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07127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饮片炮制通则研究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名:中药材炮制通则文件编号:制定人:日期: 年 月 日文件类别:技术标准 审核人:日期: 年 月 日版次:第一版批准人:日期: 年 月 日印数:颁发部门:生产部日期: 年 月 日生效日期: 年 月 日分发至:总经理、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物料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原 因 及 目 的中药材炮制通则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

2、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1净制生产流程图 准备领取中药材清 除 杂 质按生产前检 (挑、筛、风选、水选) 查SOP确认(剪、切、刷、刮削、剔除、泡洗、 操作结束碾串、火燎)净料库过筛干燥分离、清除非药用部分 下道工序(切制、炮炙)2净制操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2.1清

3、除杂质: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常用药筛规格菊花筛 孔内径约 15mm;大中眼筛 孔内径约 6mm;小中眼筛 孔内径约 5mm;大紧眼筛 孔内径约 2mm;一号筛(10目);小紧眼筛 孔内径约 1.5mm;马尾筛 二号筛 (24目

4、);铜丝筛 五号筛 (80目);打碎筛 筛孔内径 圆孔 10mm,8mm,7mm;方孔 1mm。2.1.3风选:利用药材和杂质的轻重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净药材的目的。2.1.4水选:将药材通过用水洗(淘)、淋或漂除去药材杂质的常用方法;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洗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注意】(1)洗涤中药材应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洗涤其它药材,不同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2) 漂洗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物在水中浸洗过久,以免损失药效。(3) 洗涤后的药材不得露天干燥。2.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2.2.1去根或茎去残根:一般指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

5、部位。如石斛、荆芥、薄荷、黄连、芦根、藕节、马齿苋、马鞭草、泽兰、益母草、瞿麦等。另如麻黄茎和根均能入药,但两者作用不同,故须分开,分别药用。 去残茎:根类药物往往带有残茎。如龙胆、白薇、丹参、威灵仙、续断、防风、秦艽、广豆根等均须除去残茎,使其纯净。2.2.2去皮壳: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它不洁之物;去皮壳取仁;如燀法去皮。去皮大体分三类:树皮类:如杜仲、厚朴、黄柏、肉桂等。根和根茎类:如知母、桔梗、北沙参、明党参等。果实种子类:如草果、益智仁、使君子、鸦胆子、大风子、榧子、白果、石莲子、桃仁、苦杏仁等。2.2.3去毛:根据药物不同,可分别采取以下方法。刮去毛:如鹿茸的茸毛,先用刀器将茸毛基

6、本刮净,再置酒精灯上稍燎一下,用布擦净毛茸。【注意】不可将鹿茸燎焦,以免切片时破碎。刷去毛:如枇杷叶、石韦等在叶的背面密生许多绒毛均须刷去。烫去毛:如骨碎补、马钱子等,用砂炒法将毛烫焦,取出稍凉后再撞去毛绒。撞去毛:如香附,将香附和瓷片放进香附竹笼中来回撞去毛。2.2.4去芦:指药物的根茎、叶基等部位。习惯上认为需去芦的药物有人参、党参、桔梗、续断、防风、草乌、白薇、茜草等。2.2.5去心: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丕芽。如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的木质心不能入药用;莲子心和肉分别药用。2.2.6去核:用筛去核;砸破去核;润软、烘软去核。如乌梅、诃子等。2.2.7去枝梗:指除去某些根茎类、果实、

7、花、叶类等药物非药用部位的枝梗,以其纯净。如五味子、花椒、连翘、桑叶、金银花、钩藤、桔梗等。一般采用挑选、切除等到方法。2.2.8去瓤:部分果实药物采用,需挖去瓤。如枳壳去瓤。2.2.9去头尾足翅:部分动物类或昆虫类药物,有些要去头尾和足翅。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在净制加工处理中,对一些动物、昆虫类药的头尾足翅,均须除去。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等均需去头尾;红娘子、青娘子均须去头翅足。2.2.10去残筋肉:动物类药物,均须除去残肉筋膜,纯洁药材。如龟甲、豹骨等。2.3其它加工2.3.1揉搓(挽):指某些药物质地松泡而呈丝条状,需揉搓成团,便于调剂和煎熬。如竹茹、谷精草等到需搓成团;大腹皮经过

8、捶打揉搓成定量小卷;桑叶、荷叶等须揉搓成小碎块。2.3.2碾(研):指某些药物由于质地坚硬或体积小而硬,不便切片,需碾碎,以便有效成分容易煎出。二切制药材切成饮片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过水浸润的软化处理过程,目的是使净药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使质地由硬变软,以便于切制。凡以水处理药物,必须经过净制过程后再按药物的特性,结合季节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使之软化。常用的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淋法)、抢水洗(淘洗)、浸泡、润、漂、蒸等。并应按药材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1切制生产流程生产前准备领净药材软化处理切制

