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6458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圈题(新课标I卷)2016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3酶和ATP(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组3酶和ATP(一)考法解法【命题特点分析】本部分属于高考选考内容,近年来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呈现,难度系数在0.5-0.6之间;考查重点为酶特性的验证实验。试题多以信息获取为主要考查能力层级;题干材料多以生产实践或实验新情景为主,对学生新名词分析及图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解读及学科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荟萃】解决该部分试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1、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来源及化学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生理功能催化作用(生物催化剂)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激素,、神经递质的

2、异同点神经递质激素酶来源突触前膜神经元合成、释放内分泌腺细胞合成、释放所有活细胞都能合成化学本质乙酰胆碱、单胺类化合物、氨基酸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等蛋白质(少数是RNA)生理功能引起兴奋或抑制调节生命活动催化化学反应作用部位或器官突触后膜靶器官或靶细胞细胞内和细胞外.共同点局效性3、酶的特性及其验证实验酶化学本质的验证实验酶具有催化作用的验证实验酶的高效性验证实验酶具有专一性的验证实验4、ATP的结构式腺喋吟!000SHitnt核糖-OPOP-O-P-OHtmSJ|!IAOHOHOHAMPATP(二)真题剖析【题干】(2011全国新课标卷理综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

3、活性与0RNA酶具有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答案】B【解析】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专一性,蛋白酶只能降解蛋白质。(三)局考圈题【题干】图甲表示H2Q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c时H2Q分解产生Q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H=a或d时,e点为0B. pH=b时,e点下移,f点右移C.适当提高温度,e点不移,f点右移D.若H2Q量增加,e点不移,f点左移【答案】C【圈题理由

4、】本题所涉及的“酶和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知识为该题组的重点知识内容,且图表解读和分析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能力之一,学科要求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在自然条件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pH=a或d时,e点不为0,A项错误;Q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与pH=c时相比,pH=b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但H2Q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f点右移,B项错误;依题意,在最适温度下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变,f点右移,C项正确;增加HkQ量,e点上移,f点右

5、移,D项错误。【题干】如图是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02Q皿4。*殖CC)A. c酶的最适温度为37c左右B. b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酶的最适温度C.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D.该实验过程不需要考虑pH值【答案】C【圈题理由】本题所涉及的“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知识为该题组的重点知识内容,且图表解读和分析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能力之一,学科要求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三种酶中c酶的最适温度最高

6、,该B错误;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C正确;pH也会影响酶活性,D错误.【题干】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月尿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白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在ATP中A代表腺昔,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答案】C【圈题理由】酶和ATP的相关知识内容一般不会出现难度较高的题目,而是重视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情景或实验条件下的应用。该题设计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解析】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只有蛋白质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蛋白酶的本

7、质是蛋白质,其催化作用不能用双缩月尿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B错。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C正确。在ATP中,A代表腺昔,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磷酸基团,D错。(四)分层训练基础过关1.下图表示PH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和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甲和酶乙的最适PH范围的宽度相同B.PH从6升高到8时,酶乙的活性逐渐增加C.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T1与T2所示温度不相等D.、是温度影响酶丁活性的曲线,其中是错误的【答案】B【解析】酶甲的最适pH范围是14,酶乙的最适pH范围是6-10,A错误。酶乙的最适pH为8时,PH从6变到8变化时酶

8、的活性逐渐增加,B正确。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T1与T2所示温度相等,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大,C错误。、是温度影响酶丁活性的曲线,其中是错误的,因为高温使酶迅速失活,D错误。2.下面有关ATP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三碳糖合成淀粉所需的ATP来自细胞呼吸B.NADP侨口NADHTB是重要的辅酶,并有较强的还原性C.酶在发挥作用时,一定伴随着ATP的水解D.合成酶时,一定伴随着水和ADP的生成【答案】C【解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可以转化成光能、电能和化学能,所以叶绿体中三碳糖合成淀粉所需的ATP来自细胞呼吸正确,A正确。NADP侨口NAD吊B是重

9、要的辅酶,并有较强的还原性,被简称为【H】,B正确。酶在发挥作用时,可能是催化形成大分子,也可能是大分子氧化分解,所以可能伴随ATP的水解,也可能伴随ATP的形成,C错误。合成酶日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一定伴随着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水解和ADP的生成,D正确。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内容所对应的名称相符的是A.一腺喋吟核糖核甘酸B.一腺昔C.一腺喋吟脱氧核甘酸D.一腺喋吟【答一案】D【解析】由图可知1是腺昔,故A错误。2是腺喋吟脱氧核甘酸,故B错误。3是腺喋吟核糖核甘酸,故C错误。4是腺喋吟,故D正确。4.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10、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5.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

11、是A.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形成葡萄糖和果糖B. RNAm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也能使DNA中的氢键断裂C. 一种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甘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胃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活细胞【答案】B【解析】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形成麦芽糖,A错误;RNAm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也能使DNA中的氢键断裂同时具有解旋作用,B正确;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甘酸序列,C错误;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条件下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但细胞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保持活性,D错误。智能拓展6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

12、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 D。*士 , 口无那轲制竞争性LlFY翦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答案】A【解析】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是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与高温相似,而低温是抑制酶的活性,空间结构没有改变,A项错误。7 .如图所示,甲

13、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Q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乙中,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乙中,不能知道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I03040温度/管乙A.8 .C.D.【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知,人的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变为酸性,酶活性减低,错误。由图乙可知,活性温度范围最小的酶是B,错误。故选C项。考点:本题以曲线为载体考查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14、,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图中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分解产生的Q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以下改变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 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 H2Q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答案】C【解析】Q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Q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与pH=b时相比,pH=a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A项错误;HkQ不稳定,在过氧化氢酶失活时,HO仍能分解,B项错误;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变,但计0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d点右移,C项正确;增加H2Q量,e点上移,d点右移,D项错误。9.曲线b表示在其他条件充分适宜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改变某一条件,据图分析最准确的是A.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不会改变B.适当降温,重复该实验,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B点后增加酶量,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C【解析】减小pH,酶有部分不可逆地失活,导致反应速率下降,A、B点的位置会降低;适当降温,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酶的数量不会减少,故达到酶促反应饱和点的反应物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