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08676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要求学生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理解和掌握性质的特点,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的模仿与记忆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形成正迁移.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 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2、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理解同知识技能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能力训练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三),情感价值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教学手段:为了使性质的推导过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三、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性质的过程,因此,在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让学生尝试的

3、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性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对于推导出的性质及其语言叙述,则可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记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而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学法指导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

4、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运用多媒体投影引例,引导学生观察由问题而得到式子特点:105107=二.探索交流 发现新知(一),提出新任务:思考:an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其中a,n,an分 别叫做什么问题:1.25表示什么2.1010101010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思考:1式子103102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式子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3.a3a2=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5、.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各题左右两边,底数,指数 有什么关系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二),提高任务难度: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猜想:am an= (当m,n都是正整数)(三),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四),提出更高挑战:要求学生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然后要求学生按步骤独立思考和探索:1.比一比:识记运算性质2.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用这个办法能否持久 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猜想:am an= (当m,n都是正

6、整数)对运算性质的剖析 条件:乘法 同底数幂结果:底数不变 指数相加 (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3.再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性质的特点和语言 叙述,有目的地提取记忆.4.提问: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 (五),应用练习 促进深化1.计算:(1)107 104 ; (2)(-x)2 (-x)5 .2.计算:(1)232425 (2)y y2 y3你能回答开始提出问题吗 105107等于多少呢练习设计:.巩固练习:1计算:(抢答) 2计算: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 如果不对,怎样改正.变式训练:填空:.思考题 :1.计算: 2.填空:五、提炼小结 完善结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六、布置作业 延伸学习更多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点击河南招教网。推荐:2016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中公河南教师考试网提供河南中小学最新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河南不同地市招教考试公告公布时间不同、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建议广大考生尽早备考,更多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及笔试、面试备考相关指导点击河南招教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