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06713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广州南沙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

2、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 隽永(jun) 疏浚(jn) 游弋(y) 轶事(y)B. 绚烂(xun) 渲染(xun) 羁绊(bn) 挑衅(xn)C. 伎俩(lin) 踉跄(lin) 叱咤(ch) 栅栏(zh)D. 茁壮(zhu) 笨拙(zhu) 描摹(m) 模板(m)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 怡然自得 销声匿迹 人情练达 猝然长逝B. 锋芒毕露 转弯抹角 繁弦急管 五彩斑谰C.

3、 引颈受戮 豁然开郎 精血诚聚 一泻千里 D. 眼花瞭乱 浩瀚无垠 刚毅不屈 人声鼎沸 3.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今天,积极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共识。这样的价值观,清晰 出文明社会的美好蓝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 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A建设 描绘 发扬 借鉴 B培育 勾勒 发扬 吸收C建设 描绘 继承 借鉴 D培养 勾勒 继承 吸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由于党政机关干部严格自律,厉行节约,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较大的冲击。B成长中的少

4、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C韩国“岁月号”客轮上的部分学生因其“不听话”而获救,我们切忌不可将这一事件片面理解。D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逐步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B. C. D. 6阅读下列文

5、段,回答问题。(4分)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晓和爸爸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发生了分歧。请你根据提示,结合相关情节完成下列对话。(每句话不超过50字)崇拜英雄的张晓说: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C羌管悠悠满地霜,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E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F独怜幽草涧边

6、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六题全答,按前四题计分。) (4分)A.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B.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C.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D.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E.但愿人长久, _。 (苏轼水调歌头)F.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古代诗词多与季节有关,诗人或悲秋或喜春,然而也有与众不同、感受独特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 ,

7、”彰显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在杜甫的春望“ , ”两句诗中盛开的鲜花、婉转的鸟鸣却引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亲之情。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5)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子相梁)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共56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8、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两章)9下列句子中

9、,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皆以美于徐公10. 把“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从战争说起,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甲乙两文善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增添了气势。C甲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

10、说。D甲乙两文都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可以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 。 (2分) (2)“典故”,在词源中解释为“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请指出本诗中用典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分)四、(11小题,41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

11、感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 、 ,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xx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xx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