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核定九年级化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6402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月16日核定九年级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月16日核定九年级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月16日核定九年级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月16日核定九年级化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化学“一”“十”1. 明确“一个”重要概念: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2. 自然界中的“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 常见的“三个”三角,要熟悉每个“三角”蕴含的化学反应。 CH2O2 CaCO3(四个反应) (四个反应)(3) CO CO2 H2O O2 CaO Ca(OH)2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 “五种”稀有气体He、Ne、Ar、Kr

2、、Xe(氦、氖、氩、氪、氙)6.“六种”新能源名称: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7.制取氧气的“七个”操作步骤(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巧计:茶庄定点收利息)8.制取氧气的“八个”注意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以使药品均匀受热 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约1/3处 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以便于气体的导出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以防止骤冷后水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9.“九种”金属的“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10.“十个”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4、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A.工业“三废”任意排放;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农药化肥过量施用。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气体的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收集),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得多的气体的收集)。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周至七中席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