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5789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活学生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激活学生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活学生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活学生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活学生思维 合肥市华府骏苑小学 韩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生成也需要预设,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匠心的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在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自读自悟法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的参与机会,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

2、主选择,多方面、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应加大课堂教学中的个体活动量。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可采用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在“六读”中主动参与:一读课文,说说你对小斗士留下什么印象;二读课文,谈谈你在生病时会有些什么想法;三读课文,讲讲小斗士是怎样与病魔抗争的,你和小斗士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四读课文,体会一下小斗士为什么病重时仍在梦想未来,这说明了什么;五读课文,设想你仿佛听到小斗士在呼唤什么;六读课文,(看图)联系实际生活,你想对小斗士说些什么。这样,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感有悟,在读后发言交流,从而深切体会到人们应热爱生活,关

3、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唤起对小斗士的同情及钦佩之情。 二、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我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林冲和洪教头的言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林冲、洪教头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洪教头是个骄傲自大的人,从课文中”全不理睬”、“冷笑”等词语中看出;关于林冲武艺高强的故事更多了,风雪山神庙、投奔梁山、特别是有人提出,林冲首先认输是开枷的好办法,可以从中看出他的聪明才智之外,。同学们在和谐

4、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小老师互读法 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就会开辟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经典诵读时,可采用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全班学生争当小老师,谁读得认真,有感情谁就上台当小老师。一首诗学下来,解决了词句理解、内容深化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有几次四五个学生一起站起来想当小老师。为了能上台露一手,那些平时不爱读诗的学生,也积极地竞争当上了小老师。这样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参与的面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教学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而非单纯地接受,同时给学生思维提供了驰骋的空间,使思维自由地发展,还使各自不同的思想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在新课程中,我们要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