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06973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勤工俭学个人材料杨春猛同志,男,汉族,生于 1969年 6月,大专文化程度,1989 年 7 月毕业于昆明市师范学校,同年 8 月参加教育工作,1997 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黑羊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1996 年 9 月至今,连续担任黑羊村小学的校长工作,他用满腔滚烫 的热血,引领师生走科学发展的路,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科学管理, 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务本求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利用学校现 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地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奋力打造出许许多多 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及勤工俭学的亮点。为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为了创造更加优良的育人环境,他因地制 宜地组织全校师生

2、在1998年 8月投入使用的新校址开展了具有地方 特色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更新观念,确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学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勤工俭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学生体质, 学习掌握科学的劳动技能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展勤工俭学活 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 于增加学校收入,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3、高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所在的匡远街道办事处黑羊村村委会,是由一个自然村构 成的村委会,全村群众840 户,3063 人。耕地面积为2034亩,人均 耕地面积不足8 分。1996年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 把该村作为开展探索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新路子、壮大农村集体经 济、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试点。提留了全村耕地总面积 的一半作为集体经济田,剩余的一半分给群众,当地群众的人均耕地 面积因此而缩减为原来的一半。耕地面积的减少,使相当一部分一无 文化、二无技术、三无经商本领的群众减少了经济收入,群众经济收 入降低,直接威胁到子女的就学,许多家庭的孩子因无力上交书杂费 而面临辍

4、学。为了确保初等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率和巩固率,学校不 得不向多个家庭的孩子做出减免书杂费,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 九年义务教育。几年来,学校的经济负担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学校 正常的教学秩序。加之,1998年 8月,新校舍的落成,许多设施和 设备亟待添臵和补充,真是处处都需要钱,然而又处处都差钱。当时 的办事处由于新建学校已负债 2 00 余万元,加之学校学生人数少, 收费标准低,收入少。分析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汲取先进地区和兄弟 学校的经验,杨校长得出:开展勤工俭学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学校勤工俭学走过的路 学校乔迁之时,适逢新学期开学在即。杨校长在思考:抬头望 见的

5、是崭新高大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配套的教师宿舍。 低头看到的是校园内占地近十亩的空场地一片狼藉,坑洼不平的红土 地面,横竖堆放的建筑废料、随处可见的建筑垃圾。闻到的是周边养 殖户粪便渗透到校园内的臭味。这样的现状让杨校长感到忧心忡忡, 他认为改变环境迫在眉睫,不能再“等”;面对现实不能再向已经投 资了数百万元的村委“要”,也不能只靠财政紧缺的上级政府给予, 学校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只能靠全体师生、靠勤工俭学、靠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此,学校开始了发展勤工俭学、探索校园经济、 绿化美化校园的艰辛历程。(一)、面对现实,逼着干 面对学校的现实和困惑,他与学校行政班子商量以后,组织全

6、体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美化校园、从我做起”的活动,对校 园内的建筑垃圾及废料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学校搬迁的第一年冬季, 全校师生共投入 1000多人次到学校附近的渔塘挑泥土达80 多立方, 填平了坑洼不平的校园场地。接着,在教学校前面种植白腊条1 万余 株,在白腊条围成的土地上种植了草坪、云南桫、雪松、杜鹃、绣球 花等花木,对原有的校园进行了绿化。与此同时,尝试着把教学楼后 面的一块空地开辟为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在其间试种了一批黄槐树 籽,作为发展校园经济,增加学校收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勤工俭学试 验。在试验地里,他组织师生利用劳技课、活动课的时间对校园内 外的花草树木进行浇水、施肥。在师生

7、的精心护理下,至2000 年, 昔日播下的黄槐树籽,已是根肥杆壮,枝繁叶茂。当时,一位搞绿化 工程的老板出 600 元买走了这批黄槐树苗,这使学校第一次尝到了勤 工俭学的甜头。这次尝试给师生们带来了甜头,受到了启迪。(二)、初见成效,试着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师宿舍、操场、道路、围墙、大门相 继建成。学校形成了校园面积大,学生人数少的“倒挂”现象,针对 这一状况,他根据已尝到的种植黄槐树苗获得经济效益的甜头,总结 前阶段的经验,逐步扩大了种植的品种、数量和规模。又开辟了围墙 边的一些空地,扩大了勤工俭学试验基地的面积和范围,加大了劳动 力和学生的实践面,组织师生们自己动手挖塘、拉线、施肥、

8、扶苗、 填土、浇水,组织师生们从家中带来农家肥,种植了香樟、塔柏等树 苗 500 余株,手上起了老茧,脚上沾满了黄泥,也没有人叫苦叫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师生的精心呵护,细心管理,香樟、塔柏等苗 木已可作为绿化苗木出售了。2004年12 月,学校出售的香樟、塔柏 等树苗又收入了 5000 余元。出售以后,学校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勤 工俭学基地扩大再种植,一部分用于购买和添臵教学设备。另外,还 从中抽出 1000元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就学难的问题。学校西面围墙靠近民房,墙外饲养奶牛、鸭子的农户很多。每天 畜禽粪便散发的恶臭气味随风飘进校园,粪、尿还常常渗进校园,污 染着校园环境。为了确保师生的身

