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057549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平台)(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置后浇带的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1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高层建筑中,高空大跨连体结构的层数越来越多、跨度越来越大,这些连体结构,在建筑髙空与两侧塔楼连成整体,在临空高度设有钢筋混凝土大型转换梁 板实现高位转换;考虑到两侧塔楼刚度大,为避免大跨度连体结构梁板混凝土成型后因收 缩应力过大产生裂缝,结构设计往往在连体结构跨内设后浇带。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 体结构施工具有结构内力状态在后浇带完成前后完全不同,转换层结构自重大、临空高度 高、跨度大,施工荷载大,难度及危险性高等施工难点和特点。2. 工法特点2.1在髙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中,设置髙空支模钢桁架、科学论证并合理利用房屋结 构自身承

2、载能力,解决因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而转换层以上楼层不能连续 向上施工的难题,经济可行、安全可靠。2.2位于高空的厚大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以钢桁架支模平台替代传统的落地式高支 模支撑体系,避免大量的现场施工周转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节约楼层回顶加固或地基基 础加固措施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便于立体交叉作业。2.3施工过程中进行钢桁架变形监测,实时了解连体结构连续向上施工过程中钢桁架 的受力状况,可根据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控。2.4钢桁架平台受力明确、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质量易保 证,施工方便、快捷。2.5制作钢桁架平台的型钢,回收利用率高。3. 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

3、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中,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4. 工艺原理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中,位于高空的转换层厚大混凝土结构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是一个难题,但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难题是: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未 达到设计强度情况下,转换层以上楼层(不含转换层,以下同)连续向上施工时的荷载传 递问题(等到连体结构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再继续向上逐层施工连体结构, 工期耽搁太久),就此,与结构工程师一起进行分析:按通常的楼层结构施工周期(一般为7天),确定某一楼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时间 段内、从该楼层连续向上施工的楼层数n (般为4层),根据力学原理和混凝土结构理论, 确定计算模型

4、,假定一个层数i,即设置后浇带的髙空大跨连体结构中,由混凝土达到设 计强度后、后浇带完成前的转换层以上i个楼层的剪力墙、楼面与转换层共同组成的结构 体系,足以承受第i+n层楼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且变形很小,这时,第i+n层的结构 自重和施工荷载已不需由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来支承(对*工程3#楼大跨连体结构 进行验算,得出的i为3),此后逐层向上施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楼层不断增加,转 换层及以上楼层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施工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再 也不需由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来支承(施工中实际观测数据也表明,连体结构施工到 第n+i层后,支模钢桁架平台的挠度不再增加)。

5、基于以上分析,确定解决上述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难题的技术思路:1、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桁架平 台;2、验算得出一个层数i,由这i个转换层以上楼层的剪力墙、楼面与转换层共同组成 的结构体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后浇带完成前,足以承受第i+n层楼层的结构自 重和施工荷载且变形很小;3、依据支模钢桁架平台应能支承转换层及以上i+n-1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来进行钢桁架的设计;支模钢桁架平台施工时,先在两侧竖向结构中安装托梁,后焊接钢桁架工字型钢梁,形成安全、可靠的模板支撑工设置后浇带的高层建筑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工法1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

6、超高层建筑中,高空大跨连体结构的层数越来越多、跨度越来越大, 这些连体结构,在建筑高空与两侧塔楼连成整体,在临空髙度设有钢筋混凝土大型转换梁 板实现高位转换;考虑到两侧塔楼刚度大,为避免大跨度连体结构梁板混凝土成型后因收 缩应力过大产生裂缝,结构设计往往在连体结构跨内设后浇带。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 体结构施工具有结构内力状态在后浇带完成前后完全不同,转换层结构自重大、临空高度 高、跨度大,施工荷载大,难度及危险性高等施工难点和特点。2. 工法特点2.1在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中,设置髙空支模钢桁架、科学论证并合理利用房屋结 构自身承载能力,解决因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而转换层以上楼层

7、不能连续 向上施工的难题,经济可行、安全可靠。2.2位于高空的厚大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以钢桁架支模平台替代传统的落地式高支 模支撑体系,避免大量的现场施工周转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节约楼层回顶加固或地基基 础加固措施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便于立体交叉作业。2.3施工过程中进行钢桁架变形监测,实时了解连体结构连续向上施工过程中钢桁架 的受力状况,可根据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控。2.4钢桁架平台受力明确、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质量易保 证,施工方便、快捷。2.5制作钢桁架平台的型钢,回收利用率高。3. 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中,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4. 工

