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728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 作者:周忠玲 王杰摘要: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街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 计、园林、园艺等相关理论。本文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对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设计Abstract:Ornamental plant landscape is important link in city streetscape , it deals with relevance theory such as urban planning , environment landscape architec

2、ture , gardens , gardening.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arefully, this thesis discussed the art design expression of street ornamental plant landscape.Key words: Gardens; Ornamental Plant Landscape; Art Design1 植物的艺术特征 植物的色彩、质地、形态等因素对构成景观功能的发挥影响较大。在植物配 置时,要考虑到植物在景观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

3、应的植物。 因此要合理地组织植物空间,就必须研究植物可感知的性状,了解植物的形态、 质感及颜色,才能塑造优质的城市绿化环境。1.1 形体姿态 在植物的多种特征中,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借助于人的视觉来感受的 植物形体姿态。形如华盖的龙爪槐,盘踞横逸的黄松,轻飘飞舞的垂柳,挺拔耸 立的水杉,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变化多姿的树形为设计者创造富有特色的绿 化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植物的树形可以分为 25个基本树形,不同树形特征 带给人的感受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尖塔状及圆锥状树形有严肃端庄的效果;柱状狭窄者多有高耸静 谧的效果;具有圆钝、钟形树冠的一般会产生雄伟浑厚的效果;而一些垂枝类型, 常形成优

4、雅,和平的气氛。利用树形特征进行单体造型和培植组合来营造气氛是 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段。1.2 色彩 植物色彩七彩纷呈、变化万千、各具特色。仅仅是叶片的绿色就有嫩绿、浅 绿、鲜绿、浓绿、墨绿等等的区别,而某些树种的叶片,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也 截然不同,在风中摇曳的时候色彩斑斓,非常引人注目。植物的叶子根据颜色是 否在秋天变色分为常色叶与秋色叶两类,凡是秋季叶子有明显变化的树种均称为 秋色叶树,如枫香、鸡爪槭、银杏等,它们是营造绿色植物空间特色时尤其应当 关注的种类。植物花朵的颜色要比叶片更加丰富,红色的月季与合欢,白色的茉莉与白玉 兰,黄色的桂花与腊梅,紫色的丁香,还有完全人工培育的黑色郁金香

5、,种类无 数,色彩无数,有时一个植物品种的花就涵盖了所有的色系。熟练掌握当地植物 的花期与主要色系,应当是城市绿化工作者的基本功,富有匠心的利用好植物的 花朵色彩,往往能为一处绿化空间的特色带来画龙点睛的精彩效果。采用花境的 处理手法,使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而这种处理手法,在街景绿色空间中极易塑 造出良好的效果,如维也纳。1.3 气味一般艺术的审美感知,多强调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唯有植物景观中的嗅觉感 受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道出了妙趣横生 的梅花清香之韵。人们嗅觉感受植物的芳香,得以绵绵柔情,引发种种醇美回味, 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所以熟悉和了解植物的芳香种类,包

6、括绿茵似毯的草坪芬芳, 清香淡雅的荷香;编排好植物开花的时间对植物景观芳香设计是至关重要的。1.4 季相变化由于气候的变化,植物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时刻变换着外貌。把植物景观在一 年四季中的变化,根据城市街道多种功能的综合要求与艺术节奏结合起来,做出 多样统一的安排,就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季相构图。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在一年的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 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许多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从展叶到落叶, 像交响乐一样,时刻变化着,从色彩、光泽和体形,都像音乐一样流动着。每一 处植物景观,每一种植物类型,在季相布局上,应该各有特色,应该各有不同的 高潮。另外,季相交替在各

7、种种植类型的安排上,也十分重要。同一个花坛,有 一年四季的季相安排,同一个花境,同一个花群,同一条林带,同一条园路的路 旁栽植,同一个建筑四周的种植设计,都要安排一年四季的季相构图,不能一季 开花,一季萧条,呈现偏荣偏枯的现象。同时各种种植类型的季相设计,必须根 据植物生长的物候期和生态要求来设计。( 略 )1.6 文化精神某些植物除了具有以上这些外在的直接使人感受的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文 化含义,它们构成了植物潜在的特征。比如竹子,其原因就在于竹子在中国文化 中代表了虚心和气节,每日观竹相当于时时提醒自己作学问要虚心,做人要有气 节。植物的文化含义一直是我国园林绿化的基本内核之一,我国最早的

