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6923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合作社可是我们养殖户的主心骨,有了合作社,出栏一头牛每斤能多卖1毛到2毛钱,每头牛能多赚400元。”。XX旗敖润苏莫苏木海布日嗅嘎查养殖户告诉我们。提起“ XX旗海布日嘎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海布日嗅嘎查人人都竖大拇指。连外村人也羡慕地直说:“这个养牛合作社不简单”。XX旗海布日嘎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9 年 2 月份,总资产 600 万元,合作社社员 36 人。目前合作社基础母牛存栏800 多头,年出栏育肥牛500 多头,全年产值可达300 万元,纯收入可达75 万元,户均纯收入近2 万元。 一、合作社的成长之路海布日嘎嘎查是传统的牧区,该地属于科尔沁沙

2、地南缘。村民祖祖辈辈就以养殖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当地农牧民在苏木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海布日嘎嘎查人工草场总面积为 1 万亩,年产优质牧草 500万公斤,全村农田种植面积为 7000亩(其中专业青贮种植面积4000亩) ,年产秸秆 700 万公斤,这些饲草料可供1.8 万羊单位全年使用,另外全嘎查有牧场13万亩。基于这些丰富的资源,嘎查支部和嘎查部提出“养殖立村、牛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业。到 2008 年年底,全嘎查肉牛产业已发展到存栏1500 头,年出栏900 头,全年存栏50 头以上的大户有 8 户。

3、 邵金权作为支部书记,此时心中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是“肉牛规模是扩大了,但是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怎么还是缓慢, ”。 2008 年初,他带着这一问题,到苏木政府以及旗畜牧业局讨教,得到的答案是: 养牛成本较大,由于单门独户经营,市场劣势较大。旗畜牧业局领导还告诉他“目前,要发展养殖业,一定要走合作社这条路”。于是2008 年 5 月起,邵金权就组织几户养殖大户到四家子镇塞沃、羊场牵牛星等已经成立并运作较好的几家养牛合作社进行实地学习,对合作社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组织人员到北京和山东等较早成立合作社的地区进一步学习,同时,认真翻阅学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大 半年的学习考察,在借

4、鉴外地运营较好合作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本村养牛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 28 户养殖户,成立了 XX旗海布日嘎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肉牛产业化、标准化养殖,通过对自身资源、当地养殖传统、肉牛市场的深入研究,决定实行“养殖户+合作社+经纪人”的运营模式,组织发动肉牛养殖户联合起来,进行肉牛规模化养殖。将农牧户手中分散的资金以及人力组织调动起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以集中管理、分户饲养、方式发展肉牛养殖业。 2009 年 2 月 11 日召开了全体社员会议,共有28 名社员参加,注册资金为 60 万元,股份制形式成立了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有8 名股东,并表决通过了合作

5、社章程。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通过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长,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表决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费管理办法、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和合作社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方案。 目前,合作社占地150 亩,办公面积为 500 平方米,入社农民36 人,永久性青贮窖三处(3600 立方米 ) ,总资产已达600 万元。目前成员现存栏肉牛1500 头,基础母牛存栏800 头。预计年内出栏育肥牛500 头,年产值 300 多万元,总利润可达25 万元,社员平均纯收入将近1 万元。养牛农民合作社成立以来,带动当地80 余户农牧民的肉牛养殖积极性,在附近地区引起了广大农牧民的反响,起

6、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XX 旗海布日嘎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以小区拉动、服务推动为主要措施,紧紧抓住推行标准化生产这条主线,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养殖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回顾合作社筹备、成立至今,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总结起来就是“1234”,既“一个带动、两个交流、三个互助、四个统一”。 ( 一) 、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员养殖积极性选好领头人是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键因素。专业合作社领导人的人选必须是合作社成员中的顶尖人物,是生产经营大户,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具

7、备热心为会员办事的品德,海布日嘎养牛合作社领头人邵金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邵金权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不断扩大自身养殖规模同时,实行标准化养殖。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他将自己养殖规模从300 头扩大到目前的 450 头,全年舍饲,标准化育肥。在育肥速度、效益上都有明显的效果; 二是在养殖技术、饲料使用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任何技术、饲料使用时,首先自己试用,然后推广,从而使社员可免除疑虑,放心使用。另外,合作社成立至今,活动经费一直由其个人支付。 ( 二 ) 、引导社员互助,实现资源共享 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之间必须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充分体现合作社的合作功能。海布日嘎养牛合

8、作社积极引导社员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合作社定期召开社员现场交流会,邀请合作社有较好繁育经验的“土专家”、科技带头人在肉牛育肥基地现场示范,使社员在和“土专家”、科技带头人的面对面交流中学到知识,促进了学习的实效性; 信息交流 : 如果说技术交流是定期的,那么信息交流就是日常的。每位社员当得到肉牛养殖技术、饲料使用、销售市场等方面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交到理事长处,理事长负责收集管理各类信息,社员可随时查阅。 ( 三) 、发挥互助功能,保障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顾名思义,是农民在某一方面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组织。其重点在于互帮互助,互相联合发展共同的

