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570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一、填空题1. 生物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获取_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必须不断地将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 排出体外。2. 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结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3. 植物体内的水分 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散失到大气中 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4. 叶的 蒸腾作用 是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二、选择题1. 下列对“观察红墨水在茎和叶中的运输” 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C)A. 实验材料是带叶的枝条B. 实验1小时后,茎的木质部被染红C. 叶片上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表皮细胞D. 实验证明木质部有起运输

2、作用的结构2下列关于杨树木质茎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 )A. 最外层结构是皮层B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木质部的木纤维C. 形成层位于木栓层和韧皮部之间D. 髓是运输有机养料的主要结构3. 我们剥离的一年生杨树茎的树皮,由哪几部分结构组成?( B )A. 表皮皮层形成层 B.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C. 表皮皮层韧皮部 D. 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4. 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C )A.B. 切口上部膨胀起来与有机养料的积累有关C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根到茎、叶D.5. 玉米等植物的草质茎不能无限加粗,是由于没有下列哪一个结构(D )A. 表皮 B. 木质部 C.

3、韧皮部D.形成层6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B.C. 根頤奸勺北机蛊卜是件根内落爪皴运输的D. 水和无机盐最终都要被运输到叶而蒸腾散失。三、判断题(对的划V,错的划X )(X ) 1.导管分布于茎的韧皮部,筛管分布于茎的木质部。V ) 2.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X ) 3.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中,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之间有明显界限,形 成年轮。(X ) 4.杨树茎能不断加粗,主要是由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不断地进行 分裂和生长。四、填表题:比较导管和筛管存在部位结构特点功能导管木质部筒状的死细胞、 横壁消失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韧皮部管状的活细胞、 横壁

4、上有小孔运输有机物五、分析简答题1 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浸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 放在温暖处阳光下照 射1小时后取出,将浮色冲洗干净,然后仔细观察叶片,会发现叶的 叶脉被 染红了;再横向、纵向将枝条切开,发现茎的 木质部 部分被染红。此实验结 果可以推测出: 茎的 木质部 和叶的 叶脉 是连通的; 茎的木质部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由下向上 。2. 把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环剥后,过一段时间小树死了,分析原因。 答:因为韧皮部的筛管被切断,环剥上方的有机养料不能通过筛管继续向下输送,树根得不到有机养料,所以小树死了3.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热带雨林,一年的降雨

5、量是1000毫米/年,树木的蒸腾量是800毫米/年,计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这说明了蒸腾作用 对于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答:800/1000 X 100%=80%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有利于自然 界的水循环。4. 下图是一段枝条的形态,请分析回答:(1) 图中端是枝条的下端。(2) c处形成树瘤的原因是:答:(1)图中 b端是枝条的下端。(2) c处形成树瘤的原因是:环割后,筛管被切断,有机物不能通过筛管向 下输送,使有机物积累,所以在c处形成了树瘤。#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填充题1.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由循环系统来完成。循环系统包括 血液循环 系统

6、 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2.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3. 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4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淋巴腺和脾脏组成。5.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等 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 细胞间隙里,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为细胞提供了生存环境。6. 组成心脏的心肌能够自动地、 有节律地 收缩和舒张。二、判断题(对的划V,错的划x )(x ) 1.在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在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X) 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V) 3.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X ) 4.在量筒内血液中加入

7、几滴柠檬酸钠溶液,能加速血液凝固。(V) 5.组织液大部分回到毛细血管里成为血浆,还有一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 管形成淋巴。三、选择题1. 血液的组成成分是(A )A.血浆和血细胞B.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C.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 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浆的主要功能(B )A.运载血细胞B.运输氧气C.运输养料D.运输废物。3. 下列对淋巴循环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D )A. 淋巴循环的起点是毛细淋巴管B. 两条大淋巴管分别通入左右锁骨下的大静脉C. 淋巴系统通过淋巴循环协助体液回流D. 淋巴在淋巴管中循环流动4下列关于血液和血管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C )A. 与心房相

8、通的血管是静脉B. 与心室相通的血管是动脉C. 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叫动脉D. 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 , 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5心脏的壁最厚处是( A )A. 左心室 B. 左心房 C. 右心室 D. 右心房D)6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往往会发现血液中数值增高的是A. 红细胞; B. 血小板; 7所谓贫血是指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C. 血红蛋白; D.白细胞(A)血液的总量减少#血浆中营养成分减少 D. A. 21.3/13.3 千帕B. 16/10.7 千帕C.11.3/7.5 千帕D.10.6/7.99. 下列对红细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C. 红细胞含有血

9、红蛋白10.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主动脉肺动脉A. B. 11. 血液经过肺循环后,成分发生了变化,A. 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B.C.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12. 心脏内房室瓣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流向为A. 静脉心室心房B.心房心室动脉C. 心房心室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13某人上肢出现炎症,医生在其臀部注射青霉素,青霉素到达炎症部位所经 过的下列结构中,首先经过的是(A )A. 下腔静脉 B. 主动脉 C. 肺静脉 D. 左心室千帕A)B.D.C.成两面凹的圆饼状 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肺静脉 其结果是 废物变成了养料 养料变成了废物D )上下腔静脉D. C)B)红细胞中血红

10、蛋白含量过少A. B. C.8下列四组数值是医生测得的四个人的血压,其中哪一数值是正常值(B )四、填表题(一)比较三种血细胞名称数量(个/m3)细胞特征功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名称每立方毫米含量细胞特征功能红细胞男:450550万 女:380万450万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 蛋白,成熟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气和部分 二氧化碳白细胞0.8万1万比红细胞大、能变形,无 色,有核吞噬侵入体内的 病菌和异物血小板1030万形态不规则、比红细胞 小,无核促进止血,加速血 液凝固(二)比较三类血管名称结构特点管内血流速度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名称管壁特点管内血流速度功能动脉较厚,弹性较大快将血液从心脏运输 到全

11、身各处去静脉较溥,弹性较小慢将血液从全身各处 运回心脏毛细血管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管径细很慢使血液与组织细胞 之间充分地进行物 质交换五、简答题(一)根据心脏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 写出心脏四个腔的名称:A.B.C.D. 2. 写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名称:和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和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3.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再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是因为f和e的定向开启和关闭,他们的名称为:e.f.答:1. A.左心房B.左心室 C.右心房D.右心室2. 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3. e.动脉瓣f.房室瓣(二)什么是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发生什么变化?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体循环、肺循环概念见教材 P19-20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通过心脏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