8、诗集诗 经和楚辞中已经有关于不同植物有不同含义的大量比喻。熟悉并且掌握某 些植物的文化寓意,是对植物特征的更深理解,巧妙利用这一点可以使城市街道 特色绿化空间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2 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根据城市街道的特征,总结其景观配置模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 式、密林式、简易式、多层式。2.1 自然式自然式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来模拟自然景色的绿化模式,从植物的配置到活动 空间的组织、地形的处理等都以自然手法来组织,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 如武汉市墨水湖北路动物园旁的景观花坛以游龙状的罗汉松和铁树桩为主景,配 以流线形的时令花卉,点缀几株球形植物,配以地被植物金叶过路黄,给人以自然 式

9、园林的休闲风光。(图 1)自然式植物配置,一方面讲究树木花卉的四时生态,植物的自然形象与建筑、 山、水的配合关系;另一方面则追求大的空间内容与色彩的变化,强调整体的景 观效果。沿街在一定宽度内布置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 各种形体变化的自然树丛,注重植物层次、色彩与地形的运用,形成变化较多的 景观轮廓与层次,在四季之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增强街 道的空间变化。2.2 规则式 规则式是指有规律的布置植物,或以某种规则的图案重复出现,注重于装饰 性的景观效果,对线形注重连续性,对景观的组织强调动态与秩序的变化。适合 城市交通性街道的园林植物布置,因为绿化空间成带

10、状,因此能使街道园林植物 景观井然有序,而且有规律的、简洁的绿化模式能满足交通性街道安全、快捷的 交通要求。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形式多为常绿植物、乔木、灌木与花卉的交替使用,形成 段落式、层次式、色彩式的组合。修剪的各类植物在规则式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 中,常常表现出庄重、典雅与宏大的气质。植物的高、低层次的组合,往往使规 则式街道植物景观的景观效果对比鲜明,色彩的搭配更为醒目,成为城市街道景 观的地域性标志。在规则式的布局中,小品等景观构筑物,也以秩序组合并加以 点缀,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取得统一,并融为一体。2.3 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布局注重自然与规则的统一与分离,在统一之中求得共融性,分 离之中

11、求得对比。因混合式兼具自然式与规则式两者的特点,所以变化较多,在 景观中注重点的秩序组成。混合式的空间构成,在点的变化中形成多样的统一, 同观者之间的距离可更近一些。它不强调景观的连续性,更多的是注重个性的变 化。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混合式的手法较多地应用于城市街道绿化景 观变化丰富的区域。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就是将修剪 成形的乔、灌木植物规则式布置并与自然式布置的草本及灌木相结合,创造出宜 人的景观。2.4 密林式 密林式街道两侧主要布置乔木、灌木、常绿树和地坡形成的浓密的树林。竖 向层次丰富,街道空间有明确的方向性,行人与汽车走入其间如入森林之内。密 林式街道

12、植物景观一般适合于路侧有较宽绿地,且又遮蔽的路段。两侧树木枝叶 繁茂,不易看到周围其他的景物。如果是自然式种植,则比较适应现状地形,可 结合丘陵、河湖布置。采取成行成排整齐种植时,若将地形整齐,则能使景象庄 重。2.5 简易式 简易式指在街道两侧各种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 在街道植物景观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简易式适合于以步行为主的、人流 量大、停驻时间较长的空间,如生活性街道和步行商业街。2.6 多层式 沿路两侧布置多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和绿篱,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 异的层次。特别是常绿树和花灌木能显露观赏的特色,行进在路中可产生整齐中 富于变化的感受。在用地

13、上可根据层次的多少安排相应的面积。多层式不仅在景 观上起到美化街道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生态环境。由 于是乔、灌、草等植物相结合运用的一种布置手法,如同一床厚棉被,将灰尘、 噪音等污染物和其他给人造成伤害的污染源隔离开来,这种布置手法多运用到街 道路幅较宽的街道中。事实上,在平面布置中的一小组树木,其树冠就可以向棚架一样形成顶面, 如果充分考虑绿化所有的面,进行有机组合,就可以在街道中创造出宜人的绿色 空间,垂直墙面与屋顶,这正是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值得考虑,并可以充分发挥 想象力的地方。武汉市目前还没有发现垂直式植物景观比较突出的街道,这里引 用比利时和巴黎两个城市中街道垂直植物绿化景观,希望能给武汉市的垂直绿化 提供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参考。参考文献:1 王洪成.吕晨.城市园林街景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2 日.土木学会编.章俊华.陆伟.雷芸译.道路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3.3 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