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7234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 更多精品自3edu教育网“听众意识自始至终贯穿声乐表演,从表演前的案头准备到表演中的详细施行,再到表演后的交流、总结及进步等各个阶段,歌者都要心系听众、关注听众,创造出一个歌者和听众可以共同沉浸其中的美妙、和谐的声乐世界。拥有良好的“听众意识是一个歌者必须具备的品格,下文拟从声乐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三个阶段详细阐述歌者应如何树立良好“听众意识的问题。一、声乐表演前的“听众意识? 倘假设面对第三、四种类型的

2、听众,由于其音乐修养不甚广泛,有的听众除了喜欢甚至根本不具备音乐常识。对于这种情况,所选曲目的专业性就不能太高,假如必须选择,也要选唱那些雅俗共赏、在普通听众中间流传较广的经典作品,这样既有利于表达表演者的演唱程度,又能照顾到听众的审美需求。除此以外,我们还应从演唱风格、歌唱语言等方面考虑作品的选取,假如不顾听众实际情况,一味盲目挑选那些完全超越听众欣赏和理解程度的作品,结果只会徒劳,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试想,假如在国内普通(非专业型)听众的演出场合中唱原文的西方歌剧咏叹调或者艺术歌曲,其演出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场,听众或许会出于好奇,对表演者的发声方法、歌唱语言、演出服饰等产生兴趣,但时间

3、稍长就会因听不懂歌词或者无法承受其演唱风格而感觉枯燥,渐渐地注意力就会从演唱者身上转移开来,最后彻底放弃欣赏舞台上的“乏味表演。这种情况也正如让没有丝毫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欣赏中国的京剧一样,相信他们除了对台上戏剧人物的表演、服饰造型等出于好奇会留下一点印象外,其余大概都是“不知所云。因此,在详细演唱理论中,面对非专业型的普通听众,歌者首先可以适中选取一些中国作品或用中文演唱的外国作品,这样至少可以先从语言上消除隔膜,让听众明白歌者在唱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在演唱风格上要选用一种普通听众更容易承受的方式来处理歌唱中的咬字、吐字、音色等根本歌唱技术。当然,这一点是建立在歌者成熟的歌唱技巧

4、之上的,而且在这方面国内的很多歌唱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最后,即便要选择用原文演唱外国作品,也应为听众准备好作品歌词的翻译工作,如通过报幕员的介绍或者舞台上的电子屏幕显示等。总之,一定要在听众知晓歌者演唱内容的前提下去进展表演,让每一位听众亲自“参与到歌唱过程中,与舞台上的歌者一起创造声乐表演的完美境界。当然,我们提倡尊重听众或根据听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演唱的作品,但这并不等于盲目地迁就、顺从听众,而是要顺应听众安康积极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声乐表演中,无论面对哪一类听众,也无论演唱作品的专业程度上下,歌者都应该努力保持最好的歌唱状态,发挥自己的最正确程度,这是作为歌者的

5、一个根本准那么,更是歌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因为听众听不懂或不感兴趣而有丝毫的懈怠,否那么不仅是对声乐作品本身的亵渎,更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着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针对自己的演唱这样说道:“不管在歌剧院还是露天小广场,不管是为农民还是亿万富翁演唱,不管观众听得懂还是听不懂音乐,演唱对于我而言,是没有区别的,我用音乐打动他们的心。作为歌者必须明白,听众文化艺术素质的上下和歌者临场展示歌唱实力的多少完全是两码事,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更不可以让前者成为后者的借口。这是每一位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应该谨记的。二、声乐表演中的“听众意识当声乐表演的案头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投入作品演唱了

6、,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歌者具备良好的“听众意识。首先,在进展声乐表演时,歌者的眼神除了要与歌曲的内容和情绪保持一致外,还要注意同听众进展直接的目光交流。当歌者专注的眼神环顾全场并留意着每一位听众时,他们就能从你的目光中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就好似你是在为他(她)单独表演。每一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当歌者让听众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就会更加专注于表演,也更容易与你的歌声融为一体。那种全然不顾听众,唯我独尊的声乐表演注定是不会受到欢送的。其次,歌者对于听众现场的一些反响,比方喝彩、鼓掌等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地予以积极地响应,比方可以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配合眼神以示谢意,假如不是严肃的演出场合,歌者还可以直接

7、以语言致谢。在一些群众性的广场演出中,为了营造现场气氛,让听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很多歌者还会采用互动的方式,如让听众跟自己合唱或者对唱,让听众亲自参与到歌唱中来,也有歌者(尤其流行歌手)甚至还走到听众中间,与听众亲切握手等,这些互动方式无疑成为“听众意识又一新的表达。这样做不仅大大消除了听众和歌者之间的生疏感和间隔 感,还可以极大地激发现场的气氛和观众的激情,有利于增加听众对于声乐艺术的热爱,这对于当前社会的声乐艺术普及显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尽管上述互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衬托演出的气氛、增加演出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互动方式并不是声乐表演所必需的,它们只是特殊场合下声乐表演的一些辅助手段而已,而且这些“手段运用是以不损害歌曲的情绪和意境为前提的。假如将之视为表演的主要内容,那就走进了“听众意识的误区,同时也失去了声乐表演的本来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