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71051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井游记》中考题汇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之:满井游记2004宜昌市一、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然后答题。(本题共4小题,计8分)滇游日记(明)徐霞客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南,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3)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削:陡峭陨:坠落摧:崩裂1、查阅工具书,给

2、“间( )得一稍粘者”中的“间”注音。(1分)2、文言文要读出韵味。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正确填入文中的(1) 、(2) 、(3) 处。(2分)3、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口后用三个逗号断句。(2分)欲 上 既 无 援 欲 下 亦 无 地 生 平 所 历 危 境 无 逾 此 者。4、作者艰险地攀登经历引人深思。阅读后,你感情最深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的思考。字数在40个左右。(3分) 05兰州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

3、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汗流浃背 (2)呷浪之鳞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3分)。 二(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2006荆州(8分) 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

4、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负势竞上( )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 于时冰皮始解(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斗折蛇行,明灭可

5、见。_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的动态之美。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9.C (2分)10.争着 大约 好像 在 (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1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此题评改时注意不要死扣参考答案)12.C (2分)2008年常德市(甲)湖心亭看雪 (乙)满井游记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

6、)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

7、者怎样的心境。(4分) 18(1)客居 (2)这(3)起,兴起 (4)刚好,恰巧19A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 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8、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2010:15.(2010荆州市,9-14,12分)三(12分)古诗文阅读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

9、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

10、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答案】三(12分)古诗文阅读9.(2分)B10.(2分)C11. (2分)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2011:承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1、回答10-14题。(13分)【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选自满井游记)【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