9、饮片半成品操作结束转干燥岗位或下一工序2切制前的软化处理及注意事项:2.1喷淋法(淋法)喷淋法即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的方法。操作方法:被处理药材一般不直接放入水中,将药材整齐地直立堆放,用清水自上而下均匀喷淋,喷淋的次数应根据药材质地而异(通常24次),均需稍润,以茎和根部浸软为度本法适用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如薄荷、荆芥、枇杷叶等,用清水浇淋12次,以能切制即可;对质地较硬的如青蒿、仙鹤草等,还需将茎部放入水中浸泡(叶片不泡),以能切制为度。【注意事项】防止反热而烂叶,每次软化药材量,以当日切完为度,切后应及时干燥。2.2抢水洗(淘洗)即用清水洗涤或快

10、速洗涤药物的方法。操作方法: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大多数药物洗一次即可,以洁净为准。本法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的药材。如陈皮、桑白皮、五加皮、合欢皮、防风、龙胆等。【注意事项】应尽量缩短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防止药物“伤水”和有效成分的流失。2.3浸泡法: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吸入适量水分的方法。操作方法:先将药材洗净,再注入清水至淹没药材,放置一定时间,视药材的质地、大小和季节、水温等灵活掌握,中间不换水,一般浸泡一定程度,捞取,润软,再切制。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者宜久泡,体积细小,质地疏松者宜少泡,春冬气温低时宜长泡;夏秋气温高时宜短泡有

11、些质轻遇水漂浮的药材,在浸泡时,需压一重物,使其泡入水中。 本法适用于块根、枝、茎、坚硬果实类药材。如天花粉、乌药、泽泻、白术、山药等。【注意事项】泡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有效成分流失,而降低疗效。采用浸泡法要本着“少泡多润”的原则,使之软硬适度便于切制为准。 已淘洗的药物,必须泡的才泡。大致全草类药物泡1/22小时;皮类药物泡13小时;根及茎类药物、坚硬果实类药物泡14小时。 特别坚硬的药物,通常水分不易渗入到组织内部。但为了保持药效,又不能长时间浸泡,这时可将药物泡一段时间,取出晾晒一下,使水分挥散一部分,渗入一部分,然后再浸泡,一、二次润不透,可重复几次,如槟榔、三棱等。2.

12、4润法:是把泡、洗、淋过的净药材,用适当器具盛装,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吸收的水分向内部渗透,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的方法。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法。2.4.1浸润:以一定量的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水分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木香、枳壳等。2.4.2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它辅料处理的净药材,用缸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白术、山药等。2.4.3露润(吸湿回润):将药材摊放于湿润垫有蔑席的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如当归、玄参等。润药时间需根据药材的性质,季节,灵活掌握,以药材加工切片不破碎为宜。【注意事项】对含淀粉较多的

13、药材,需多加注意,这类药物极易滋生微生物而变质。发现粘、发红、发馊、发臭时需用硫磺熏或加适量明矾水,再用清水洗涤。如山药、天花粉等。确保有效成分不流失,需润药得当,则有“七分润工,三分切工”之说法,润药是关键。适法得当则很少有炸心、翘片、掉边、碎片等现象。2.5漂法:是将药材用多量的水,多次漂洗的方法。操作方法:将药材放入大量的清水中,漂去有毒成分和盐分及腥臭异味,采用换水法进行。每日换水12次,漂泡的时间根据药材的质地、季节、水温而灵活掌握。一般漂的时间为310天。本法适用于毒性药物,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有腥臭味的药物。如草乌、天南星、附子、昆布;动物类:如龟甲、鹿角、狗骨等。【注意事项】漂泡

14、的清水量应一次性加足,一般不宜再次加水,否则药物易于变黑。由于是利用微生物而使筋膜腐烂,不可避免有很臭的气味产生,所以容器必须加盖。药物除去筋膜后需反复用清水漂洗几天,至无臭气。有毒药物,取药材切开,放于舌上,半分钟以内不刺舌为准,即为漂好;有盐分的药物,以药物无咸味为准,即为漂好;有腥臭味的药物,以漂去瘀血及腥臭味为度。2.6蒸(煮)法:将净制后或加入辅料的药物,用水蒸气蒸或煮透使之软化的方法。2.6.1木瓜用蒸法蒸透后趁热切片,呈棕红色,利于切制和保证质量。如莪术、天麻、玄参用蒸气蒸软切片。2.6.2鹿茸先刮去茸毛,加酒稍闷,置高压锅脐上喷汽趁热切片,边蒸边切。利于切制和保证质量。2.6.3黄芩清蒸后趁热切片,使其断面是鲜黄色,质佳效高。否则变色而降效。2.6.4川乌、附子、天南星、熟地、延胡索、黄精、半夏、草乌等,均采用酒蒸或辅料煮后进行切片。2.6.5鳖甲、龟甲沸水蒸去筋膜;桑螵蛸清蒸杀虫卵;茯苓蒸后去皮切片;巴戟清蒸去心成巴戟肉等。3软化水处理效果的检查方法: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习惯称“看水性”、“看水头”。其检查方法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