9、体健康,他与学校行政一班人商量 后,提出了把废料变“宝”的新思路,决定在靠近西面围墙处栽种了 耐肥速长的三角梅 2 00 余株。通过三角梅的吸收臭气、净化空气。 畜禽粪便变成了三角梅生长的天然肥料。如今竞相生长,四季常青, 花团锦簇的三角梅成了校园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至 2005年9月, 一位专门从事园林和城市绿化的施工承包者,已出价8000 元准备购 买校园内的全部三角梅。学校以校园为载体,以绿化苗木种植为突破 口的勤工俭学活动,给学校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美 化了校园、改善了环境、增加了收入,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 动观念。使学校在发展校园经济,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迈出了可

10、喜的 一步。(三)、效益明显,放开干2004 年 5 月,随着学校原来承租给村民的闲臵地使用权的归还, 又有了种植香樟、塔柏、黄槐等苗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经验。 杨校长组织学校行政一班人多次进行市场调查,在多方征求意见和充 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决定在归还的闲臵土地和栽香樟树剩 余的空地上栽种了现在市场前景较好的山玉兰,球花石楠、滇润楠、 红花木莲、叶子花、拟丹性石楠、金果茶等适合本地生长的绿化树苗。 并增加科技含量,开始对土地使用拖拉机进行翻梨,营养袋育苗,改 良树苗,科学管理。投入1000多人次,投入经济近4 万元,栽种树 苗 9000余株。至2005年 9月,这批苗木长势喜人,

11、前景看好。学校 行政一班人根据现行市场价进行了初步估算,35 年平均每株树苗 可卖 30多元,估计学校可创收30余万元,除去原投入的成本及护理 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支出后,勤工俭学基础地可为学校创收 2 0 多 万元。几年来,我校在充分利用校园空地,发展校园经济,大兴勤工 俭学之风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把勤工俭学收益中的 5000 余元购买和添臵了教学设备 设施,还帮助 10 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就学难问题。减轻了当地群众经 济负担,改善了办学条件。(四)、为求发展,继续干几经努力,学校发展了,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和 当地群众的认可,引起了一

12、些兄弟学校的效仿,受到了市、县勤工俭 学部门领导的表扬。校园变绿了,绿化率达到了61。如今的校园, 已是绿树成荫,花繁叶茂。漫步其间给人一种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流连忘返之感。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教育的明天,为了办村民们满 意的教育,杨校长同学校行政一班人在不断总结完善,把已栽种4年 的香樟、山玉兰、滇润楠、球花石楠于2008年 7月出售后,又重新 栽种了适应本地气候的球花石楠、滇朴、红叶石楠、三角枫、小叶冬 青等 5000多棵树苗,确保学校勤工俭学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在后面 的工作中,继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针对当代小 学生的特点,注重在勤工俭学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

13、, 养成爱护学校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 将来走勤劳致富道路和服务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三、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是学校勤工俭学的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杨校长同学校行政一班人提出,从以下几 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要 求,如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结合劳动自己讲出各次劳动的收 获,结合劳动实践,开展讨论,谈体会,写作文;对中低年级的学生, 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懂得劳动光荣并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等。通 过这些形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和培养,使学生的劳动观念得到了加强, 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形成。二是强 化管理,制

14、定评价措施。把勤工俭学工作纳入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评: 把学生的劳动表现与学生的素质评价结合起来,作为评价的依据。这 样,调动了师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学校领导和教师带头参加劳动, 让学生从中领悟劳动光荣的含义。各班利用劳技课、卫生课等时间进 一步对学生加强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校园的绿化、美化、 净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看准市场,科学统筹,优化品种,增加 投入,克服困难,积累经验,不断努力,争取逐年增收,把勤工俭学 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 委”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使勤工俭学基地真正成为改善 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福利待遇,“控辍保学,巩固“两基

15、”成果的渠 道,成为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进行素质教育的场 所,成为当地种植户的示范。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的全面发 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杨校长同学校行政一班人带领全体师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 学活动,在发展校园经济,绿化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 积累一些经验,昆明市教育局勤工办领导在宜良县教育局勤工办领导 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后,把学校列为全市“利用校园闲臵空地,开展 勤工俭学,发展校园经济”的“校园经济模式”,并要求学校在2005 年 9 月召开的“昆明市中小学勤工俭学种养殖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在第二年(2006 年)又作为“昆明市中小学勤工

16、俭学种养殖培训班”参训领导的参观现场。并得到昆明市教育局勤工 办主任的极高评价:认为黑羊村小学开展的勤工俭学工作符合学校实 际,这样的“校园经济模式”值得全市各中小学借鉴并加以推广。至 2008年9月,学校的校园绿化率达到6 1 %,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校 园绿化指标,被宜良县教育局评为校园绿化“先进学校”。做为一个校长,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工作中严以律已、勤政廉 洁、一身正气,责在人先,利在人后,以身作则,厚德载物,宽容得 众,忘我工作。在尽责中求满足,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 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黑羊村小学在办学条件、教育教 学质量、探索校园经济模式工作中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我们深信, 他将不断探索,不断开拓,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再创佳绩。一、树立勤工俭学新理念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指出:开展勤工俭学活 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当地的自然 条件和学校的可能,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正确的理论能更好的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