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的算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7154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辰八字的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辰八字的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辰八字的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辰八字的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辰八字的算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生辰八字就是宝宝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干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起源于西汉,通行于东汉后期.农历现在仍在沿用干支纪年。以干支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共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也叫“生辰八字”。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干,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支,农历纪年把干、支顺序依次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等,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循环使用。 怎样计算宝宝生辰八字? 如果宝宝出生于公元2010年5月6日8时,根据干支

2、纪年的方法来计算,可得出生辰八字为:庚寅(年)庚辰(月)丙辰(日)壬辰(时)。 你一定很想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下面我们会分别介绍一下宝宝生辰八字也叫四柱八字的具体计算方法。 年柱,就是将宝宝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你可以通过黄历来查找,很方便.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2010年,农历是庚寅年,年柱即为庚寅。 月柱,就是用干支表示宝宝出生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

3、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如果宝宝出生于农历庚寅年三月,对照年上起月表可以查出宝宝的月柱为庚辰。 年上起月表 查询方法: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甲年或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则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以此类推即可。 月/年甲 己乙 庚丙 辛丁 壬戊 癸正 月丙 寅戊 寅庚 寅壬 寅甲 寅二 月丁 卯己 卯辛 卯癸 卯乙 卯三 月戊 辰庚 辰壬 辰甲 辰丙 辰四 月己 巳辛 巳癸 巳乙 巳丁 巳五 月庚 午壬 午甲 午

4、丙 午戊 午六 月辛 未癸 未乙 未丁 未己 未七 月壬 申甲 申丙 申戊 申庚 申八 月癸 酉乙 酉丁 酉己 酉辛 酉九 月甲 戌丙 戌戊 戌庚 戌壬 戌十 月乙 亥丁 亥己 亥辛 亥癸 亥冬 月丙 子戊 子庚 子壬 子甲 子腊 月丁 丑己 丑辛 丑癸 丑乙 丑日柱,就是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注意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要查找万年历。例如:宝宝出生于2010年5月6日可以查得日柱为丙辰。 时柱,就是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具体如下: 子时:

5、 23点至1点寅时: 3点至5点辰时: 7点至9点午时: 11点至13点申时: 15点至17点戌时: 19点至21点丑时: 1点至3点卯时: 5点至7点巳时: 9点至11点未时: 13点至15点酉时: 17点至19点亥时: 21点至23点如果宝宝出生于5月6日8时,日柱天干为丙,可以对照日上起时表查出时柱为壬辰。 日上起时表 时/日甲 己乙 庚丙 辛丁 壬戊 癸子甲 子丙 子戊 子庚 子壬 子丑乙 丑丁 丑己 丑辛 丑癸 丑寅丙 寅戊 寅庚 寅壬 寅甲 寅卯丁卯己 卯辛 卯癸 卯乙 卯辰戊 辰庚 辰壬 辰甲 辰丙 辰巳己 巳辛 巳癸 巳乙 巳丁 巳午庚 午壬 午甲 午丙 午戊 午未辛 未癸 未乙 未丁 未己 未申壬 申甲 申丙 申戊 申庚 申酉癸 酉乙 酉丁 酉己 酉辛 酉戌甲 戌丙 戌戊 戌庚 戌壬 戌亥乙 亥丁 亥己 亥辛 亥癸 亥怎样根据宝宝生辰八字推算五行? 知道了宝宝的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五行了。根据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行属性,从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中,可以推算出生辰八字为:庚寅庚辰丙辰壬辰的宝宝,五行属性为:金木金土火土水土。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 行天 干地 支木甲、乙寅、卯火丙、丁巳、午土戊、己辰、丑、戌、未金庚、辛申、酉水壬、癸亥、子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