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5728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精编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计量检定员计量基础知识试卷综合版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计量是实现 _单位 _ 统一、 _保障量值 _准确可靠的活动。3、计量法的立法原则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计量的特点是准确性、 一致性、 溯源性、 法制性。4、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_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5、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

2、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统一命题。具体内容,包括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的。6、我国计量法规定,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按诈骗罪或者投机倒把罪追究刑事责任。7、“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简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器具。8、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9、我国计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

3、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检定和其他测试任务。10、我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1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12、计量技术法规包括计量检定系统表、 计量检定规程和 计量技术规范。13、计量法规定,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4、企事业单位自行检定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 各项计量标准须经具有管辖范围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15、我国计量法规定,使用

4、计量器具不得破坏其准确度,损害国家、消费者的利益。116、计量检定机构可分为法定计量检定和一般计量检定两种。17、我国计量法规定,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18、计量标准考核,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19、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20、当前,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应用和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事业的三个方面。2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定形式规定

5、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22、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23、测量标准按量值传递体系通常有基准、次级标准、 参考标准、 工作标准等。24、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_开 尔文 _ ,计量单位的符号是 _K_。25、我国计量法 规定,进口的计量器具, 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26、我国计量法规定,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重处罚款。27、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周期检定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的计量器

6、具。28、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SI,它是由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来源于法文。29、 1986 年 7 月 1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30、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16个词头,称为SI词头。31、在一个单位制中基本量的主单位 称为基本单位,它是构成单位制中其它单位的基础。32、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33、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34、计量器具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可以

7、分为三类,即计量基准器具, 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35、测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仪器仪表、 实物量具、 标准物质、 测量系统 等。36、检定的定义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2出具检定证书。37、测量误差并不单纯由计量器具(设备) 误差决定, 它还包含环境误差、人员误差、 方法误差等。38、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39、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核定,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8、的人员。40、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合格证 或加盖检定合格印。41、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准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42、检定合格印应清晰完整,残缺、磨损的检定合格印,应立即停止使用。43、一般用于表达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的方式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误差一般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种。44、计量检定原始原始记录应保存不少于3 个检定周期 。45、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对于不同的被测量,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较好

9、。46、为消除系统误差, 用代数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称为,该值大小等于未修正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但。47、对某级别量程一定的仪表,其允许示值误差与示值大小无关,其允许示值相对误差与示值大小有关。48、在误差具体表述中,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比;引用误差是指计量器具的绝对误差与其特定值(XN)之比 。49、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对于不同的被测量,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较好。50、凡连续两个检定周期检定合格率低于95%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可根据相关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适当缩短检定周期,但不得低于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

10、的50%。调整检定周期的,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向省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备案。51、高一级标准的误差应尽量选为低一级的1/3至 1/10。52、对分布密度对称的误差,误差小于其期望的概率为0.5,误差大于其期望的概率为0.5 。53、某量真值为 A,测得值为 B,则绝对误差为 B-A,相对误差为 (B-A)/A。354、某量测量值为2000 ,真值为1997,则测量误差为3 ,修正值为 -3。55、同条件下对误差多次独立测得为 , , 则标准差21/2,平均误差( /n)12n为 /n。56、修约下列数至小数后一位: 2.71828 2.7,57.6557.6。57、几次测量后,有残差 i ,则

11、计算单次测量标准差的贝塞尔式为1i 2,计算平均标n1准的贝塞尔式为11 )i 2n ( n58、在近似数的运算中,若所表述的数字各位数已皆是有效数字,则按运算中有效数字的有关规定1122221 2.48 105 。59、进行数字修约, 14.25001 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14.3;7.13500 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7.14;0.08143 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得0.0814。60、某仪表量程0 10,于示值5 处计量检定值为4.995, 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0.1%。61、所谓有效数字是指若测量结果经修约后数值,其修约误差绝对值0.5 (末位),则该数值成为有效数字。

12、 即从左起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度是有效数字。若 0.01010 为正确表述,则它有4位有效数字。62、在正态分布情况下,极限误差取二倍标准差时的置信概率为0.9545;取三倍标准差时的置信概率为 0.9973。63、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为包含因子,一般范围为2 3 。64、某量测量9 次,标准差为0.06 ,则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当独立测量时为0.02,当完全正相关测量时为0.06。二、选择题1、取得计量标准证书后,属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由_( 3)_批准使用,并向主管部门备案。(1)组织建立该项计量标准的政府计量部门;(2)上级单位;(3)本单位2、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3)。(1)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督四方面的计量器具;(2) 列入国家公布的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3)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督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3、我国计量法规定,使用计量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