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8337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23.1布置依据、原则23.1.1布置依据23.1.2 布置原则23.4.1生活设施3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措施31、土方开挖32、土方填筑43、砂砾石田间路、生产路工程63.1砂路基的施工63.2 砂砾石路面7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81、优化施工总进度计划82、合理进行资源配置83、保证施工进度的其它措施94、工期目标105、施工进度计划表和施工进度横道图见下页10第六章、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121、配备的施工设备122、主要施工机具详见施工机械设备表123、劳动力计划13第七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13

2、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机构132、安全防护143、安全保证措施154、文明施工17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20一、质量目标20二、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20三、为实现上述质量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保证措施:23第一章、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是依据招标文件、工程设计图、工程要求和特点、现场条件,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有关规范和标准而制成的。它包括施工过程中组织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以及大的技术原则、重要部位和项目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主要资源和施工工序在时间、空间中的逻辑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身也

3、因条件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和修改要有超前性,符合工程的实施。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内容为田块平整和田间生产路、田间路工程。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3.1布置依据、原则 3.1.1布置依据 招标文件的规定; 本工程的建筑物布置情况、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 有关施工规范、规程; 3.1.2 布置原则 在满足本工程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施工占地,少占良田耕地; 有利于现场管理,做到经济、实用、合理; 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以利环境保护; 根据地形条件、建筑物布置布局、料场分布特点。分散布置,集中布点。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以环境保护为原则。 3.2 施工供水 供水系统主要用于料场石料冲洗、砂石料生产系统用水及

4、各辅助作业用水(现场办公室、实验室、消防、施工道路洒水及生活用水)。 3.3施工通讯 我公司配对讲机 4 对供施工区联络。 3.4 临建设施 3.4.1生活设施 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搭建生活住房、办公室、试验室、厕所等。详见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措施1、土方开挖(1)基坑开挖A、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对陡坡下的孤石或崩塌体等应事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并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根据测量控制网和测设资料,结合土方施工技术条款,施工图纸和监理的指示,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并报请监理组

5、复核。土方明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不使用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坡势,以利排水,开挖时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积水。建筑物基面以上需留0.20.3米厚保护层,该层用人工开挖(铺填料时随挖随填随夯实),不使用机械挖,以保证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也使基地平整。B、岸坡的风化岩块、坡积物、残积物和滑坡体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开挖清理,清除出来的废料,全部运出,堆放在指定的地点。(3)弃土的堆置开挖范围的上侧不得堆土,边坡顶部堆土时确保边坡的稳定,并经监理人批准。(4)边坡面渗水排除如开挖边坡时遇到渗水时,则在渗水位置挖集水坑并抽排至集水沟由水泵一并排除。(5)边坡安全的应急措施土方明挖

6、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现象,则立即暂停施工。并打桩加固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监理人,必要时按监理人指示设立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6)、施工期临时排水提前做好排水措施在开挖前在边坡上部开挖截水沟。雨水、渗水的排除地表水采用明沟集水,在低洼处设排水坑,水泵抽排。在平凹地区开挖时,在该地区四周开挖集水沟以使外水不得进入。排水沟应布置在底板四周工作面外,四周连通,沟坡稳定,沟底比底板齿坎底面超深0.30.5米,施工期间,机泵排水,有专人清理水沟,确保排水畅通,达到底板无水。(7)、开挖土料的利用和弃土处理对本工程开挖获得可利用土料进行统一规划,土料专用于本工程永久和临时工程的

7、填筑及场地平整等。可利用土料和弃置土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土地点、范围和堆土方式进行堆存,堆土时,土料堆体留一定的坡体,并能够自由排水。对监理人已确认的可用料,争取做到挖用结合,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污染和侵蚀,对必须暂时堆存的,应对堆放场地清基,并在堆放场四周设置排水沟,以保证土体不被外来水侵蚀。(8)、土方开挖的质量检查、验收土方开挖工程完工后,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的平面尺寸、标高、设计边坡坡度和场地平整度;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基坑开挖后作为永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的复测检查。基础面应已进行清

8、理,并无积水,基础面土壤未受扰动。基础面如有松软土层按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方法进行压实,受积水侵蚀软化的土壤应予清除,超挖部分应采用素混凝土回填。2、土方填筑(1)本工程土方填筑要结合土方开挖中可利用土料,统一规划工程土料场,对开采和填筑的土料进行合理的平衡,保证填筑工程的连续和均衡,确保土方填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先作碾压试验,根据填筑的土料,先做击实试验各三组,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分析调整压实干密度和含水量,确定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控制(2)土方填筑前,先进行清基倒毛,排除积水,所有坑洼、洞穴按堤身填筑要求分层压实整平,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其余量为3050Cm,清基的土方弃入监理指定场

