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05759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陈华珍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理解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儿童绘画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对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借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释放调节疏导儿童的心理作用。一笔一画乃至颜色的选择,可以将孩子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在绘画作品中投射出来,而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情绪也就自然释放出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对他们绘画作品的分析来加以了解,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绘画是儿童最普遍、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儿童绘画作品天真烂漫、万紫千红,通过美术作品,我们可以感受童贞,并和儿童亲密交流。 一、儿童绘画

2、的内容展示出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根据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儿童绘画的内容和其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以造型的形式表达出来。画面就是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学生性格的自然流露。通过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洞察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我爱我家时,发现有一张作品画面上出现了爸爸、妈妈、还有他,爸爸画的很细致,脸上带着慈祥的笑脸,可是妈妈的形象却是头发凌乱、张着血盆大口,用色上多选择黑、灰等比较暗淡的色彩,看到这张画,我猜想他和母亲的关系可能比较紧张,为此我向班主任打听,果然证实了这一点,他父母离异,他跟父亲一起住,对母亲的印象是母亲经常批评、责骂他。二、儿童绘画作品的

3、构图、色彩告诉我们儿童的性格特点儿童绘画的方式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总是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画起,然后逐一展开,任由自己的思绪象空中的小鸟,自由地翱翔,全无整体可言。尽管如此,他们完成后的作品却依旧生动。他们的构图别出心裁,他们的色彩为成人所不及。儿童绘画与儿童的性格特点有密切的联系。观察孩子的画画表现的是热忱、喜欢还是谨慎保守,有没有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是否充满自信还有害羞胆小。例1:画画时,不论你给他们提供什么样规格的画纸,画什么样的内容,他们画在纸上的形象总是特别的小,特别拘谨,也就说放不开。这一类型的孩子女孩居多,文静、细腻、画面干净,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我

4、想不能过于急迫地改变他们,对他们首先都以鼓励为主,比如说“你画得很认真,把你的想法加进去,我想要比老师画的还好”“你刻画的很细致,如果你把它画的大一些就更好了!”“把要表现的事物画大了,在里边添加细节的东西,这样画面才会生动,别人才会注意你的画”逐渐引导他们改变原来的不足,多给予宽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在全班面前表扬和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的画就会逐渐大起来。例2:他们画在纸上的形象一般都比较大,刷刷几笔就成,画得很痛快、潦草,经常是少胳膊少腿的,一会就完成,涂色不匀。这一类型的孩子男孩居多,淘气,做不住板凳,粗心好动毛手毛脚的毛病,画面脏

5、西西的不愿接受别人的指出的缺点。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他们会我行我素,根本不理会老师的要求的,怎么办呢?越是批评,越是适得其反,所以他们的画就出现相反的效果。课堂中我表扬他们敢于画大画,有胆量,很大气,但要是再细心一点,比如“小猫缺一只耳朵它会伤心的”“人没有腿怎么走路呀!”“一只可爱的小鸭子,涂色不均匀就像给它穿了一件破衣服,真难看!”我经常用这些话刺激他们,使他们不好意思,踏下心来画画、涂色逐渐也就改掉了不足,养成绘画好习惯了!三、通过儿童绘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内心世界如何通过绘画来改善孩子,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富有生机的内心世界呢?毕加索曾经说过:“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

6、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看似混乱的色彩和线条,在儿童眼里却是充满魅力的!他会告诉你这是某人在跑步,一只青蛙或是一团燃烧着的烈火。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他们总是用坦率的画笔记录着生活和梦想。教师不能无视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更加不能扼杀了儿童天然冲动的创作,让这种冲动的、富有乐趣的绘画方式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在绘画时往往习惯画自己熟悉的、画过的形象。很多时候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学习发展的。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常遇

7、到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的内容,有的儿童就可以顺利地开始绘画,有的就会说出:“我不会画”。说的“会”和“不会”主要是指能否顺利地开始绘画活动。“会”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完成的很好。积极主动、勇敢地接受新授知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说“不会”的孩子也未必就是真的画不出来。只有给孩子松掉成人美术标准的枷锁,才能让孩子自由的绘画,克服绘画的恐惧,体验表达的乐趣。只有孩子开始画了,老师才能更多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真正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谈论他的作品,倾听孩子对绘画作品内容的描述,听取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在一次美术课堂中,我看见一幅儿童画,描绘一个小朋友在吃水果,一颗颗的牙齿表现得非常清楚,而且

8、牙齿被涂上了红红的西瓜颜色。问孩子:“怎么画上那么多牙齿?”“不用牙齿能吃水果吗,要吃东西所以必须画牙齿。”孩子答道。“那为什么牙齿是红色的?”“西瓜很红,那牙齿当然就是红色的。”孩子肯定的答道。而后,我陆续的发现了这一现象,为了表示在吃面包,那个嘴巴就被夸张的描绘下来;踢足球时,一只脚被拉得很长,直接踢进了球门等等。因为孩子受表现技术的限制,有可能想表达的和最后的画面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最好能及时与孩子交流讨论。不仅要知道孩子在说些什么,也要观察他如何说这些事情,在语调、情绪是怎样的,以充分了解画面的真实意义。我们只有读懂了孩子的画,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与需求,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才能让绘画心理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只有拥有很好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健康良好的性格,教育者才能很好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由画看人。通过绘画过程,让儿童感到放松,使他们的情感和压力得到宣泄;让他们的心理也由此变得更加健康。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声。儿童绘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它就像一面镜子传递着儿童的情感、思想和幻想,事实也已经证明许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绘画中表露,我们应该细心耐心地观察儿童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东西,以便从中发现并且通过儿童绘画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定的改善,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