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6778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学时/学分:112/6.5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路分析基础 是从事电工、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与计算机技术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是电子、通信、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

2、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进行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分析知识。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的构造性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电功率等基本概念。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等。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端口及等效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及等电位的概念。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值变换,实际

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值互换,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含虚元件支路的等效变换。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图,结点,支路,树与树支,连支,回路,网孔,割集,平面图。KCL、KVL的独立性方程,三种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回路法(网孔法)、结点法(结点电压法)4电路定理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齐性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的传输定理,对偶原理。5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计算。6储能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磁能量,储能元件的串联、并联与串

4、并联。7.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方程,动态电路的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换路定理与时间常数的概念。一阶电路的微分方程的建立,自由分量与强迫分量;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阶跃响应、冲激响应。8正弦量与相量复数,时域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9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互换。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与计算、相量图及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最大功率传输。10含有磁耦合元件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耦合电感同名端的

5、判别、含耦合电感的电路计算、耦合电感的功率;空芯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11三相电路分析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及其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12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立叶级数;电压、电流及其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频谱的概念。13正弦电流电路的频率特性网络函数,极点和零点的概念,自然频率的概念。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图,滤波器简介。14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部分分式展开与拉普拉斯反变换。线性电路微分方程的拉

6、普拉斯变换。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电路元件性能方程的复频域形式。初始状态的处理,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运算电路。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动态电路。复频域中的网络函数,及其极点和零点和冲激响应。15二端口网络分析二端口网络的概念及方程建立,二端口网络Y.Z.T(A).H参数矩阵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转移函数、T型和型等效电路及二端口网络的连接。回转器的伏安关系及其阻抗变换器的概念。(二)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2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运用。3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电路定理并能正确运用。4熟练运用等效变换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计算。5熟练运用回路法和结点法列写电路方

7、程。6能分析和计算一些比较复杂电路问题。(三)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12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课程内容 学时讲 课习 题 课小 计绪论22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628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26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8210电路定理628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224储能元件22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2214期末复习22(上学期合计)56正弦量与相量4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628含有磁耦合元件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628三相电路分析44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426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426电路的复频域分析8210二端口网络分析628期末复习22(下学期合计)56总合计842

8、8112(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重点:元件性能方程,基尔霍夫定律。难点: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之间的关系,功率平衡验算。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重点:电阻或电源串、并联等效变换,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 难点:含虚元件支路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值变换。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重点: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KCL、KVL的独立性方程,支路法、回路法(网孔法)、结点法(结点电压法)。难点:在运用回路法列写电路方程时碰到单一电流源(或受控电流源)支路的处理及在运用结点法列写电路方程时碰到单一电压源(或受控电压源)支路的处理。4电路定理重点:叠加定

9、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难点:互易定理的应用。5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重点: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计算。难点:虚短路概念和虚断开概念及应用。 6储能元件重点: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性能方程,能量计算关系,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并联关系。难点: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所蕴含的元件特性,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串联、并联后的电路分析。7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重点:动态电路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确定,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难点:根据线性时不变性质及阶跃响应求分段常量信号的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8正弦量与相量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

10、域形式,电路元件性能方程的复频域形式。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基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难点:时域函数与频域函数的相互转换。9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重点: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互换。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与计算,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难点:正弦电流电路中功率、能量关系。10含有磁耦合元件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重点:含耦合电感的电路计算;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难点:互感电压极性的确定,空芯变压器。11三相电路分析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及其功率的计算。难点: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12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重点:非正弦

11、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难点:谐波分析法。13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重点:串联谐振、并联谐振,频率响应的概念。难点:谐振电路的分析。14电路的复频域分析重点:初始状态的处理,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运算电路。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动态电路。难点:初始状态的处理。15二端口网络重点:二端口网络Y.Z.T(A).H参数矩阵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转移函数、T型和型等效电路及二端口网络的连接。难点:转移函数、T型和型等效电路及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门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或(和)双语教学。开设讨论课以及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开设讲座课介绍电路原理学科的新发展。本课程于

12、2006年被评为校精品课程,并且被确定为平台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学时,统一教学日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1版,主 编:刘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10年1月参考书:电路,第5版 ,原著:邱关源,修订:罗先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6年5月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主 编:李瀚荪,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6年5月电路基本理论,主 编:葛守仁美,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85.电路原理, 第二版,主 编:周守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9年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主编:Charles K. Alexander Matthew N. O. Sadiku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2.9 Introductory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and Coputer Engineering,主编:James W. Nilsson Susan A. Riedel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1 执 笔:叶庆云审 阅:刘 岚 日 期:2010.11审 定:吕 锋 日 期:2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