9、地,清基、压实合格后及时填筑。(3),待土料到工后,如填筑土料中含有杂质如杂草、树根、垃圾等,则再派人清除干净。(4)采用符合要求的开挖土方作为回填土土料,其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若天然含水率大于或小于具体办法是采用翻松、洒水、凉晒等措施。铺土厚度与土块粒径不大于规范和试验要求。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定标志,以防漏压、欠压。上下层分段位置搭接应错开,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相邻作业面的碾迹必须搭接。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坝轴线方向不小于1.5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夯击应连环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应小于1/3夯径。(5)要求层厚

10、2530cm,土块直径控制在10 cm内,压实度不小于0.95。、填筑前,做好填筑区内排,应保持无水分层填筑,层厚均匀,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压实时,要不停地进行整平操作,以确保均匀的密实度,并保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并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以免形成土层间结合不良的现象。为确保填土外侧边缘的压实质量,每层填土的外侧应宽填至设计边坡面之外至少0.2m,压实采用堆土机来回碾压,碾压遍数根据试验确定,直到填土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建筑物墙后2m米范围内的回填土,采用振动打夯机和人工夯实。每一填土层施工完毕,做好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上一层。待该段填筑工程完成后,将宽

11、填部分土方由上而下分层削铲至设计坡面。(6)填筑时预留3%填筑厚度的沉降量。(7)雨季填筑和维护A、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雨情,在降雨前将已经铺上的土方平整、碾压结束,并把填土做成中央凸起形状,当降小雨时,即停止土料的填筑。B、填筑面在下雨时行人不宜践踏,严禁车辆通行。雨后恢复施工,用时排除填筑面积水,待填筑面晾晒干后,进行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层再次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C、做好合同有效期内的工程维护,处理出现的雨淋沟和裂缝。(8)对各部位的回填质量,按有关规定的表格式样作好详细施工记录,于当日交监理审核,如有不合格,监理人可责令返工或停止填筑,直至符合要求。3、砂砾石田间路、

12、生产路工程3.1砂路基的施工1、测量放样本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本工程施工范围办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的准确数据,施工专业测量人员实施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对提供的数据进行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确认。平面控制测量:建立本工程施工现场控制网,并绘制测量放样图。高程控制测量:在本工程沿线布设测量控制点,满足现场施工放样,在施工中经常校核,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控制桩的保护。2、施工期间的防水、排水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为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或造成淤积,修建好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13、在施工前,道路两侧先开挖临时排水沟,以利降地下水位及路基排水,然后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时,不论挖方或填方,保持一定的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做到各施工层表面不积水。3、施工方法道路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后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为上面的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土路基施工前,清除表层的耕植土,清除全线范围内的庄稼、树木、结构物。按试验确定的方式进行碾压至设计密实度。同一作业段内横向碾压接头重叠0.40.5米,相邻作业段接头处纵向重叠11.5米,做到无漏压、无死角。边坡超填30cm,以便压实,整坡时挖除。土路基采用机械刮土或补

14、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做到宁刷不贴。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形,分层填补,分层夯实。当填补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沙石质路基表面应用砂缝紧密、平整。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mm的石块,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路基高程及横坡度的修整做到宁刮勿填。对超出误差范围的赘采用平地机刮去,对超过误差允许范围的低值或局部坑洼,须要填时,先洒水松软,将低洼耙松,洒水湿润,然后加填土料,洒水

15、闷料、拌和整平、达到预计高度后才能进行碾压。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边沟的整修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包括取土坑纵坡)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各种水沟的纵坡,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处理。3.2 砂砾石路面在路基整平后,就要填筑砂砾石路面(1)材料:砂砾石。(2)施工要求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度,且应避开雨季施工。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混合料拌和采用集中拌和,这样一方面能保证拌和质量,另一方面可减少材料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4)运输与摊铺: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装载均匀,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摊铺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按混合料要求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5)碾压:路拌整形后的混合料应立即进行压实,连续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碾压完成后按规定检查压实度,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重新碾压至合格为止。(6)养生:底基层碾压完成后即时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养护期间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