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共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5863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聚法治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凝聚法治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凝聚法治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凝聚法治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凝聚法治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聚法治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法治共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2. 理解法治政府的含义。3. 知道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明确依法行政对政府及 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和对公民的要求。4. 知道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5. 知道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能力目标1. 通过对政府作用的学习和认识,能准确判断政府的作用或职责。2. 通过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和了解,能自觉监督政府是否依法行政。3. 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支持法治政府建设,支持政府依法行政。2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增强尊法

2、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精神,培育法治精神,培养 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3.树立“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观念。教学重点1. 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2.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3如何厉行法治。教学难点1对依法行政的理解及如何依法行政的认识。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设置法、探究活动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场景激趣在八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国家行政机关这一内容。行政机关指的就是政府部门,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遇到下列这些情况,应该找哪个政府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

3、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亲要求辍学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应找的政府部门分别是交通警察、工商局、教育局、林业局、民政局。除了这些部门外,政府还有哪些部门呢?政府这些部门主要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 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和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法治政府 【过渡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根据宪法,我国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职权范围包括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

4、划生育 等方面。这些部门的作用或职责是什么呢?1 政府的作用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第一段,请学生概括政府的作用有哪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政府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管理;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知识拓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有许多是统一设置、上下对口的,如发展和 改革、教育、科技、民族事务、公安、行政监察、民政、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 水利、农业、审计、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等机构,有的没有要求上下统一,或是因 地制宜设置,或分开设置。这些部门要么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么对社

5、会进行管理或治 理。2. 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人民政府如何为人民服务? 教师总结: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3建设法治政府(1)什么是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法治政府 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是一个学习重点。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 把握:从政府自身来讲,一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

6、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从公民来讲,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教师总结: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 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知识拓展】理解依法行政中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基

7、层建设问 题特别是农村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6点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二)厉行法治【过渡语】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基本治国方略,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 民守法,其中执法是关键。国家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各级政府来监督实施或执行,与群众 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不仅关 系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实。因此,法治政府是依 法治国的关键,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并 有切实可行

8、的制度安排,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重大作用。从公民来讲,公民也要 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教师提出问题: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就要厉行法治。如何厉行法治呢?1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 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知识拓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 决支持,有利于形成忠实崇尚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坚定扞卫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有 利于社会成员养成

9、自觉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法定程序解决矛盾的习惯和意识,有利于法 律法规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定出来,有利于执法和司法活动受到全社会严格的监 督。因此,必须组织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真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积极主动履行法治建 设责任,坚定不移沿着法治道路前进,为法治建设提供充分思想条件和坚实群众基础, 齐心协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2对公民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 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3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 公民,共同守法。4加强法治宣

10、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 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5.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 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 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 益彰。教师总结: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 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本课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 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和把握法 治政府建设和厉行法治这两个知识点,深刻理解我们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这样才 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布置作业:四清导航P28-30填空题、选择题1-12、非选择题第13-14题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