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07598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导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君埠小学“高效课堂”学案设计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秋 学期 主备课人 张志凤 13 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第一课时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二、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

2、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3、合作识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还有哪些字记不住?引导:做游戏 “原来是这样”激发识字兴趣。如:原来把“慢”的“忄”换成“氵”就是“漫”;原来“琳”、“娜”都是形声字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

3、情况。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小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3、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4、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2、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1、分组学习,提示步骤: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意见,朗读体会。重点引导: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朗读第六自然段

5、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3、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2、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3、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

6、朋友听一听。四、实践活动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2、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至少选做一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具准备:生

7、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学具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教学程序: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8、,读通句子,了解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3、合作识字。 “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 “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4、全班交流。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2、合作学习。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动手操作,促进理

9、解。老师提供印有“邮票”的纸,部分同学用手撕纸中的“邮票”,部分学生模仿酒馆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重要语句。如:用礼貌的语气读两人对话;找出表现两人善于动脑筋的句子,读时突出他们的用心思考;“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4、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读课题。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朗读课文。二、总结全文,启发创造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10、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2、过渡: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已解决:邮票背面贴上特制胶水,用时只要用水将邮票背面打湿,就可以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自由发言)小结: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可独立完

11、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出示生词,认读。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指导生字书写。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仿写。交流评议,改进书写。四、积累运用,指导实践(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1、数量词积累。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2、邮票常识积累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展示你的集邮册。3、口语表达实践活动。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推

12、荐阅读:“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丛书。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15 画风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教学程序: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

13、篇课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方式一:读有关句子。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猜一猜,这是谁的画?你是怎么知道

14、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齐读品味。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2、说一说,写一写。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 教学反思2014年2015年2016年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1、出示生词,认读。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2、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