8、艺原理设置后浇带的髙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中,位于髙空的转换层厚大混凝土结构下髙大模 板支撑体系设计是一个难题,但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难題是: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 设计强度情况下,转换层以上楼层(不含转换层,以下同)连续向上施工时的荷载传递问 题(等到连体结构转换层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再继续向上逐层施工连体结构,工期 耽搁太久),就此,与结构工程师一起进行分析:按通常的楼层结构施工周期(一般为7天),确定某一楼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时间 段内、从该楼层连续向上施工的楼层数n (般为4层),根据力学原理和混凝土结构理论, 确定计算模型,假定一个层数i,即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中,由混凝土

9、达到设 计强度后、后浇带完成前的转换层以上i个楼层的剪力墙、楼面与转换层共同组成的结构 体系,足以承受第i+n层楼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且变形很小,这时,第i+n层的结构 自重和施工荷载已不需由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来支承(对*工程3#楼大跨连体结构 进行验算,得出的i为3),此后逐层向上施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楼层不断增加,转 换层及以上楼层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施工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再 也不需由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来支承(施工中实际观测数据也表明,连体结构施工到 第n+i层后,支模钢桁架平台的挠度不再增加)。基于以上分析,确定解决上述设置后浇带的高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难

10、题的技术思路:1、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转换层下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桁架平 台;2、验算得出一个层数i,由这i个转换层以上楼层的剪力墙、楼面与转换层共同组成 的结构体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后浇带完成前,足以承受第i+n层楼层的结构自 重和施工荷载且变形很小;3、依据支模钢桁架平台应能支承转换层及以上i+n-l层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来进 行钢桁架的设计;支模钢桁架平台施工时,先在两侧竖向结构中安装托梁,后焊接钢桁架 工字型钢梁,形成安全、可靠的模板支撑工作平台;髙空大跨连体结构施工时,在平台上 支设转换梁板模板,施工转换层梁板,然后逐层向上施工空中连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钢

11、 桁架在空中解体,拆除;4、工程施工中对支模钢桁架平台进行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必要时调整施工 安排解决。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含钢桁架设计、制作等)一连体结构两侧剪力墙(柱)混凝土浇至托梁下500mm 处一搭设钢桁架安装操作脚手架一连体结构两侧剪力墙(柱)中托梁安装一钢桁架安装一 桁架验收一托梁高度内连体结构两侧剪力墙(柱)混凝土浇筑一转换梁底模支立一转换梁钢筋绑扎及梁中水电预埋一钢筋及预埋预留验收一支转换梁侧模及楼板模板一 绑扎板筋及板中水电预埋f上部剪力墙插筋一钢筋验收一浇筑转换层梁板混凝土f养护f 拆除转换层楼板模、梁侧模一上部结构钢筋混凝土逐层施工

12、一按设计要求时间施工后浇带 f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时拆除钢桁架f拆除转换梁底模。5.1.1钢桁架的设计流程施工荷载计算一钢桁架选型一钢桁架进行内力、变形验算一优化设计一编制专项施工 方案一组织专家论证一完善专项施工方案5. 1.2钢桁架的制作流程材料进场抽样检验一下料加工一拼装焊接一焊缝检测一检查验收一出厂、运输5. 1.3钢桁架的安装流程托梁安装一磨擦面处理一吊桁架部件、拼装、校正、高强螺栓紧固一桁架与杆梁焊接吊装支撑、校正、焊接一补焊一焊缝检查、检测一防雷接地一整体检築龍網5. 1.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流程清理钢筋一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一浇筑比同楼层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 胀混

13、凝土一浇水覆盖养护5.2操作要点5.2.1支模钢桁架设计:根据前述施工中的荷载分析,进行钢桁架的设计,并组织专 家对钢桁架的设计、空中连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并按照专家组的论证意见,对 钢桁架的设计和设置后浇带的空中连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优化完善。钢桁架上弦梁平面布置见图5.2. 1-1 ,下弦结构平面布置见图5.2. 1-2,支撑立面图见图 5. 2. 1-3 ,图52卜1上弦梁布置图築龍網建筑资料下载就崔纵龙网转換层而标岛9smm好木怏仮50X100木檢立放满铺洸偌钢桁架而标岛 /F=fb!、0/7I楼地面托梁G 38WW图521-3桁架立而大样图钢桁架的节点连接可选用焊接、高强螺栓连接或栓、焊混合连接。钢板原材制作成钢梁,焊缝要求为I级焊缝,考虑到工地吊装多靠现场塔吊,钢桁架 构件制作的段长应首先考虑塔吊吊重限制,还需综合考虑现场搭设的操作排架的承压能力 及现场条件限制。钢桁架上水平支撑兼作转换层模板主楞。5.2.2钢桁架制作1、放样和号料时应根据施工详图放出足尺节点大样,并预留出收缩量、切割加工的余 量。切割采用专用机械切割机进行,切割时零件之间留切口 2 mm,钢料毛边不应在号料范 围内,尽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