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5740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对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县的基础教育发展而言,具备基本的办学条 件是基础,但办学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由办学条件决定的。基础教育的 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需要沉下心来深刻总结过去,擦亮眼睛看 清现实,举全县、全校之力科学谋划未来。近年来,XXX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较快,XX县的中学教育要进 一步夯实并稳步提升,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第一、教育均衡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学校教育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有较大差 别,择校现象普遍,家长和学生均希望进“好学校”薄弱学校由于生 源短缺且质量差,教师福利跟不上,绩效方案不科学,形成了教师厌 教,学生厌学,培养出来的好教师留不住,好

2、学生不愿来,即使来了, 待时机成熟托关系也要走,造成学校发展在低水平徘徊。为此,政府要制定有关政策,并给予薄弱学校扶持,提高教师待 遇等。学校领导班子要调整思路,抓住学校发展要害,使学校教育资 源充分发挥作用,逐步改变薄弱状况。第二、教育观念和效率问题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育处于落后和低效状 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学校发展缺少先进教育思 想的引领,没有考虑和研究学生发展的特点,缺少办学特色,走应试 化道路,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农村家长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家长在外打工,其教育观和对孩子学习兴趣1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谈不

3、上给予科学指导。为此,学校主要领导应有一颗“教育心”,有致力于学校科学发展 的执着精神,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发展的领 路人;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长学校,培训家长。第三、软件建设问题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其硬件设施如何,而在于软 件建设的水平。学校软件建设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一一办学的理想和目 标,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励教职工的号召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的 重要资源;价值取向一一学校优良传统、“三风”,是师生行为规范的 指向,是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环境一一环境是一种氛围,环 境影响人,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独具特色的、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的、催人上进的、渗透民族元素的

4、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制度建 设一一制度健全与落实的标志是“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做 得好”,健全、执行制度的同时,注意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以及进行 制度创新;群体精神一一是师生对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认同,是对 学校所思所想的理解和支持,是学校向上向好的精神动力。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制约因素,基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但个人认为,以上所述均与尊重教育规律相关。XX教育不乏认真敬业 之人,他们凭着良心与责任、凭着一种忘我的精神工作着,我深深为 之感动。感动之外也要深刻思考和严谨地研究:我们是不是正确发挥了主 观能动性?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想问

5、题办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客 2观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违背规律。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同 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反对片面夸大规律 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学校引领者和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结 合实际加强校本研修,才能让一所学校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如果无视 教育规律,凭感觉、经验、热情等,则会将一所学校带入深渊,最受 害的是学生。1、把握学校发展规律地处XX地区的学校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自身。首先,

6、必须按照 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思考和研究学校发展的路径;其次,必须结合 XX地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再次, 要在发展变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探索学校发展道路,并适时调整和完善。2、研究教师成长规律“学校的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里的名教师最为珍贵”, “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教育的差距关键在于教师”等等,古今 中外许多教育行家里手均充分认识到教师对学校良性发展和学生健康 成长的重要性,并有无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成长的具体策略,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消化、吸收、借鉴,就 可以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卓越教师。3、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的教学有“教”的

7、规律,但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学过 程中“教”的规律必须服从于“学”的规律,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都 应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才能做到“以生为本”。不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还是“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他们 能够做出成绩,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 学生出发,加强校本研修,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相应策略。虽然我们 面对的XX地区的学生与其他地方的学生存在差异性,但也存在一致 性,如果我们自觉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具体研究分析个性差异,避 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放矢,就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可否认,我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但是否“劈柴不 照纹”呢?作为薄弱学校,老师时常抱怨学生不愿意学、不学,面对那么多 厌学的学生,老师也时常哀叹“心累”。如果认真反思自身,试问:我 们带着“心”去做教育了吗?是什么原因让学校引领者、教师不去深 入研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或许就是:无视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