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7019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带光谱:除电子能级跃迁外,还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变化,形成一个或数个密集的谱线组,即为谱带。线光谱:物质在高温下解离为气态原子或离子,当其受外界能量激发时,将发射出各自 的线状光谱。其谱线的宽度约为10-3nm,称为自然宽度。2. 在 AES、AAS、AFS、UVVis、IR几种光谱分析法中,属于带状光谱的是UV-Vis、IR 属于线性状光谱的是AES、AAS、AFS_。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两者之间的矣系是什 么?隸酬比號鮒物理斂懸当束平铀单色灿聘阳觥非散粉就物躺时觸的妣站諮液的繊綁躺鞠威正匕 觥度WW与入财光瞰 n

2、 C. nD. n fn5. 何谓生色团和助色团?试举例说明。从广义来说,所谓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人们通常将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定义为生色团。此类基团为具有不饱和键和含有弧对电子的基团,如:C=c、C=0、N=N等。助色团是指本身不产生吸收峰,但与生色团相连时,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并且使其吸收强度增强的基团,如一 0H、一 OR、一 NHR、一 SH、一 CI、一 Br、-I 等。6. 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1)乙烯;(2) 1,3,5-己三烯;(3) 1,3-T 二烯(2)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共轨不饱和

3、键越多,红移越明显,吸收强度也越强。7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何者吸收的光波最长?何者最短?为什么?化合物(C)吸收的光波最长,化合物(B)吸收的光波最短。吸收波长随着共觇体系 的增大向长波移动8测定金属钻中微量元素镒时,在酸性溶液中用KI0 3将镒氧化为高镒酸钾后进行吸光度的 测定。在测定高镒酸钾标准溶液及试液吸光度时应选什么作参比溶液?在测定高镒酸钾标准溶液时采用纯水作为参比溶液。在测定试液时采用不加KIO 3的试液做参比溶液。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主要由高频发射器、等离子炬管、雾化器(进样系统)等三部分组成,此光源具有 稳定性好、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应用

4、范围广、自 吸效应小、准确度高等优点。2. 在原子发射光谱通常所使用的光源中不发生自吸的光源是( A )A. ICPB.电火花 C.直流电弧D.交流电弧3. 原子发射光谱法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A、铁谱B、铜谱C、碳谱D、氢谱4.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B )A 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5.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择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B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 C.高压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6.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

5、围最大的是(D )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 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7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中,内标法主要解决了( A )A.光源不稳定性对方法准确度的影响B.提高了光源的温度C.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D.提高了光源的原子化效率8.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D )A.光谱色散率大,分辨率增高B.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C.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D.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第五章原子吸收光谱法1-原子吸收分析中,常见的背景校正的方法有氟灯校正和塞曼效应校正。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的干扰可分为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电离干扰四大类。3. 原

6、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 )A.氢灯B.氛灯C.鹄灯 D.空心阴极灯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B )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5.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 )A 阴极材料B.填充材料C.灯电流D.阳极材料6. 原子吸收法测定NaCI中微量K时,用纯KCI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分析结果偏高 的原因是(A )A.电离干扰B.物理干扰C.化学干扰D.背景干扰7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D )A. 待测元素作阴极,钳棒作阳极,内充氮气B. 待测元素作阳极,钳棒作阴极,内充氮气C. 待测元素作阴极,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7、 待测元素作阴极,钩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体8. 在下列诸变宽中,属于热变宽的是(A )A多普勒变宽B.劳伦兹变宽C赫鲁兹马克变宽D.自然变宽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的温度要满足(C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激发态原子B. 将注入的试样几乎完全离子化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游离基态原子D.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0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什么?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发射线的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1/5-1/10)。第六章原子荧光光谱法1. 在原子荧光产生过程中,共振荧光 (B )A. 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B. 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相同C

8、. 产生的荧光总是大于激发光的波长D. 产生的荧光总是小于激发光的波长2. 原子荧光是怎么产生的,有几类型?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非共振荧 光、敏化荧光第七章化学发光分析法1 试指出蔡在下述哪一种溶剂中有最大的荧光:1 氯丙烷;仁漠丙烷;1 碘丙烷;1,2- 二碘丙烷。在1氯丙烷中有最大的荧光。因为外重原子效应,后两者含有重原子漠和碘,使荧光减 弱。2解释下列名词:(1)荧光;(2)磷光;(3)化学发光;(4)荧光猝灭;(5)荧光量子产率;(6)重原子效应。(1) 荧光:电子

9、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T基态(多为So跃迁)。(2) 磷光: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一基态(Ti- SD跃迁)。(3) 化学发光: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激发物质所产生的光辐射。(4) 荧光猝灭: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所发生的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物理或化学作 用过程。(5) 荧光量子产率:荧光物质吸光后所发射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值。(6) 重原子效应:磷光测定体系中有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存在时,由于重原子的高核电荷引起或增强了溶质分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从而增大了 So- Ti吸收跃迁和S1-T1体系间窜跃的概率,即增加了 Ti态粒子的布局数,有利于磷

10、光的产生和增大磷光的 量子产率。3. 说明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的一般检测仪器的主要差别。荧光分析仪器由激发光源,单色器,试样池,光检测器和读数等部件组成。荧光仪器 的单色器有两个,分别用选择激发波长的荧光发射波长;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与激发光垂直 的方向上进行,以消除透射光的散射光对荧光测量的影响。磷光分析仪器与荧光分析仪器同样由五个基本部件组成,但需要有一些特殊的配件, 在比较好的磷光分析仪器上都配有荧光分析的配件,因此两种方法可以用同一仪器。磷光 分析仪器与荧光分析仪器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试样池需配有冷却装置:对于溶液磷光的测定,常采用低温磷光分析法,即试样溶液需要 低温冷冻,通常把试液装

11、入约1-3mm的石英细管(液池)中,然后将池液插入盛有液氮的石 英杜瓦瓶内。(2)磷光镜:有些物质会同时发射荧光和磷光,因此在测定磷光时,必须把荧光分离去。化学 发光分析法的测量仪器比较简单,主要包括样品室,光检测器,放大器和信号输出装置。化学发光反应在样品室中进行,反应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在检测器上,目前常用的 是光电流检 测器。第八章红外光谱法1 产生红外光谱的条件是什么?红外线照射分子时,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光的频率恰好相等; 分子发 生偶极矩的变化。2何谓化学位移?它是怎样产生的?由于有机分子中各种质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屏蔽效应,因此在核磁共振谱的不同位置 上 出现吸收峰。某一物质吸收峰的位置与标准质子吸收峰位置之间的差异称为该物质的化学位 移,常以S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