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报告3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8368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政府工作报告3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政府工作报告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工作报告3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XX县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低迷、财政困难加剧、民生需求高涨、改革任务繁重、社会矛盾增多等压力与挑战,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顺利完成了县第*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万元

2、、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8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dp比重达到*,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的5.36%,单位gdp能耗下降3.。这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和优化服务、破解难题、改革创新的结果。县城新堰、杨柳、东延三大片区开发和池河火电厂、杨柳秦巴风情园、灵雀山景区、后柳水乡、喜河*、县城第二水源、杨柳体育馆、县城影剧院、农村电网改造、保障房、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等一大批骨干项目开工建

3、设且进展顺利。完善财税、用地、供电、技术、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全年招商1个项目,引资到位资金27.45亿元,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以电力能源、生态旅游、丝绸服装、富硒食品为主的长效产业不断壮大,支撑了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示XX县区创建扎实推进,中坝大峡谷成为我县第二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增长43.9%。发放创业贷款510万元,扶持*户有效创业,民间投资日趋活跃,拉动了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需求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从优化金融服务、稳定物价、强化社会保障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着手,引导群众扩大消费,消费对经济增

4、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注重科普、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趋好。 (二)民生改善更加有力。全年民生领域投入达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以上。相继出台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失独家庭养老扶助、高龄补助、退伍大学生士兵安置、创业就业、“三留守”人员关爱、特困人群医疗费全报销等民生政策,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顺利通过省级评估,新建幼儿园4所,进一步缓解了“入园难”问题。资助贫困大学生510人次0万元,没有一名大学生因学费困难而辍学。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看病成本下

5、降15%。医疗设施进一步改善,县医院医技大楼投入使用,中医院创建为二等甲级医院。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初见成效,加强了药品配送监管,建立了大病救助预付金制度,群众反映的“住院难”和农村“买药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着力缓解就业压力,开辟公益性岗位5个,安置复转军人26名,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名,其中从农民中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名。落实职业技术培训各项政策,全年培训600人次,引导在县内外有效就业55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城乡居民医保(合疗)参保率分别达到8和5%。将农村年均收入低于20X元和城镇月均收入低于355元的9151名

6、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建设廉租房340套1.5万平方米、公租房732套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80户14.8万平方米,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居有其所。全面深化“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1355人得到包联关爱并形成*模式。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扶助救助生活困难、流浪乞讨、孤儿、残疾人44人次。实施“三个五”扶贫攻坚战略效果明显,启动了4个片区10个整村推进项目和个县级连片开发项目建设,扶持366户贫困家庭成功创业,全年130户*人实现脱贫。文化强县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下乡4场次,开通了调频广播,安装“户户通”*户,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

7、文化生活。 (三)改革创新成果丰硕。顺利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和盐务体制改革,市场监管得到切实加强。在全市创新推行了新农合“就医卡”制度,方便了群众就医。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行了“一问三包五联”服务基层和联系群众制度,推进了以“代办”为县政府工作报告第2页 重点的便民服务改革,全面深化了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管护工作,基本实现了安全有保障、困难有帮扶、精神有抚慰的管护目标。创新警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全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并推广了*经验。启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和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

8、造了条件。创新融资机制,设立了首家担保公司和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城乡开发公司,全年融资亿元用于公共项目建设。创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四支队伍强基础、十项机制管长效”的*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三个五”扶贫攻坚模式得到省上认可并推广。 (四)发展环境改善明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X县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城市亮化进一步提升,新增了高标准的环卫设施,建立了县城管理长效机制。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获得命名,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已通过省级初验。农村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移民搬迁100户,吸引5006人进城入镇,城镇化

9、率提高2.8。石云路改造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合路开工建设,喜河(长阳)汉江大桥深水基础施工进展顺利,建X县区乡示范路30公里、通村示范路13公里、连户路315公里、便民桥40座,道路交通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明显优化。汉江堤防、县城第二水厂等水利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建成了高标准的杨柳水保科技示范园,新建农村饮水工程50个,解决了1.7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了南区电网改造工程,投入95.1万元启动了北区电网改造。完成造林绿化4.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启动了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开展了以整顿乱排乱倒为重点的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开展了发展环境整治工作,

10、依法强制执行了一批制约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问题,严厉打击了一批无理取闹、恶意阻工行为,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12起,党政纪处分17人,投资环境明显好转。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了扶持旅游、涉水、蚕桑、茶叶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优秀环卫工人、“十佳”教师等评选表彰,组织了各类献爱心活动,引领了社会风尚,改善了人文环境。 (五)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法治建设有新进展,普法教育得到深化,司法服务明显加强,矛盾排查化解步入常态化,调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依法打击非法信访2起,信访秩序有所好转,连续五年巩固了“三无县”创建成果。妥善应对了“胡蜂蜇人”事件,并将区域性生物危

11、害防治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社会治安良好,发案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无特重大事故发生,人民安居乐业。 (六)政府建设卓有成效。严格落实干部学习考试制度,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明显提升;开展依法行政述职评议,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明显改观;建立常年督查和通报制度,抓落实明显有力;狠刹“五股歪风”,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深化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政府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理政水平有明显提高;建立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全年办理26件,政府体系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年是负重前行、倍感艰难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县

12、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的态势日益显现,主要有五大标志: 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发展的持续性越来越好。近三年项目铺垫扎实,长效产业基本形成,居民消费日趋旺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必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发展的协调性越来越好。城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得到有效加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公共服务日益健全,民生保障越来越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安居和扶贫帮困等公共服务机制日趋完善,尤其是十五年免费教育、特困人群医疗费全报销、创业就业、保障房建设和移民搬迁、“三个五”扶贫攻坚战略等系列民生政策的建立和完善,让

13、*人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秩序越来越好。政府联系群众、矛盾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管理、“三留守”人员关爱、舆情引导处置等多项长效机制日趋完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秩序井然。 政策导向更加有力,全民创业氛围越来越好。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制约创业的融资、土地、人才、技术瓶颈逐步破解,群众大胆干事、豪迈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到处充满着发展活力,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苦干,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干部

14、群众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不强。长效产业虽已形成,但产业规模小,缺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撑,仍处于加快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把产业做大做强的任务仍很艰巨。二是贫困面大。全县仍有万余贫困人口,解决占全县近三分之一人口脱贫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三是财政拮据。刚性支出越来越大,各类配套越来越多,民生需求日益增长,而税收增长和争取转移支付有限,加上债务包袱沉重,财政异常困难。四是环境不优。一些干部群众思想狭隘、精神滑坡,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只顾小家、不顾大

15、家;便民服务不如人意,吃拿卡要依然突出,项目建设阻挠现象多,矛盾协调难,加快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五是法治薄弱。一些部门和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淡薄,不作为、乱作为时而有之,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群众非法上访闹事现象时有发生,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氛围不够浓厚。对于这些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逐一加以破解。 二、202年目标任务 22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机遇之年。科学合理确定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形势。全面深化改革,将给我们带来体制机制红利和活力;国家生态功能区加快实施和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和项目支持;我县构建的长效产业和铺垫的骨干项目体系将持续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这些有利方面,让我们有信心使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宏观经济低迷仍在持续,经济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宏观政策约束成为刚性,这将倒逼我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控速度、提质量、增效益作为基本要求,那就要适当调低速度,保持合理增长。为此,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