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7589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客运专线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地形地貌22.2工程地质22.3水文地质条件22。4设计概况22。5主要技术标准52.6参建单位63施工准备63。1技术准备63。2材料准备63。2.1级配碎石63.2.2渗水板63。2。3软式透水管63.3测量准备73.4试验准备73.5试验段施工73。6其它施工准备84施工方法及工艺8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84。1。1 施工工艺84.1。2施工方法84.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174。2.1施工工艺174。2.2施工方法185资源配置及工期计划185。1施工人员配置18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185

2、.3 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195。4工期计划196。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检验206。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06。2质量检验216。3。1主控项目216。3。2一般项目237质量保证措施247。1质量保证制度247.2质量保证措施267.3质量通病及采取的措施277.3.1常见质量通病277.3.2采取的防治措施278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79安全保证措施289.1安全目标289。2安全保证体系及制度289.2.1安全保证体系289.2。2安全管理制度289。3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技术措施2910工期保证措施3010.1工期保证体系3010。2工期保证措施3010.2。1制度保障3010.2。2生

3、产要素保障3210.2。3施工策划保障3211环水保施工措施3311.1环境保护措施3311.2水土保持措施3412安全应急救援预案3512.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3512。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351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351铁路客运专线站前*标路基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运城至西安段施工图路基个别设计图;1。2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运城至西安段施工图大荔站站场设计图;1.3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运城至西安段施工图路基通用结构详图; 1。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1.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4、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1.6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85号);1。7 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04/J338-2004);1。8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 号);1。9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 号);1。10大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1。11 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12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1.13 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14 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过渡段级配碎石

5、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2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路基工点位于88,路基经过处地貌单元为黄河三级阶地,地层较为简单,场地开阔平坦,地面高程在353.3355.1m之间。路基通过处均为农田果园,村间小路纵横,交通较为便利。 2。2工程地质该段路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粉质黏土、粉土及粉砂。土的级别为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和松软土.2.3水文地质条件线路属黄河三级阶地,地下水位于地表砂质黄土层中,水位埋设在13m,为第四系松散土层空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性雨水变化而变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2cm。2。4设计概况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标路基起讫里程是DK749+608

6、.31-DK757+854.24(DK749+674。101= DK755+550,短链5875.899m),全长2370.031m,其中DK755+900.00DK757+840。00段为大荔北车站,其余为区间路基。路堤与桥台连接处2处, 5座箱形桥,1座旅客通道,6座涵洞。根据路基的设计要求,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等不同结构物之间由于强度、刚度、变形、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在其结合部位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轨道的不平顺,为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的目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为掺3%水泥级配碎石,基床表层过渡段为掺5水泥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共计约2万方

7、.路桥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形式,过渡段不小于20m,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应满足基床表层的要求,并掺入5%水泥。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连接处,设置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形式.横向结构物顶面填土厚度h1m时,在结构物顶面以下设置倒梯形过渡段,填料为掺人3水泥级配碎石,结构物顶面部分同路基主体施工;横向结构物顶面填土厚度h1m时,过渡段不小于20m,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应满足基床表层的要求,并掺入5%水泥.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表11 基床以下过渡

8、段位置表过渡段类型序号位置备注路桥过渡段1大荔特大桥789#桥台2渭洛河特大桥0#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1DK755+744箱形桥h1m2DK755+920箱形涵h1m3DK756+159箱形桥h1m4DK756+297箱形涵h1m5DK756+408箱形涵h1m6DK756+600旅客通道h1m7DK756+735箱形桥h1m8DK756+910箱形桥h1m9DK757+160箱形涵h1m10DK757+219箱形桥h1m11DK757+616箱形涵h1m12DK757+655箱形涵h1m2.5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正线线间距:5。0m牵引种类:电力轨道类型:无砟轨

9、道2。6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2材料准备3。2。1级配碎石在沿线路进行调查后,选取合格的取料场,填筑前对级配碎石进行取样室内试验.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作为路基填料。每填筑2000m3按验标规定进行级配碎石抽样检验。本试验段级配碎石产自陕西蒲城卧虎山,为4级级配碎石,即03mm、3-5mm、510mm、1020mm。3。2.2渗水板桥台背墙与过渡段之间设渗水板。渗水板采用5cm厚厂制空隙密度板,单块尺

10、寸为0.5m2m。3。2。3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采用直径100cm透水软管.3。3测量准备测量队测放试验段路基中心线及边线。按照实施性沉降观测方案要求,配备测量人员、测量设备及沉降观装置。3。4试验准备(1)级配碎石确定后,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表31 过渡段掺3水泥级配碎石填料的物性指标试验项目单位粗角砾土颗粒密度sg/cm32。72最大干密度dmaxg/cm32。42最佳含水量Wopt%6.2针状、片状颗粒含量7。6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6。0最大粒径mm20(2)明确试验方法,配备试验仪器和专业人员,专职试验员对路基检测工艺熟知。(3)质量检测质量控制采用“定人

11、、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的是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检测点位相对固定。质量检测在本试验段中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在工艺试验的各阶段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二是为了掌握各种试验工艺与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3。5试验段施工在过渡段大面积填筑前,选取DK755+920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作为试验段,进行了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了施工工艺参数。试验段完成后及时上报报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分区段,逐步展开填筑施工。3.6其它施工准备在路基过渡段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按试验方案配

12、备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经培训符合要求后,人员方可上岗;机械设备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场作业。根据本段作业要求,施工人员和机械提前进场,配置相应的人员与机械。4施工方法及工艺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4.1.1 施工工艺路桥过渡段过渡段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水泥级配碎石拌和测量放样汽车运输至现场台背渗水板施工过渡段分层填筑检验合格分层碾压 后进入下质量检验 层施工沉降观测 养 护质量检测与验收4。1。2施工方法按试验段施工总结进行施工。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应与过渡段同步填筑。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或装载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4.1.2.1测

13、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计算出过渡段填筑高度,两侧坡脚线及填筑分层数,在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右用红油漆标出每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作为级配碎石填筑厚度的控制线。 4。1。2。2渗水板施工在桥台过渡段台尾处,筏板以上铺设0.5cm宽,1m高中粗砂,中间设直径100cm透水软管。中粗砂上紧靠桥台台背设置塑料渗水板,渗水板间紧密接触,必要时用细铁丝绑扎连接。 4。1.2。3级配碎石拌制水泥级配碎石的拌和全部在经过大西公司验收合格的填料拌和站集中厂拌,采用具有4个料斗的WCB500型拌和系统,拌和能力和生产率完全满足生产需要。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料的均匀性. 4.1.2.4含水量和水泥

14、剂量检测对拌合料按验标和施工要求进行含水量和水泥剂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考虑到拌和站距填筑现场的距离、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散失,按12%的比例调高与最佳含水量。 4.1。2.5上料对含水量和水泥剂量检测合格的级配碎石,采用自卸车尽快运至施工现场,随伴随用,须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装料前,自卸车内要冲洗干净,无杂物、积水等。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35cm进行卸料。填土区段内按照网格化布料,网格线间距根据运料车的车容量计算确定,采取单车一格卸料(参见图1)。布料网格面积=每车运量摊铺厚度。卸土布料必须有专人指挥,确保卸料均匀,便于摊铺、平整,用以控制推土机或装载机作业厚度。图41 单车一格卸料图 4.1。2.6摊铺、平整首先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从而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厚度均匀,在平整的过程中,人工配合,对个别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