作。小组汇报。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别离的过程。老师小结。课件演示。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

4、,你能帮我想想方法吗?(生:沿着外表的边缘描出图形。)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那你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这一过程的设计是在前一环节“找”的根底上进一步体会“面从体上来”并且在想方法搬的考虑过程中,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老师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

5、动手操作都有比拟浓重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面在体上”。大局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我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好的提醒了体和面的关系,帮助这一环节的教学。(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1、认识长方形。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好,老师进展引导。)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展小结。这一过程通过看

6、数、折、看等活动,让学生自已发现长方形的特征。老师改就手中长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了,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长方形。让学生认识各种位置上的长方形,让学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长方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让学生感知图形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来。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学生展示。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征。会用6根小棒搭长方形的学生一定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根本特征。2、认识正方形。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师:请你用刚刚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学

7、生的说明可能不完好,老师进展引导。)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展小结。老师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3、认识三角形。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生:有三条边,三个角,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好,老师进展引导。)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展小结。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

8、三角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4、认识圆形。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摸一摸: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这一过程设计中的小组活动在本课中非常重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察、探究、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展互补、互学。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详细形象,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试,去发现,那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所承受和更好的理解。(三)稳固深化,进一

9、步加强认识。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图形,请你在看见它时,大声的喊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各类图形(平面的与立体的)。这一过程的设计为了防止练习的枯燥,我采用了这一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纯熟认识这四个平面图形,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也很有兴趣,就好似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样。(四)课堂总结师: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朋友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这一过程是检验学生是否已认识了这四个图形,同时也养成学生整理学具的良好习惯。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

10、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展整理分类。2、才能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判断才能、合作交流才能。3、情感目的:培养有条理地考虑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标准来分类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激思: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谁是自己整理的请举手。我们同学们整理的效果如何?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间,想不想去看看?这是淘气的房间,这是笑笑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淘气整理房间。板题:整理房间二、启思1、都说笑笑笑房间整齐,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学习她的好方法来帮淘气整理好吗?生:好

11、!2、看看笑笑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摆放的?3、你知道她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吗?仔细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类:服装类、学惯用品类、玩具类)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一样用处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惯用品类”“服装类”。这就是:分类。三、展思:1、再来看看淘气的房间,看来淘气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还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今天老师把淘气房间的一些物品带到了课堂上,来看看这是什么?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例如:这个是铅笔,学惯用的,所以放在学惯用品类。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袜子、玩具熊)师:如今淘气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

12、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准备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5、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淘气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7、淘气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8、淘气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9、冬天来了,妈妈给淘气买了一条围巾,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10、如今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四、促思: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类也有许多分类,我们(欣赏生活中的分类)五、拓思:1、今天学习了分类,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承受挑战?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阳光之旅吧!(1)

13、一缕阳光:你能按照会飞和不会飞来给以下动物分类吗?(2)光辉闪耀:小组合作:你能给以下物品分类吗?温馨提示:1、拿出学习袋里的学具,小组内说一说都有哪物品?2、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说说你的理由。(3)潜能无限:请你给以下图形分类。(形状,颜色、大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用你智慧的双眼和灵敏的大脑去发现生活中的分类吧。2022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案范文3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例题、“试一试”及第31页“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活动开展学生的

14、动手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开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络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理论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组成。教学难点:在每一组分发中得出相应的数的组成,并联想出另一种分发。教具学具:教学课件、每小组4张桃子图片、4张盘子图片、5张星星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豌豆博士又来考我们了。他说:“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想请小朋友们把每个小组准备的4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来招待老师们,小朋友们想想可以怎样把四个桃分放在两个盘里呢?”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一)4的分与合1、学生拿

15、出发的桃子纸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应情况出示课件)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2、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互相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师边说边点出相应的内容)(课件内容: 4 4 4/ / / 3 1 2 )3、如今请小朋友翻开书,翻到第30页,把我们刚刚4的分法填在书上。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这回茄子老师可快乐了,她想请小朋友们再答复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余在小组内说一说。(二)5的分与合。(试一试)1、白菜先生看到你们这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分与合学会了。快乐极了,每人奖励了5颗星星,请你们把5颗星星分成两堆,自己学习5的分与合。2、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星星图片在小组内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再把书上第30页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