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05992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技术标准(共13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楼宇自控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商业工程的设备控制的招标及深化图纸的技术要求。2、设计依据及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201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

2、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8-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主要材料、规格、品牌本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现场控制器、中央监控站组成3.1传感器::主要作用是使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并发出与之相适应的信号。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3.1.1. 温度传感器:主要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如热电阻、热电偶、PTC硅感应器等,由于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测

3、量常伴有时间上的滞后。3.1.2. 压力传感器:常用的有电气式压力传感器,将被测压力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电感等各种电气量的变化,从而实现压力的间接测量。常用的有压差开关、表压传感器、静压传感器等。3.1.3. 流量传感器:常用的是电磁流量计,在磁场中运动并切割磁力线的导体中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此感应电动势与流体的体积流量呈线性关系。3.1.4.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空气相对湿度。3.1.6. 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水箱、水池等的上限、下限液位。其重要的工作原理是它接受控制器输出的,并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来改变调节阀的流通截面积,以控制流入或流出被控过程的物料或能量,从而实现过程参数的自动控

4、制。3.1.7 风阀执行器:用于控制安装于新风、回风口的风阀,既可进行开关控制,也可进行开度控制。3.1.8. 水管阀门执行器:与阀门配套使用,有开关式和调节式两种,开关式一般口径大,在冷热站中用于控制各系统工艺管道的开启和关闭、各种工况间的切换等;调节式主要用于控制流量,在空调机组中,根据控制器的温湿度设定值控制回水流量和蒸汽加湿的流量,使温、湿度维持在设定值。3.2现场控制器(DDC)DDC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器,有应有的软硬件,能完成独立运行,不受到网络或其它控制器故障的影响。根据不同类型的监控点数提供符合控制要求和数量的控制器。每处DDC 具有10-15%点数的扩充或余量。3.2.1控制器

5、构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3.2.1.1 以32位微处理器的可编程DDC(根据系统容量及要求决定,也有16位微处理器)3.2.1.2具有可脱离中央控制主机独立运行或联网运行能力3.2.1.3具有电源模块3.2.1.4具有通信模块3.2.1.5 DDC 有在模板LED显示每个数字输入,输出点的实时变化状态。当外电断电时,DDC的后备电池可保证RAM中数据在60天不掉失。3.2.1.6外电重新供应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DDC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3.2.1.7 DDC存储的数据非正常丢失时,用户可通过现场标准串行数据接口和通过网络操作将数据重新写入DDC控制器。3.2.1.9DDC程序的编写,修改

6、既可在上进行,也可通过便携机进行。3.2.1.10DDC在外电断时,同时后备电池丢失时,能存储其应有程序。3.2.1.11DDC的采集精度与传感器的精度相匹配。3.2.1.12工作环境:温度0度到50度,相对湿度0-90%3.2.1.13电源:AC220V, 10%,50HZ。3.2.3.DDC具备以下功能:3.2.3.1定时启停自适应启/停3.2.3.2自动幅度控制需求量预测控制3.2.3.3事件自动控制扫描程序控制与警报处理3.3中央监控站中央系统由PC主机、彩色大屏幕显示器及打印机组成,是BAS系统的核心,它直接可以和相连。整个大厦内所受监控的机电设备都在这里进行集中管理和显示. 。3.

7、3.1, pc主机采用21寸液晶屏、500G硬盘、I5处理器、显存位宽192独立显卡、内存4G,要求品牌为三星、联想、惠普3.3.2,打印机:为激光打印机,要求品牌为惠普、三星、联想3.3.网络交换机:要求品牌为华为3.4:楼宇自控的主要品牌有:江森自控、霍尼韦尔、西门子、浙江中控、同方泰德4、用料及做法:4.1工艺流程:DDC控制器箱体安装金属管敷设(指定终端设备位置)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校接线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前端设备调试DDC单体调试系统联调。4.2主要设备安装:4.2.1系统设备的安装4.2.1.1中央控制器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4.2.1.

8、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4.2.1.3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定其外形完是否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否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4.2.1.4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4.2.1.5检查系统电源是否到位,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2.2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4.2.2.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

9、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4.2.2.2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4.2.2.3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4.2.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4.2.3.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4.2.3.2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4.2.3.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

10、成之后。4.2.4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4.2.4.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4.2.4.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4.2.4.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震动较大的位置。4.2.4.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4.2.5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安装4.2.5.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4.2.5.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

11、传感器的上游侧。4.2.5.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4.2.5.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4.2.5.5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风管压力开关 温度传感器4.2.6水流开关的安装4.2.6.1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4.2.6.2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4.2.6.3水

12、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4.2.6.4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4.2.7电磁流量计的安装4.2.7.1电磁流量计应避免安装在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4.2.7.2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4.2.7.3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管径),下游段应有L4-5D的直管段。4.2.7.4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 电磁流量计 水流开关 4.2.8

13、DDC控制器箱体及设备安装DDC控制器箱体安装内容包括:箱体安装、模块安装、变压器和继电器安装及接线端子排安装。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4.2.8.1控制器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控制器安装时要横平竖直,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度在误差范围内,且接地应牢固良好;4.2.8.2对所有需进行二次安装的插件(模块),在插拔时要轻拿轻放,切忌生拉硬拔;变压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且通风良好;4.2.8.3继电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接线端子排在箱体内应无损坏,绝缘良好,安装时固定牢固。 DDC箱 风阀执行器4.2.9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4.2.9.1风阀控制器

14、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4.2.9.2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 垂直角度不小于85。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其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4.2.9.3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

15、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楼宇自控主要标准:楼宇自控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楼宇设备进行集中监控,为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提供舒适、便捷、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系统的优化运行实现节能。本系统监控的子系统包括:空调冷冻水系统、变风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供配电系统的监测、照明系统的监测(红字部分公司没有用过)5.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技术要求5.1.1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和客户机/服务器(C/S)相结合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式,5.1.2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兼容性。5.1.3系统采用以太网与现场控制总线相结合的网络结构模式,5.1.4系统具有先进的多层次、多用户、多任务、可独立工作集散控制运行方式,能实现多种不同机电设备间自动化联动与控制能力。5.1.5系统能在监测层和数据层提供容错功能和冗余功能,当控制系统发生错误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