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71073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分析(一)农村幼教规模变化2009年到2013年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数(所)、在园幼儿数及班数(个)比较:教之初教之初教之初教之初教之初教之初农村幼儿园数、班级数和在园幼儿数与城市相比,下降十分明显,且无增长迹象,城市从2010年起开始增长。从2009-2013四年时间,全国农村幼儿园数(所)由101896所减少到49133所,减少了52763所,班数(个)减少了49320个,城市幼儿园数(所)虽然由37301所减少到29305所,但班数(个)由160103个增加到166888个,增加了6785个;全国农村在园幼儿数从1259万减少到1005万,

2、减少了约255万,年均减少64万,城市在园幼儿数从510万减少到489万,减少了约21万,年均减少约5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幼儿园数(所)、在园幼儿数及班数(个)2002年都要比2001年有所增加,幼儿园数(所)增加1457所,幼儿数增加约24万,班数(个)增加8022个,而农村在这四年中都是呈连续下降趋势的。(二)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专业素质较低 1、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当前,在农村的幼儿师资队伍中,有大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这对于本来就落后的农村幼教无疑是雪上加霜。究其原因有:在农村,人们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浓,教师体会不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崇高职业的意义所在,认为体现不了自身的价

3、值。农村教师待遇不高,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使农村教师流失,而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农村教师工作超负荷,平均每班人数多,成班率过高,造成了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和教学的困难,最为直接的难题就是课堂纪律,课堂纪律难以维持。部分有能力的农村幼儿教师到城市等条件更好的地方发展。2、教师待遇低教师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队伍流动性大。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一方面是工资低,即使这样还不能及时发放,拖欠严重;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不被认同,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没有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幼教经费更加紧张,可能会造成

4、农村幼儿教师经济收入的进一步下降。3、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农村幼儿园园长和幼儿专任教师学历普遍较城市低,获职称的教师数较城市少。其中幼儿专任教师学历多一半是高中(含高中)以下学历,而城市高中(不含高中)学历以上占多一半。在职称获得上,城市小学二级(含二级)占多一半,而农村则与之相反,并且越高差距越明显。城市和农村幼儿园长和幼儿教师学历达到研究生水平的比达到42:1;高级职称数城乡比为6:1。在农村有城市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却盲目照搬城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办班形式、现实条件等方面的不同

5、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活动,而是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幼儿静坐、旁听、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他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一)传统的农业文化是影响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民的观念,使得农民的观念相对传统和保守,制约了农村幼教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农”字紧密相连,它以中原文化为中轴,以农民为主体,是中国两千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系统背景下产生

6、的文化,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能有效地调节其文化与社会的相对一致性,也正因为这种大的背景,使其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环境下,农民自给自足,自己完全可以在家照看孩子,没有必要让别人来照看孩子,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同时,他们在观念上也很难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对其一生的价值。(二)对农村幼教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农民自身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没有能力来重视这个问题,而各级政府应该对农村幼教问题给予重视,帮助农民来形成问题,并争取解决。而现实是农村幼教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指导监督不力,缺乏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事业没有政策保障。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以问题的成功建

7、构为基础的,问题建构对问题解决起着重要作用。社会问题建构就是使社会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各种社会策略与社会努力。这是一个不同社会行动者参与其中,针对问题情景的定义、问题事实的关注、问题原因的争论、问题利害因素的权衡、问题处理的社会动员过程。在我国,农民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很难自己建构自己的问题,只能依赖于他人的力量,即各级政府和新闻传媒等的帮助。三、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对策(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当前农村学前班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落后造成的,农村幼儿教师传授知识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忽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教师以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忽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8、,教师往往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幼儿学习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同时“小学化”的问题长期严重存在。在教育活动中严重忽视幼儿的需要、情感的经验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和要求,由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认识到幼儿是学习的主动者,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农村幼儿家长较繁忙,知识水平、观念也较落后,他们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事事大吉,有的家长忙于农事,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教育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9、也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到田间地头参与劳动,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另外家长必须转变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观念,不要把幼儿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接受,教师和家长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二)、立足农村、发挥优势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紧、设备短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繁而广泛,丰富多姿的虫、鸟、禽;形态各异的根叶、花果;四季交替的田野,静静流淌的小河-。让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

