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07305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万茂城项目(万茂华府)A线寓楼B线寓楼C缺寓楼11#12#13#14#15#16#17#18#建筑面积 (itf)2679230300243012036119530214202036120361206581864523694层数-1/27-1/30-1/22-1/33-1/31-1/34-1/33-1/33-1/33-1/33-1/33基础类型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 基础筏板基 础结构类型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框男建筑结构 安全等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抗震设防

2、 烈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7度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防水等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I级设计使用 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50年工程地点淮南市谢家集区南经十四路与南纬 五路交叉口东北角施工单位淮南市淮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 责任公司建设单位中青旅(集团)淮南投资置业有限 公司监理单位安徽二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 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勘测设计研究院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

3、2011)(3)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4)钢尺检定规程(JGJ4-2015)(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7)测绘单位提供的定位点(8)总平面定位图三、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及梁、柱等位置的准确性,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楼层高度, 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测量控制。高程控制网采用分级布网的原则,先高精度、后低精度。首级控制采用国家四等 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工程测量的依

4、据;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联测采用国家二等 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沉降观测采用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符 合水准线路。四、本工程测量的技术特征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最高楼层为 34层,所以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而基坑周边场地狭窄,标高高差大,给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控制点 造保护造成较大困难。五、施工准备1、人员培训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工程师、测量人员认真学习测量规范、规程, 熟悉各种位置的测量、测设方法。并对本工程的测量进行交底,明确测量要求,并对本 工程的各部位测量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测量作业的要求如下:(1)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

5、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 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技术工程师验线。(2)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3)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4)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确保不让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5)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的精度。(6)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工作必须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 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2、职责划分(

6、1)测量小组负责从测绘单位接收导线控制点(具体见总平面定位图)。施工现场控 制网的建立、楼层控制线投测、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测量 工程师还负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2)施工员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控制线,梁的位置线 和预留、预埋位置线。(3)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检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施测 的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4)每楼层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测量工程师完善相关测量 记录后进行报验。3、图纸阅读测量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图纸,对施工图中每一结构的形 状、尺寸、位置都

7、要了如指掌。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将工程的 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送测量组,测量人员对变更内容需仔细查对,并将变更内容标识到 图纸上,施工现场按变更后的放线。4、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本工程的定位根据勘测院提供的标准点定位控制坐标点及水准坐标点为依据。使 用前,为保证建筑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需对基准点进行内业核算与外业校核,无误 后将基准点保护好,由于机械、地下水等的影响要经常复核保证规范的要求。5、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和测量 规范的熟悉、测量基准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检定、测量方 案的讨论。(1)

8、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1)测量工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各项规定;2)测量员在放线前必须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实际意图,校对图纸,对图纸上的疑 点必须向技术负责人请示,经技术负责人解释清楚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3)校核红线桩(定位点)水准点;4)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有校核,坚持自检、互检 制度。合格后交主管人员验收;5)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6)测量记录要求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精 度,如水准读数应读至毫米;7)所有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8)测量人员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测量工作必须满足施工进度的要

9、求。(2)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及应对措施1)认真阅读各专业图纸,检查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的要求,确 保施工测量的质量;2)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下列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指标全站仪(配套弯管目镜)徐卡TC20032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0.5 1mm+1ppm激光垂准仪徒卡NL8台控制点的竖向投递1/200000全站仪SOKKIASET2102台楼层轴线测量2 2mm+2Ppm水准仪AL132-C16台

10、高程控制网测量、标高测量控制1mm/km经纬仪苏光J2-28台楼层轴线测量24)针对本工程测量技术特征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针对地下室面积大、分区多的特点,尽量围绕基坑一周布置控制点,同时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控制网形状,使控制网组成的平面面积最大化,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同时根据地下室的分区适当加密平面控制点。标高控制网的垂直引测:为解决因结构变形对高程控制的影响,各楼层上基准标高的引测都从地面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实施时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全站仪,其具体方法示意如下:H-h+Zl-Z2I口视标向E说明:当仪器架设在aW 30度的锥形范围内时,均 可保证高程的精准传递标高基准点

11、垂直引测示意图(3)技术要求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 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 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施工图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 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 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 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

12、程各部位按图施工。(4)施测原则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 第一的宗旨。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 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 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六、施测部署1、施测程序接收规划部位桩位-内部复核-建筑物定位 (复核平基场地)-控制网设定-技术 负责人复核-“工程

13、定位测量记录”报验-轴线、标高引测-构件定位-内部复核-“轴 线、标高检查记录”报验。2、轴网设置规划根据本工程占地面积大、形状不规则、建筑高度大的特点,本工程轴网按分区、 分阶段的原则进行设置。基础施工轴网分区设置、兼顾塔楼上部结构;各栋塔楼上升到 标准层时,根据基础阶段轴网设立独立的控制网;根据铅垂仪精度,塔楼标准层轴网每 七层设一次。3、高程控制点设置规划按分区分阶段设置的原则,基础施工阶段在轴网控制桩上各栋楼至少设一点;塔楼施工阶段,各栋楼设两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沿楼层上升层层设置4、沉降点设置规划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点位进行。七、施工安排根据提供的设计原点和设计图纸(

14、轴线坐标控制图),设置平面总控制网、二级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总控制网,控制点设置在工地四周附近 ,基准点用硅做成,做到牢固、精 确、便于观测。控制点的做法和防护见下图所示:直径2瑛忖筋控制点做法及防护示意图1、现场交桩(1)按规范应由设计交桩,但经甲方与设计进行沟通确定由站前单位进行现场交 桩;(2)现场交桩后由设计出交桩测绘文件,并加盖红章;(3)由我项目部出具线位交接文件,由甲方组织各方进行会签;(4)我项目部找当地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通过设计交桩原点及坐标向施工场区 附近引控制点,并提供正式的测绘文件;项目部测量员复测控制点。2、平面控制网的设定(1)平面总控制网的设置移交的基准点的坐标,平面总控制点设置在工程周边的稳定处,且需考虑使用方 便。本工程一级网控制点位置由测量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放置在现场北侧及东侧的 柏油路上,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平差,每月对其进行复核。在整个工程20个月的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整个测量系统的前后不 一致。(2)二级轴线控制网的设置二级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以平面总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布 置,采用全站仪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测设出建筑物主轴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