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7945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工程课程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学号06131717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专业工业工程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6131717姓名吴振波指导教师杨苗苗题目名称生产车间平面布置设计设计时间2016年 6 月2016年6月25日.精选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兴起,对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力是物流管理高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它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来处理物流领域各种业务流程问题的任务。生产车间的布置必须紧密联系物流信息管理,做到生产车间的合理布置,更成熟更科学地提高生产运输效率。通过运用物流技术分析改善得出改善方案,在与原有的布置

2、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其优越性,再进行方案总结关键词: 物流分析,合理布置,改善AbstractWith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booming,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personnel increasing. The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logistics necessary for high-skilled person

3、nel capacity, which bears trainstudents to use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platform to handle a variety of business process issue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tasks. Workshop must bearranged in close contact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achieve a

4、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production workshop, more mature and more scientific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ransport.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improve logistics solutions, with theoriginal layout scheme compared obtain their superiority, then the progra

5、m summary.精选目 录1.设计目的 . .52.物流关系及非物流关系分析 . .52.1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 .52.2产品运量从至表 .62.3物流强度从至表 .62.4物流分析表 .7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 .83.1物流强度相关图 .83.2非物流强度相关图 .83.3相关综合图 .83.4划分关系密级 .93.5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 .103.6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103.7平面布置方案的确定 .103.7.1计算综合接近程度并作出线形图 . .103.7.2建立关系工作表 .10.精选4.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 .124.1绘制无面积拼块图 .124.2绘制无

6、面积图 .134.3绘制相关面积 .144.4绘制布置图作出有面积的布置图 .144.5作出详细布置图 .164.6方案的自我评价 .164.6.1改善后的物流强度 .164.6.2产品运量从至表 .164.6.3改善后的物流从至表 .175.结论.186.设计体会和心得 . .187.致谢 188.参考文献19.精选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物流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生产车间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其目的是:( 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 学会由产品入手对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生产车间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

7、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2.物流关系及非物流关系分析已知:某生产车间有以下十个作业单位:1.收货区、 2.锯床、 3.车床、 4.钻床、 5.铣床、 6.装配、 7.油漆、 8.检验、 9.包装、 10.出货区。该车间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的相对重要性比值为: 2: 1。产品工艺路线和产量如下表1 所示:表 1 产品工艺路线和产量单位:件产品工艺路线每周产量P11-4-3

8、-5-4-5-6-7-8-9-10800P21-2-3-5-6-10600P31-4-5-6-7-8-10500.精选2.1 作业单位距离至表计算方法:直角距离意味着从一距心到另一距心只能水平或竖直走,只能直角转弯。它们的计算以两点的坐标的x 值和 y 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dr= 丨 XB XA 丨+ 丨 YBYA 丨本题设以左下角为原点, 可得各点坐标: 1 (12,61) 2 (48, 55) 从而 1-2 得直角距离为 42 米,同理可以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得到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1。表 2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至12345678910从1收货区42187260934674921202锯床48361851764850783车床8442752856741024钻床54211128466485铣床33583032606装配916345277油漆2846748检验18469包装2810 出货区2.2 产品运量从至表计算方法:根据工艺路线线路可得产品运量从至表,如表2 所示表 3产品运量从至表至12345678910从1 收货区P2 600P1P3500.精选2锯床P2 6003车床P1P214004钻床P1 800P1P313005铣床P1 800P1P2P319006装配P1P3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