10、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蚱蜢、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也可以在宽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登。刚开始可设脚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渐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稻穗,给菜浇水,分捡地瓜、土豆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伺养小动物,如小兔、小鸡、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展。这是农村幼儿园开展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教给幼儿有关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

11、粗浅知识,进行启蒙教育,本着内容的选择力求突出农村本地特色,体现农村幼教实际,贴近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三)、调整方法、灵活手段农村幼儿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做到“幼儿化”而不是“小学化”,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1、充分利用“上课”等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农村幼儿园条件差,班级人数多,而教师多为一人一班,落实分组教学,建立活动角有困难,幼儿教育活动还是主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完成,但应努力改进。(1)变过去单一的活动目标为目标设计的多层次性如夏天的种子,目标可设计为:a 认

12、识夏天主要农作物的种子;b 能熟练按不同标准分类;c 进一步明确种子的作用。在b 层目标中。因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分类能力不同,允许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进行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等。教师应仔细观察并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活动目的,获得成功的喜悦。(2)内容的拓宽、延伸过去常识教育偏重于知识的掌握,而科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帮幼儿学习学科学的技能和方法,鼓励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如认识雷电,不仅要认识雷电现象,而且要向幼儿适当渗透“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即光速与声速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3)变被动性提问为开放

13、性提问变被动性提问为开放性提问,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言语表达。仍以夏天的种子为例,分类前问:“你带来几样种子?仔细观察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分类时要求:“按你的方法把种子分成两类(或三类),把你的分法告诉大家。”然后引导幼儿用语言充分表达。这类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幼儿动脑思考、言语表达,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积极性。2、利用户外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天地,农村万物生长丰富多彩,随时能找到科学教育的好教材,到处是教育的好场所。如讲授小草变黄了,直接带幼儿看看园外石堆下或长在庄稼下面的发黄的小草,感知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乘凉相云可在树荫下观赏空中巧变的云彩:像山

14、、像马;动物有趣的散热法,可以让幼儿亲眼看看村里伸着舌头的小狗、张着嘴的母鸡等,有趣的散热现象就在儿童身边。这些活生生的教材,给了幼儿生动、形象的直接经验3、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教育 开发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内容,自然和社会为儿童创设蕴涵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需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点去开发和利用,源于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要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认识动物时,教师就没必要再去绘画或制作一些模型讲解,而是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自己家里或邻居家里的这些动物的特征鼓励参与家庭劳动等活动,然后再回到课堂与孩子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培养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

15、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如在认识羊、兔、猪的活动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羊、兔、猪的数量、异同、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以及与人的关系等;再如,注意以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为契机,不断生成新的教育内容我们家的菜地长虫了、今年的玉米为什么长不大、青蛙为什么死了等等;引导幼儿去实地观察、探究、发现和获得相关经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四)、借助游戏、发展能力农村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天然、有趣、丰富、开放的活动场所,应巧借自然环境,地制易引导幼儿尝试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1、就地取材,开展游戏活动“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

16、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游戏活动器材的选择尽可能就地取材。现成的物品并不稀奇,但经过略一组装,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出许多新“面孔”,且一物多玩,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小椅子、小桌子、风琴、手帕、积木等,再搭配一些辅助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了。四张小椅子对摆,上面放一床小花被和一个小枕头,当娃娃的床,在小桌子上放上餐具,就可玩“娃娃家游戏。三装小椅子叠起来,中间插一根短纸棒当大炮即为坦克,玩具搭成机关枪,即可两人玩”打仗“的游戏。手帕架上挂满各种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开起“玩具店”。再如就是引导幼儿利用长凳做“长凳游戏”,长凳有不同高度,也有不同宽度,幼儿可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长凳往下跳或跨跳,也可选择不同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