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5709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期末模拟)(答题时间:00分钟)一、选择题(请将对的答案的选项填写在下表相应的题号下,每题2分,计3分)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夏天,茉莉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 冬天,雪花飘飘2.“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指的是 . 瓷器的硬度大B. 瓷器的密度大 C. 瓷器的价格贵D对瓷器加工的技术规定高3. 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 原子核内没有电荷 D. 原子核内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数相等4. 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浮现破裂

2、的因素是 A. 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B水缸自身耐寒限度不够而破裂 C.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5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在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 . 茶壶盖上要开一种小孔 C. 用吸管能从瓶中吸取饮料 D. 护士给病人进行注射时,用力把药水推入肌肉中6.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现用水平推力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状况是.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D.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

3、擦力不变7. 小刚同窗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跌倒(图甲);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图2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两者脚的运动状态变化,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运动状态 B两者上身的运动状态变化,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运动状态 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变化,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变化,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运动状态 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变化,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运动状态变化,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 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桌面对铅笔

4、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 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9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5N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大到08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 仍为5NB. 不小于.5N.等于.8ND. 在0.5N和.8N之间10.甲、乙两个烧杯中都装有清水,甲杯中放入一种鸡蛋,乙杯中放入一种木块。看到鸡蛋在水中沉底,木块在水中漂浮。如果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盐,下面说法对的的是 A 鸡蛋和木块受到的浮力都增大 B.鸡蛋和木块受到的浮力都不变 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D鸡蛋受到

5、的浮力不变,木块受到的浮力增大1. 有一空心金属球,质量为80g,把它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0g,待球静止时它将 A 悬浮B. 漂浮. 沉在水底D.无法判断1.在如下状况中,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变化的是 A. 江中的船漂流入海B 江底的小石块被冲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1. 图是一种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实验时用手先把弹性钢片压弯,松手后小木片被打出去,小砝码在支架上保持静止。要解释这些现象,可运用下列知识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变化物体的形状一切物体均有惯性力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A.

6、B. C. D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水箱是密封的,并装满水,如果将玻璃管提高,则水箱各部分压强的变化应是 A 左侧箱壁压强不变B 右侧箱壁压强减小 C. 箱顶上的压强增大D 箱底上的压强减小l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似,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2、,且2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 F1F2=F3B FF3C. F1F2D. 不能拟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 4分).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_星,地球是_星。(选填“恒”、“行”、“卫”)。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_。17. 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

7、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尚有黑色,这阐明_;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阐明分子间存在着_;“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分子间作用力_。.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发生了变化;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_能。19体育课上小伟和小强进行爬绳和爬杆比赛,小伟爬绳小强爬杆。若两人体重相似,且同步匀速向上爬,则小伟受到的绳的摩擦力_ (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小强受到的杆的摩擦力。2.边长是10c的正方体,重N,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是2N,则物体对斜

8、面的压力为_N,压强为_Pa。木块的密度是0.10kg3,冰块的密度是0.93k/m,若它们质量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受到的浮力。若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和实心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的浮力 铁块受到的浮力(选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2 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种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5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鉴定飞机受到了一种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_ N,方向 。23. 质量相似、底面积相似、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似、密

9、度不同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似,如图6所示,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A、p、C的关系是_;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B、p关系是_。24. 下面列举了某些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刀用久了磨一磨再用;拔河比赛;滑雪运动员穿滑雪板滑雪;注射器吸取药液;把铁轨铺在枕木上;跳远时迅速助跑;中医给病人拔火罐;往黑板上写粉笔字;拍打衣服可以把灰尘拍去;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的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 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属于运用摩擦的是_;运用惯性的是_;运用大气压工作的是_(填代号)。三、作图题(每题分,计分)5. 有一种木球在水中上浮,在图7中画出木球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6. 在

10、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种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3/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图。27.在图中画出小华对墙面的压力F和她对地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四、实验与探究(第2、29、3、32题每空1分,第3题4分,第3题9分,计24分)28. 某同窗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则她应 ;当她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她应当_;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砝码的状况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29.在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小明和小红分别选用了A、B两种不同的实验措施

11、: 措施A:(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烧杯取适量的食用油,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4)计算食用油的密度(m2-1)V 措施B: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余油的质量m; (4)则食用油的密度=(m1m2)/ 则你觉得 种措施较为合理,另一种措施测量成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0. 摩擦是一种常用的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摩擦。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 带

12、钩的长方体木块;B.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几条毛巾;D. 弹簧测力计。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_比较第1、3次实验得出结论:_.31.如图11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 一种充气的气球,一种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种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是:充气的气球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_。3.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窗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也许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也许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也许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她们用如图12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3 4 5 6 7 8 9 深度(c) 5 5 5 10110 5 15 5橡皮膜方向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上 下 侧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