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技术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6375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系统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系统技术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风系统工程要求一、技术标准根据供热通风设计手册规范GBJ19-87和DB42实验室通风系统设 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通风柜、消化柜、原子吸收罩等通风设备、 室内全面通风换气的通风量:1)设计中,按室内余热、余湿、保证室内卫生条件的最小换气量进行计算。一般性化学实验室的通风量:1012次/小时毒气室、有机合成、菌种培养的通风量:15-20次/小时2)通风柜(罩)排风工作面必须保持负压状态,通风柜面风速:VAV状态0.5m/s0。1m/s或根据用户要求设定其它值.手动状态0。3m/s 1m/s,视窗的高低不影响面所设定风速;3)通风系统使用终端噪音55dB,通风柜面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

2、4)主风管设计风速小于912m/s,支风管设计风速小于57m/s5)排风量:通风柜1500m3/h ;6)快速执行器响应时间1s。二控制系统技术功能及性能指标(一)实验室通风系统要求1)VAV变风量变频调节控制,保证系统多个通风柜(罩)同时运行时,各 自独立调节,不相互干扰。2)实验室内气流组织良好,气流速度及紊流度均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以免室内气体的扰动引起排毒柜内气体外溢。3)应有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圆形或矩形单个变风量阀,满足不同风量要求并与设计图纸相符合;4)结合实验室排风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阀、消音器等能提供实验室通风 控制的完整解决方案.5)实验室风管在选择防腐蚀较好,硬度高的材质

3、.本工程涉及到所有风管均 可采用防腐蚀性能好的PVC/UPVC材质,风机全部为腐蚀性能好的玻 璃钢风机。6)控制面板为汉字显示,可显示通风系统运行时的多项信息。自动与手动 多种工作模式可兼容设定,控制插座电源及照明的开启,可调节风阀角 度。7)实验室内气流组织良好送回风气流速度及紊流度均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免室内气体的扰动引起排毒柜内气体外溢。(二)产品配置及技术要求:1、产品配置要求a)风阀执行器,0至90可调,运行时间3s,阀门响应时间1s。b)防腐阀体,一次性型模具成型,PVC防腐外壳。c)控制器有显示及操作功能,显示各项实时数据。d)系统响应时间在3秒内e)风阀阻力小于150Paf

4、)各种输出转入电缆由原厂家配套2、控制系统要求a)采用国内先进的实验室通风系统控制方案与设备,具有高品质的控制和可靠的安全性,维持实验室内空气参数的负压值。系统主通风管道及变 风量通风功能,可由系统上的通风设备群控。b)原设计采用多台通风设备共用屋面风机,应采用变频自动VAV变风量 控制,以便不是全部使用设备情况时候能够节能.每台通风设备采用电动 智能风阀控制开关和变频控制系统及风机联动,VAV用户可根据通风柜 视窗开启高度,自动调节风量使通风柜面风速恒定,以达到保证使用者 安全为前提下尽量节能。c)通风系统充分考虑实验室内设置多台通风柜(罩)情况下高峰时同时使 用、夜间值班工况下最小排风等各

5、种情况,系统通风容量要既达到最大 通风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其调节灵活性,实现系统经济运行。应该考虑设 备的同时使用系数,以使系统设备配置更趋于合理。控制系统应能支持 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的功能。d)电气改造控制做到每个屋顶风机控制开关分别安装到共用通风的设备 上,设置控制点,并联动开关互锁控制,不同的房间不同楼层的设备使用 不受到影响,以方便用户操作.e)为保证每个通风出口的风量平衡,必须在每个管道出口安装可调式风 阀,以便调试时调节,安装完毕后经过专业调试平衡才能正常使用。f)考察到实验室管道安装后,美观、室内采光等效果,设计系统管道从结构 层高、柱位、横梁的可能存在的阻碍出发,管道设计时应尽可