9、产业。海布日嘎养牛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合作社互助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互助、技术互助、信用互助三方面。一是经济互助。任何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虽然养殖户虽然手中有了一点钱,但要发展产业化的养殖业,完全依靠养殖户个人自行解决资金问题难度很大。基于这种现象,社员之间采取小额资金内部流通,互帮互助。 二是技术互助。大多数养殖户都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在某些发面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土方法,这就使合作社内部有了部分“土专家”, 当养殖过程中出现一些小技术问题时,“土专家”就成了及时雨,解决紧急问题。三是在社员有较大额的资金短缺时,合作社出面,通过相互担保,向金融部门以互相担保形式贷款。 ( 四 ) 、通过四统一提

10、高养殖效益合作社通过统一销售育肥牛、统一饲料使用、统一引畜、统一防疫等措施,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养殖风险。由于肉牛统一销售,一头肉牛价格可多卖出近400 元 ; 同时由于统一采购,在饲料、兽药等方面又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每头牛每年可降低成本300 元。同时由于集中青贮饲料,减少了青贮饲料的损耗; 统一引牛由于量较大,可集中到外地引进优良品种,个人是很难做到的 ; 统一防疫,保障防疫及时,提高防疫密度、防疫质量。 三、合作社效果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可总结为“两扩大、两提高、一降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从合作社成立之初的基础母牛存栏450 头发展到目前

11、的 800 头,年出栏育肥牛从成立之初的 350 头发展到目前的 500 头 ; 社员人数扩大: 成立时社员人数为 28 人,现在是36 人 ; 经济效益提高 : 单体育肥牛可多卖出近 400 元 ; 养殖科技含量提高 : 由于经常聘请畜牧局技术员到合作社进行技术辅导,社员的养殖技术更加科学化 ; 养殖成本减低: 同时由于集中采购,在饲料、兽药等方面又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每头牛每年可降低成本300 元。在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养殖户在养殖规模、养殖效益、养殖技术上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当地引起广泛的带动效应。 四、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思路合作社要继续做大做强肉牛养殖业。按照成立之初构想, 2011

12、年,肉牛存栏基础母牛要在1200头左右,出栏900 头; 社员人数 45人以上。养殖品种要进一步改良,在推广人工受精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引牛力度。 2012年,肉牛存栏基础母牛要在1600头左右,出栏1200头 ; 社员人数 65 人以上。养殖品种要进一步改良,在推广人工受精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引牛力度。今年下半年要组织社员到山东、吉林等地考察,要集中引进一批优质基础母牛,在200 头左右。还有部分养殖户未入社,正在筹划合作社二次扩大,将一批有意入社的养殖户吸收进来,加快当地养殖业发展。镇农机站从1996 年开始,以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开展“西进东征”、“南征北战”活

13、动,每年组织几百台联合收割机跨省作业,作业收入不断增长,吸引了泗水、江苏XX县等周边县区的农机户加入其中,中介组织管理的作业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他们今年夏季组织 14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省内外作业,作业总量达11 万多亩,作业收入达300 万元,单机收入为 2.1 万元。不仅创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优秀品牌,而且不断扩大了山东农机明星服务队的对外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誉。一、认真总结经验,充分掌握信息,做好跨区作业准备工作为了搞好农机跨区作业,增加机手经济收入,疃里镇农机站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中介服务作用,每年年初分别组织召开作业组长座谈会和社员大会,总结上年度的工作,分析经验教训

14、,及时安排和部署全年的跨区作业计划和打算,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准备。在社员大会召开之前,合作社负责人先一一走访各作业组组长征求意见,并召开组长座谈会,谈经验、谈教训、谈想法。之后召开社员大会进行思想发动。除了总结和安排部署工作外,还请出几位有经验的机手分别从不同角度交流经验。通过召开会议让机手们提前心中有数,便于机手掌握时间,及时安排下步跨区作业日程。同时,合作社根据农机户反馈的意见,及早研究改进措施和调整跨区作业计划同时,通过召开社员大会,还摸清了部分农机户要更新机具和新购置机具的具体想法,以及各机车组人员的增减变动情况。合作社派出专人对这些农户进行具体指导,帮他们选购机械,办理入户挂牌,

15、推荐聘用人员,培训考取证件。因此,几年来以农机站为依托成立的农机合作社也成了介绍所,有出售机械的,外地有来本地购买旧机的,有聘用机手的,有出聘机手的,合作社都有记录的相关信息,随时向农机户提供,可谓也大方便了农机户。此外,合作社根据掌握的情况和确定的目标尽早收集外地一些调机的信息,经筛选后,组织实地考察和调机路线考察,最后确定作业区域。于每年的三月份印成 书面材料发至各农机户,让他们提前了解相关的准备情况和工作的进展过程。二、搞好技术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努力提高机手综合素质疃里镇农机合作社所组织的作业队涉及到的人员较多,层次复杂。作业队从1999年起,人员规模超过400 人,最多时达到近千人,一般在 600 人左右,驾乘人员为 300 人以上。这些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安全知识差,安全意识淡薄。而外出作业又是与农民交往,出门在外的常识对有些人来说相当匮乏,再加上夏收期间的忙碌,容易发生纠纷和一些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影响农机手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合作社重点抓好了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除抓好技术培训外,还把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出门在外的社会常识等方面列为培训内容。他们安排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机手或辅助人员到会上交流,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