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07145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分析化学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分析化学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分析化学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分析化学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习题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化学习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有效数字位数最多的是: A:19.98%B:pH=12.368 C:1.9510-4 D:0.004082、试样用量为大于100mg的分析称为: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3、可用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方法是: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实验次数 D:仪器教正4、酸碱比较滴定中,以HCl滴定NaOH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为A:红色橙色B:橙色红色C:橙色黄色 D:黄色橙色5、对酸碱滴定突跃没有影响的是:A:溶液的体积 B:溶液的浓度C:电离常数D:温度6、莫尔法适宜测定的离子为:A:F-1 B:Cl-1C

2、:I-1D:SCN-17、EDTA滴定Ca2+,使用NN指示剂,溶液的PH应控制为:A:1-2 B:4-5 C:12-13 D:9-108、为了使测定有较高的准确度,一般应控制A的范围为:A:0.2-0.8 B:0.3-0.9 C:8-10 D:2-89、比较滴定时,二次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超过:A:5% B:0.1% C:2% D:0.2% 10、0.10moll-1NaHCO3溶液的值为:已知Ka=4.210-7,Ka2=5.610-11A:5.60 B:7.01 C:8.31 D:12.5611、表达准确度最好的量是:A:标准偏差 B:平均偏差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12、符合朗伯比尔定

3、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max的波长的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13、KMnO4法测定H2O2含量时,使用的介质为:A:HCl B:HNO3 C:H2SO4 D:HAC14、反应Ce4+Fe2+Ce3+Fe3+等量点时的电位为:已知/Ce4+/Ce3+=1.44v,/Fe3+/Fe2+=0.68vA:0.800v B:1.06v C:1.26v D:0.76v15、下列标准溶液中,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的是:A:K2Cr2O7B:NaOH C:Na2B4O7 D:EDTA16、H2C2O4被强碱滴定的情况是:A:只有第一步电离

4、的氢离子被滴定B:两个氢离子都不能被滴定C:两个氢离子一次性被滴定D:两个氢离子能被分步滴定17、0.5000molL-1KMnO4溶液对Ca2+式量40.08的滴定度是:A:0.08240 B:0.05010C:0.02004 D:0.010021、水样100.00ml,PH=10.0以EBT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100mol/L的EDTA标液滴至终点,共用21.56mL,则水的总硬度为:A:12.07 B:11.86C:10.89 D:13.4519、莫尔法中没有铵盐存在的条件下,酸度以为宜,若碱性太强,适宜调节的酸为:A:HCl B:HNO3 C:H2SO4 D:Hac20、膜电势的产

5、生,是由于:A:电子的转移 B: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C:膜对离子的吸附 D:离子交换和迁移21、分析化学中常量固体试样用量为 A A、0.1 B、0.10.01 C、12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的可靠的前提是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C、平均误差小 D、相对误差小23、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C=0.0003molL-1 B、pH=10.42C、m=19.96% D、400024、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是A、H2C2O4B、H3PO4C、HAc D、HCOOH25、C=0.1000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CO2时为gml-

6、1M=106.00A、0.005300 B、5.300 C、0.01060 D、10.0626、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的是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C、增加称样量 C、提高分析人员水平2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加硝基苯,分析结果会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确定28、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A、Q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4检验法29、某混合碱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耗去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V2ml,已知V1 V2,其组成是A、Na2CO3-NaHCO3B、NaOH-Na2CO3C、N

7、aOH-NaHCO3D、Na2CO330、在1molL-1H2SO4溶液中,;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二苯胺磺酸钠 B、邻苯胺基苯甲酸 C、邻二氮菲-亚铁 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31、利用下列反应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其滴定曲线在计量点前后为对称的是A、2Fe3+Sn2+ =2Fe2+Sn4+B、I2 + 2S2O32- =2I- +S4O62-C、Ce4+ +Fe2+ =Ce3+ +Fe3+D、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32、KMnO4法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调节酸度时应用A、H2SO4 B、HNO3 C、HCl D、 HAc33、

8、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 A、 B、 C、 D、34、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35、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愈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36、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存在,若,则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的副反应严重B、M与L的副反应较弱 D、无法判断37、用EDTA滴定Ca2+、Mg2+时用掩蔽Fe3+、Al3+,消除干扰.A、三乙醇胺 B、CN

9、- C、OH- D、S2-38、为提高吸光光度法测量的准确度,应控制吸光度读数范围在A、0.10.3 B、0.20.8 C、0.31.0 D、1.02.039、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光度为T,若保持测定条件不变,仅浓度增大1倍,此时溶液的透光度的对数为.A、2lgT B、lgT C、 D、2T40、25时用酸度计测定某一标准溶液的s和pHs分别为-0.34V和3.98,测得一未知液的x为-0.36V,未知液的pHx为A、4.32 B、4.66 C、3.98 D、3.64二,填空题1、滴定分析法有不同的滴定方式,除了 直接滴定 这种基本方式外,还有 间接滴定 、 返滴

10、定 、 置换滴定 等,以扩大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2、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取样 、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 分离与测定 、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3、NH4H2PO4水溶液的PBE式为:H+H3PO4=OH-+NH3+HPO42-+2PO43-.4、滴定分析中,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通常是:1 被测物质的解离常数 、2滴定剂和被测物的 浓度 ,当某酸的Ka小于10-7时,突跃范围太小使人难以辨别终点,说明酸太弱,不能进行直接滴定.5、配位滴定的最高酸度最低PH可利用关系式lgYH =lgKMY lgKMY和 lgYH 值与PH的关系求出,反映PH与lgK关系的曲线称为 酸效应 曲

11、线.6、用KMnO4测定Fe2+时,为什么不用HCl而用 硫酸 ,其原因是避免产生副反应,使结果偏高.7、佛尔哈德法包括 直接 滴定和 间接滴定 法,前者用 NH4SCN标准溶液,测定 银 离子,后者可以测定 卤素 离子.8、在配位滴定中,如果有副反应存在时,能够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是: CspMKMY 6 .9、在吸光光度法中A、T、C之间的关系式是: A=lg1/T=bc .10、直接电位法是测量电池电动势,直接获取电极电位的方法11、滴定分析中,借助指示剂颜色突变即停止滴定,称之为 滴定终点 .指示剂变色点和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引起的误差称为 终点误差 .12、根据化学反应用

12、的类型不同,滴定分析可分为 酸碱滴定 、 络合滴定 、 沉淀滴定 、 氧化还原滴定 .13、测定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用 准确度 表示,测定结果之间的吻合程度用 精密度 表示.14、为写出Na2HPO4溶液的质子条件式应选择 水 , HPO42-为零水准,其质子条件式为:H+2H3PO4+H2PO4-=OH-+PO43-.15、EDTA是 四 元酸,在强酸性溶液中相当于 六 元酸,有七 种存在形式,这是由于 羧基 能接收质子.16、多元酸能够被滴定的条件是 见课本 ,能够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见课本 .17、莫尔法的使用只适合于氯离子和溴离子 ,而不适合于 碘离子和SCN-.18、用KMnO4测定Fe2+时,为什么不用HNO3作介质,而用,其原因是避免产生,使结果 偏低 .19、EDTA滴定Ca2+、Mg2+时,如果有Al3+干扰,可用 三乙醇胺 掩蔽剂消除干扰.20、吸收光谱又称为吸收曲线,是以 波长 为横坐标,以 吸光度 为纵坐标所描述的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