6、能以不超 过400mm厚度进行计算设计,满足实验室整体要求。3、面风速监测及控制系统要求a)通风柜设有功能器,自动与手动多种工作模式可兼容设定,控制插座电源 及照明的开启等b)各种变风量控制阀,响应速度1秒,具有数字网络通讯功能,内置丰富的 控制功能,保留将来进行系统升级和软件监控的功能c)变频变风量控制阀,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独立的完成单台通风柜或通风罩 的变风量的控制,有效及时地从污染源排放有毒气体和颗粒,安全可靠 地工作.当柜门上下移动时,能够自动控制变风量的阀门,来控制面风速 在要求的范围内(20.5m/s )。d)与排风接触的所有部件要求采用抗腐蚀的材料制成,避免腐蚀。e)风阀压力损失要

7、小,使得运行经济。工作压力范围要宽,变风量调节控制, 保证系统多个排风柜同时运行时,各自独立调节,不相互干扰f)与实验室内其他通风设备协同工作,达到控制室内成理想的风量平衡状 态和室内压力。要求各种阀门的反应速度应为快速反应,流量控制反应 速度小于3秒,以利于通风柜(罩)和房间风量的快速平衡;4、风机设计要求 风机:玻璃钢离心风机. 机壳,叶轮都由全玻璃钢材质制成,其它在机体内与输送气体直接接触 的金属件都采用玻璃钢防腐处理,风机选型必须根据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核算并 留有余量。5、风管设计要求风管采用PVC/UPVC材质,风管比重轻,化学稳定性好,具有防腐等性能, 内壁光滑,通风效果比较好,夕

8、卜形美观。支、吊架圆管采用A3钢抱箍风管,方 管采用经防锈处理的吊杆紧固角钢来支撑风管。所有管道的设计压力均小于1500Pa 。根据建筑条件,考虑到室内美观、风管坚固程度及室内噪声的影响,拟定排 风系统风管为PVC/UPVC材质,主风管、支风管厚度均执行国家标准,在风管 选型中,风管的厚度做加厚处理,降低噪声及漏风率。PVC/UPVC风管采用插件连接,在满足风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管 占用空间。6、消声器设计要求样式:阻抗复合蜂窝式;材质:外壳采用PVC制作内置消音材料消声器消声棉厚度不小于100mm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或承插连接;风机对接时用软连接固定,具有耐腐蚀作 用。性能:可有效降低噪

9、声5 10分贝。管水平安装:对接时用方变圆连接,连接处要求密封;7、软连接设计要求:1)采用PP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柔性材料。2)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3)柔性短管的长度,小于500mm,其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8、减振设计要求1)由于大型离心风机运行时振动较大,为使风机运行时,其振动不至于影 响周围环境,必须对风机采取减振措施:风机底座采用混凝土基础,在风机底座 与混凝土之间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或橡胶减振垫。2)在风机进风口安装软接头,以使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至通 过风管传递到各层实验室。施工要求1、风管总体走向要求短、顺、直、平、正,实际施工如遇风管走向与

10、施工 现场存在本质上冲突,要向设计人员说明情况,再采取相应措施;2、施工中要保证通风系统气密性要求,尽量采用45度弯头和三通,以减小 系统阻力;3、不能随意改变通风系统的有效过流面积,更不能以小管代替大管使用;4、风管、消声器、风机等安装要坚实稳固,防止系统震动,噪声过大;5、安装前应清除管内、夕卜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6、风管的弯管曲率半径一般为1倍边长,最小不应少于200mm ;7、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横平竖直连接法兰 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在同一侧;8、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 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

11、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 凸入管,亦不宜突出法兰外;9、所有风管设置必要支、吊架,管道支架按国标加工制作;10、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11、风管内不得敷设电线、电缆,风机控制线在风管外沿风管敷设;12、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 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13、承插式风管的四周缝隙应一致,无明显的弯曲或褶皱;内涂的密封胶 应完整,外粘的密封胶带,应粘贴牢固、完整无缺损;14、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防火及排烟阀等关闭严密,动作可靠;15、采用防腐型直筒形阻抗式消声器,其进出口尺寸与风管口一致,消声棉厚度不小于100mm,和风机对接时用软连接固定;16、由于离心风机在运行时振动较大,所以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风机 与基础之间采用弹簧减震器或橡胶垫减震;17、风机出口的风管管径只能变大、不能变小,出风口要安装杂物网,偏向上出风时须增加风雨帽。、通风控制系统配置质量要求系统控制设备、部件应采用国外品牌或者中国权威部门认可的国内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或科技创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