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锷墓碑铭》翻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6581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仇锷墓碑铭》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仇锷墓碑铭》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仇锷墓碑铭》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仇锷墓碑铭》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仇锷墓碑铭》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仇锷墓碑铭》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仇锷墓碑铭》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孟頫仇锷墓碑铭原文及翻译 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副仇公墓碑铭(元朝已故奉议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锷墓碑铭。)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脩国史赵孟頫为文并自书丹篆额。(翰林学士知制诰(官名)、兼修国史(官名)赵孟頫作文并亲自书写碑志篆刻碑头上的题字。) 仇氏望陈留谱云、宋大夫牧之,世入金,有更朔平临潢二县令者,讳辅即家临武备寺寿武库使,十五年遂出知威州,廿年稍迁巩昌路总管府治中,治皆有声称,廿五年进阶州尹未赴,遭内艰,於是,御史廉得公威州巩昌数事荐诸朝,廿七年乃以一碣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副使起公。来年制改肃政廉访司,即用公为副使,间岁自免除。北过高邮,乐其土风,因留居

2、焉。大德四年八月十日以疾卒,年五十一。(仇氏来源于河南开封陈留镇,名人有宋朝大夫仇牧之。仇氏几辈之前就归顺于元朝,可以追溯到朔平县、临潢县的两位县令。仇锷最早担任临武备寺寿武库使,十五年出任威州知府一职,二十年迁任巩昌总管府治中一职,所治理的地方都政绩斐然,二十五年任阶州尹,但由于妈妈丧期而没有去赴任。后来,御史廉得公得知仇锷在巩昌的几件事情,并推荐到朝廷,二十七年,朝廷以碣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副使一职重新启用仇锷,次年改制政廉访司,仇锷被任命为副使,年内仇锷自行辞官而去。在通过北方的高邮时,由于喜欢本地的风土人情而留居高邮。大德四年八月十日因病而终,享年五十一岁。)自承务郎三迁官至奉议大夫,卒之

3、日无赢囊,副褚侨家巷处之旧,聚哭一辞曰,善人亡矣,至大四年,其子治济濬浩,乃克自力奉公之丧,还卜大都宛平县西山下庄之原藏焉。(从担任承务郎到官至奉议大夫,仇锷至死都没有积攒什么私财,副褚桥家巷的旧相识们,在一起哭诉说,好人去世了。至大四年,仇锷的儿子仇治、仇济、仇濬、仇浩,亲自为仇锷治丧,将仇锷的灵柩送回到大都宛平县西山下庄的家乡。)窆(bin)以四月辛酉,其域距祖莹五里,公性开疎,与人交,府裏倾尽,为政多本教化,而持身丝毫不敢欺方,少未仕,见白金遗道旁,初不顾,已而计曰,我幸见之,不则她人持去矣,即俯拾,俟有问,求者至,自言适贷得,将营亲葬,公询验,果然,出金还与之。(辛酉年四月下葬,坟茔距

4、祖坟五里。仇锷生性开阔坦荡,与人相交,坦诚大方,为政时始终持身居正,历来不以官者的言行欺压别人。年少还没有入仕的时候,在路边捡到白银黄金,等待一段时间见没有人来,她想到,幸好被自己看到,否则就要被她人捡去了,随后将金银拾起来,等待寻找的人打听过来。寻找的人说这些金银是刚刚借来为了给自己的亲属办丧事,仇锷亲自询问查验,见对方所说属实,于是拿出金银还给对方。)在威州,民张氏兄弟讼家财,吏展转贿赂,更数岁,莫能决,公召,谕之曰,兄弟孰与吏亲,民曰兄弟同气,吏涂人耳,公曰弊同气以资涂人,汝何不知之甚,即大感悟,相抱持以哭,遂为兄弟如初。(在威州做官时,有张氏兄弟因分割财产而诉讼,官吏收受了双方贿赂,迟

5、延几年仍然不能判决,仇锷将张氏兄弟召来,问她们,兄弟之间密切还是与官吏之间密切,人们都说兄弟同气连枝,官吏但是是一般的陌生人,仇锷说,不与亲兄弟亲却拿钱给陌生人,你们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张氏兄弟深受感化,抱头痛哭,兄弟和好如初。)时属县吏李之秀慢令当笞,公即命释缚,呼前曰,若躯长六尺,徒甘箠楚,闲不知有功业可指取耶。吾与若约三日,若不力,吾将重置于罚,後公出安西,有从骑十数西来,见公,遽下马,拜曰,我当笞吏也,公向脱我罪,又勗(xu)我仕,今效节兵伍,为千夫长,微公岂有今日。(当时有个县吏名叫李之秀,由于怠慢官令而应当受鞭笞之刑,仇锷见到后命人给她松绑,将她叫到面前说,你身长六尺,难道就甘心受

6、棍棒之罚吗,难道不懂得应当去建功立业?我与你定下商定,如果你建功不成,我将重罚于你。后来,仇锷在去安西的路上,有数十名骑马的人从西面来,见到仇锷就下马行礼,行礼之人正是李之秀,她说,我曾经应当受鞭笞之刑时,是您替我脱罪,又鼓励我建功出仕,如今我投身军队,做了千夫长,没有仇公又怎么会有我的今天。)在巩昌,会岁大旱,草木枯尽,僚吏请祷,公曰,得无以冤狱致是乎,取某事按问,得实,平反,上之,大雨三日。在闽属行省臣有以采银为利,献上者朝廷下其事,设官赋民而地实无矿,民往往贵市入输,公急劾闻,有旨罢其役。(在巩昌,遇到有一年大旱,草木所有枯死,属下官吏祈求祈雨,仇锷说,除了有冤情还会有什么因素导致呢,于

