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815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林石桥散记:杜林石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他人的梦。每当我吟诵卞之琳这首著名的断章时,脑海里就会出现出家乡石桥的模样。离开家乡已经30多年,偶或回去,只有看见石桥,才有到家的感觉。一个人飘泊在外,对家乡的思恋,除了形诸文字外,更多的是经常萦绕在梦乡里。有时梦见和小伙伴在桥下嬉水捉鱼;有时梦见在桥上赶集;有时梦见双脚用力一蹬就能飞起来,在家乡的上空展开双臂,贴着树梢和电线杆低低地翱翔,好像要痛痛快快地看遍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风物,最令我眷念的就是大石桥了。石桥在沧州市西135公里杜林镇村中,是河北省关键文物保护单位。我一直想写杜林石桥。记得大约是1

2、978年冬,在沧县中学读书时,我在课余曾经写过一篇有关石桥的习作,稿已佚,题目也忘记了。大意是说我夜过石桥,忽然听见柱头上雕刻的狮猴之间的对话,原来是它们在述说破“四旧”时的种种遭遇。1983年,我开始搜集杜林石桥的文件资料,又趁假期进行考察。测量得到100多个数据,包含南北两侧48根柱石的高矮和46块栏板长宽各自不一样的数据;仔细地统计下栏板上能够看清的文字;同时,进行采风和拍照。其间,造访杜林东街韩同生先生,曾受到她的热情款待,并获赠其搜集整理、发表在沧县文艺上的杜林大石桥的传说一文。同年11月,请大渡口村于春河同学代为调查相关问题,还就有迷惑的问题请教时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历史地理专业的

3、孙越峰同学,搞清了大渡口桥和杜林石桥的区分。今后,因忙于写毕业论文,需要对另外一个项目进行田野调查,未再对杜林石桥深入作调查研究。只是偶然记下部分资料线索,如人民日报于1984年12月15日曾经发表的三百年前的石桥一文。现在,对杜林石桥记载最权威的一段文字以下:“杜林桥,又名登瀛桥。在河北沧县杜林村。桥由料石砌成,圆拱券,三孔,拱间有两小孔。全长66米,宽7米,高9米,东西横跨于黑龙港河之上。桥两侧置石栏,栏板内外浮雕各式人像,柱头雕狮、猴等,刻工细腻,形象逼真,造型美观。据文件载,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天启五年重修。有石碑一通置于桥侧。石桥虽经三百余年,仍坚实稳固,在建筑及雕刻艺术上全部有一定价

4、值。”杜林镇,曾名杜林墓,因西汉杜林将军葬于村西北而得名。杜林将军之墓封土犹存,在杜林镇张家营村西15公里处,墓地长60米,宽20米,高5米,不知道已经被盗过多少次。杜林镇为沧州到河间必经之地,河间旧称瀛州,所以,杜林镇一度名为登瀛镇,杜林石桥曾经所以名为登瀛桥。此桥东西横跨于滹沱河故道上,并非如中国名胜词典所说“东西横跨于黑龙港河之上”。黑龙港河上的桥名为大渡口桥,在杜林村东约1公里处,大渡口村西北。大渡口桥原为木桥,由大渡口村苏全于明弘治四年建成,嘉靖年间增易木石重加修整,历代修葺不停。1976年,由地方政府拆毁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民间曾经有一个传说,认为杜林石桥是大渡口苏氏修建的,这

5、是没有区分杜林石桥和大渡口桥所致,两桥距离不远,确实轻易混淆。杜林石桥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由赵观镇人刘尚用提议修建,修建工作得到当地百姓和长芦盐运使阮尚宾、河间知府刘毓宽的大力支持,花费白银2万两。笔者认为,这次修建,应该是只完成的桥面主体工程。天启五年到六年“重修”,安装柱石、栏板,这一点从栏板上的刻字能够得到确证。刻字证实,桥上的柱石、栏板、墁石均为天启五六年所立。所以,我认为这次重修实际是续修,一座石桥未经30年即重修,似于情理不合。而恰恰因为是续修,给桥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应该是大桥西侧大小二孔在清光绪二十年阴历八月三十日被滹沱河大水冲塌的关键原因。越15年,即宣统元年,才由沧县代起

6、营村人王荫桐,提议重修。王荫桐早年饱读诗书,曾经参与乡试,急公好义,眼看杜林石桥多年失修,黎民百姓往来不便,遂不畏艰苦,生发修复石桥的宏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历经6年即到1915年始成。王荫桐艰辛备尝,因修桥债台高筑,一贫如洗,最终住进关帝庙,随僧道募捐化缘偿还修桥的债务。她曾赋诗3首以纪其事,其二云:“不学虚无不坐禅,反随僧道募桥缘。风吹皱水干何事,波卧残虹历有年。瀛路重开当共愿,债台难下果谁怜。半生只为贪名误,艰苦虽尝莫怨天。”桥东北侧曾经有两通石碑,分别刻录长芦盐运使阮尚宾新建登瀛桥记和王荫桐重修登瀛桥记,现在仅可见书写“河北省关键文物保护单位,登瀛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北省文物局立

7、”字样的长方形混凝土碑立在桥头。另外,可见一块石碑俯卧地上,难见文字,很可能是王荫桐重修登瀛桥记。还有一残余的石雕,依稀可辨龙头模样。在沧州境内,和杜林石桥风格几乎完全一致,而且一样著名的,还有献县单桥。该桥于崇祯十三年建成,刘尚用亦参加其事。1959年,沧县人民政府对石桥进行过一次大修。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石桥备受摧残,加之不停修路和长久受车辆超载行驶等影响,造成石桥遍体鳞伤。多年来有识之士不停呼吁对石桥再次进行大修,如2021年2月20日,记者刘树鹏曾在燕赵城市报发表400多年历史的杜林石桥有坍塌之虞一文,报道相关情况,代为呼吁。不过10年过去了,听说仿佛相关部门拨付过1

8、0万元经费,详细操作,毫无进展。杜林石桥为三孔空腹式结构,孔跨径米,拱券用厚60厘米、长宽规格不一、各面钻有细密纹的方青石交错砌筑而成。拱石之间,表面用“鉄榫”,中间用“腰铁”连接加固,使拱圈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桥体分为三大拱、两小拱,两小拱悬卧于三大拱连接拱间处,这种设计既节约原料,又利于排水;下有大石墩,呈箭头状,亦利于分水导流;南北两侧5个拱顶顶部各有一螭吻头像,探出桥体,作饮水状,似乎随时全部在掌控着河水。在桥的两端分别用石块砌筑了长29米的台阶式戗石墩,增加桥的稳定性,在建筑科学技术上有一定价值。石桥上的雕刻和浮雕惨遭破坏,动物形体完整或图案清楚者仅存十之二三,令人痛惜。石栏板上画面内容丰富,刻有山水庙宇、花鸟禽兽、神话传说、戏曲小说等,无不精雕细镂,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兹略记栏板上浮雕名称可辨者以下:青龙白虎、鸱鸟赴池、三鸱闹莲、梅鹿双双,仙鹤驾云、梁王志公、太阳星君、观音罗布、双凤齐鸣、玄天上帝、梵王出世、双凤腾云、鸳鸯莲池、伯夷叔齐、囗门汲浪、仙鹤窠云、梅鹿双双。柱头上关键雕刻狮子和猴子,有的雕刻庙宇,庙宇里雕刻着一尊菩萨,亦较为少见。尽管杜林石桥的石雕横遭破坏,其艺术价值等依然不可忽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