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6343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 课题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顺应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以素质教育理念开发符合幼儿特点且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手段与方法,科学地组织教育过程,培养幼儿全面素质的教育。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是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意义如下:1、通过幼儿民间文学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的优秀文化,其中的古代儿童民间文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和

2、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如果我们能从本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材,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语言艺术的美,领略历史文学的魅力,感受中华美德的熏陶,更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民间文学作品是不同区域、时代,以及个人特点的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作品,既蕴涵着构成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不仅能借助

3、于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而且能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自然的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充实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发、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性、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传承传统美德的精神源泉。我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课程教育目的就是通过 “抓民族文化奠基教育,促幼儿园园本课程丰实”。我们通过呈现童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古诗词、成语故事,谚语等多种体裁的作品,让幼儿感知和体验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有趣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在与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互动中,园本化课程得以完备、充实。3、通过民间文学教育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幼儿民间

4、文学作品,如古诗、童谣、民间故事、神话、语言、成语等形式的作品,有许多是取材于儿童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民间故事,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道理;又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逐渐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寓意。再如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童谣摇到外婆桥和放鹞子等作品,语言朴实、情节简单,非常适合作为低龄幼儿学说完整句的教材。神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所塑造的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

5、们行为的榜样;而寓言、成语以一种短小精悍、易懂的故事,向幼儿娓娓讲述了一些深奥的道理,让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让幼儿感知不同类型的民间语言文学作品,让植根于祖国大地的民间文学陶冶现代的幼儿,丰富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语言,培养美德,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懂礼貌、重情义,增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在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1.概念界定(1)、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2)、园本课程:顾名思意就是国家或

6、地方课程园本化,是在落实园本课程、地方课程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起来的,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出发,符合本园实际,形成符合本园发展的教育特色,带有本园个性色彩的课程。(3)、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是指把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民间文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选择符合本园发展和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途径,通过幼儿园教学现有的课程,按照园本课程的规范,充分挖掘民间文学传统文化资源,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理论依据(1)、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早期开

7、发理论。科学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是智能敏感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另外,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而5-6岁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头脑储存了许多实物、符号与表象,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各种式样、节奏、声音、押韵形式。与以往大家的认识不同,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而且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学作品,富有艺术的美感,经典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真正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相应环境,使幼儿情感与文

8、学作品交融共鸣,在欣赏美的同时把良好的思想无形渗透在人格行为发展中。因此,在幼儿期凡是幼儿能够理解的文学作品必然可以早些让幼儿接触。(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民间艺术课程的开展能适应幼儿智能的多元倾向,能使每个孩子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孩子八种智能中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和观察智能,这样便能较好地为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4)、整合教育理论。所谓整合就是“整体”和“分合”相结合,即考虑幼儿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确定培养“完整儿童”的新概念。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全

9、面发展,在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条件等方面有一个通贯设计考虑,同时,继承原有课程模式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兼容整合、相互渗透。三、研究目标本课题在脑科学早期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纲要的有关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将达到以下目标:1、依托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深入开展民间文学研究,探索民间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构建与幼儿园其他课程及幼儿一日活动紧密结合的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操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幼儿化、系列化、层次化的园本课程。2、以民间艺术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来源,围绕幼儿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生成民间文学主题,创编相

10、应的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学。3、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实际感受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使幼儿对民间文学风格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通过课题研究,建立相对稳定的园本反思框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能实施课程又能开发课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5、建立内外结合的民间文学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促使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关注民间文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四、课题研究理念:从实际出发,融艺术特色,扬传统文化,开

11、课程之花。五、研究内容(一)、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将总体教育目标进行细化,研究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分年龄段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1、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总体目标(1)喜欢优秀的神话、传说、童谣、故事等中国民间文学作品,感受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使幼儿初步具有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品德;(2)乐于参加文学活动,萌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领略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3)通过朗诵、讲述、改编、谈话等形式培养幼儿初步表现和创造民间文学作品美的能力;(4)在

12、学习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丰富幼儿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阶段目标小班(1)喜欢听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初步感受民间文学形式#内容所特有的美感;(2)愿意参加民间文学活动,对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见,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3)初步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中班(1)喜欢学习、欣赏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感受民间文学活动,感受民间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2)初步理解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感受作

13、品的情感和意境,尝试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初步形成良好的对话交流习惯;(3)根据民间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线索,初步学习仿编、改编、续编简短的童谣、故事等,语言较连贯;大班(1)对民间文学有较浓厚的兴趣,乐于欣赏、学习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积极感受、积累民间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2)初步感知民间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3)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会用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并依据作品的线索,联系自己已有经验扩展想象,用较恰当的语言

14、创造性地进行表述;(二)、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与一日活动有机整合的研究。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艺术情感、技能、态度的培养应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可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产生民间文学兴趣的环境氛围,使孩子们能在民间文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的表象,使他们潜移默化地积累民间文学活动的经验,体验民间文学活动所蕴含的美。如晨间可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民间文学歌曲,让幼儿在闲暇之余多欣赏欣赏,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印象;平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幼儿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学;午后老师可带幼儿到我园所特有的表演区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演绎着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以充分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15、;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类似擂台赛的活动,如:“开心大擂台”,请幼儿先选出一名擂主,其他幼儿每周向擂主挑战,挑战成功者可成为新的擂主,这样的生生互动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活动的兴趣。(三)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民间文学教育内容是实施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关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考虑时代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期望和要求,总体构思,以期初步形成了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并致力于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素材的选择和创编。由于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文

16、学,其内容必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并非都适合于幼儿,适合用来对幼儿进行文学教育。因此,我们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学教育的需要,对搜集上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以选出真正的适合于幼儿的民间文学作品。小班以童谣作品为主;中班除童谣外,可增加一些幼儿可接受的民间故事形式;大班幼儿已能接受和理解内容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作品,因此,可为其选择篇幅较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并且在选择时可以较多地考虑作品的“形式美”。(四)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形式的研究1、幼儿民间文学的基本教育方法(1)情感渲染法:教师应以饱满的情绪和对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感染孩子,强调幼儿的感受。(2)直观法: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正确的感性认识对象,创造良好的语境,帮助幼儿理解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