7、是查清冤狱,为之平反,祷告上苍,一连降了大雨三天。在福建行省,有官吏以开采银矿牟利,蒙蔽朝廷,朝廷虽然设立官职抚恤百姓,但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矿产,老百姓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银钱,仇锷懂得后紧急弹劾这种现象,朝廷下旨罢职了该官吏的官职。)建宁刘氏,居麻沙村,疃(tu)中讐(cu)诬其有反状,州若县将织罗成狱,公因虑囚及之,唶曰,有是乎?即抵以法。(建宁有个姓刘的人,居住在麻沙村,村中有人诬陷她有谋反的状况,州县官员因此织罗了罪名将刘氏下狱,仇锷调查囚犯的时候注意到刘氏,感慨道,你有这样的罪吗?随后按照律法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公仕虽早,当官之日不多於闲放之时,故其施为注措概逸不传。今掇其士大夫口道以熟

8、者一二志焉,虽然,犹为试用者小耳,令充周而究极之,则古循吏局限性多也。公曾祖忠源仕金,为定远大将军、兰州司法,祖福明威将军,父昌,昌平府君讳德明,隐居专家,曰樊川处士者,府君自号也。以弟(瑞点去)锐升朝恩,赠奉直大夫飞骑尉,追封昌平县男,锐後至中顺大夫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其元兄铎亦朝列大夫云南诸(路点去)道肃政廉访副使。(仇锷虽然出仕很早,但是当官的时间并不比清闲放松的时间多,因此她行事风格能始终保持坦荡公正。如今选用她做官时流传的事迹记录下来一二,虽然听起来并非大事,但全面而进一步地思考,会发现从古至今这样的好官并不多。仇锷的曾祖父仇忠源在金国出仕,任定远大将军、兰州司法,祖父仇福为明威

9、将军,爸爸仇昌,名讳仇德明,为昌平府君,隐居教学,自号为樊川处士。仇锷的弟弟仇锐,受朝廷赏识,任奉直大夫飞骑尉,被封为昌平县男(爵位名),后来官至中顺大夫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仇锷的兄长仇铎也位列大夫,任职云南诸道肃政廉访副使。)公先夫人郝氏赠荣禄大夫大司徒(冀点一去)蓟国公,谥孝懿,讳德义,女先十一年卒,生三子二女,後夫人粘合氏,先一年卒,生一子三女,其葬以二夫人祔。(仇锷的第一位夫人郝氏,谥号为孝懿,讳德义,比仇公早十一年去世,生有三子二女。仇锷的第二位夫人粘合氏,比仇公早一年去世,生一子三女,仇锷去世后与二位夫人合葬。)治高邮府兴化县尉,济从事郎太常太祝,濬从事郎大都护府照磨官,浩晋宁

10、路闻喜县学教谕,壻曰程博组锦局使,吴焘御史台椽,卢亘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脩官,姚庸承德郎中书省检校,写其山水之清音,与余同好相善也。(仇锷之子仇治任高邮府兴化县尉,仇济任从事郎太常太祝,仇濬任从事郎大都护府照磨官,仇浩任晋宁路闻喜县学教谕,仇锷的女壻程博任组锦局使,女婿吴焘任御史台椽,女婿卢亘任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脩官,女婿姚庸任承德郎中书省检校,她们都和我同样有相似的爱好,喜欢书写山水之清音。)今年延祐六年距公葬八年矣,而其子治丏余文,其隧上之碑,不腆之言,公实知之,矧(shen)专记纂,尚何庸辞。(今年是延祐六年,距离仇锷下葬已经八年了,她的儿子请我作文章刻在她的墓碑上,我没有华丽

11、丰厚的语言,这点仇公是理解的,但为朋友记录撰文的事情,又怎么能推辞呢。)铭曰:蓄之涵涵、流之徐徐、莫或匪泉、筑之疏疏、构之渠渠、堂亦有焉、我观其终、有植之隆、有发之涓、谓德既仪、不卒于施、而又不年、不弥其盈、不陊于倾、以游于天、子则维宗、女则维从、其之孔延、西山之原、冈阜厚完、有封斯阡、以引其休、以质诸幽、尚考铭镌、延祐年月日建。(铭记曰,积蓄在一起波光晃动,流动时又缓缓有序的,也许并不是泉水;居室修建鲜明整洁,设计构划幽深而广阔的,也可以是家风门楣。在我看来,德行礼仪,就像植物茂盛,又如涓涓细流,不会由于施德就用完,也不会由于时间长远就越来越少,更不会由于倾斜而倒塌,而是会始终传承下来。男子维护宗室传承家风,女子遵从,家风德行就会慢慢延续。仇氏发源于西山,山丘厚实而完整,有封地和祖先坟茔,可以延长仇氏的福祚,让她们获得更多的质朴宁静。赵孟頫虔诚考证而铭记,延祐年某月某日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