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5553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点一练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二硫及其化合物专题演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专练12硫及其化合物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2015海南化学,3)0.1 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1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 BSO2 CSO3 DCO22(2015重庆理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3(2014上海化学,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A过氧化钠 B氢硫酸C硫酸亚铁 D苯酚4(2014大纲全国

2、卷,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5(2015四川理综,9)(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 和400 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 0 mol/L盐酸70.00 mL)。通入N2排尽空

3、气后,于260 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1)仪器X的名称是_。(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编号)。a盛装0.200 0 mol/L NaOH溶液b用0.200 0 mol/L NaOH溶液润洗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mol。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 加热装置A至

4、(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无SO。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无S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6)(NH4)2SO4在4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6(2014海南化学,17)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反应的离

5、子方程式为_,c中的试剂为_。(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3)d中的试剂为_。(4)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写出两条)。(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考点专练12硫及其化合物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西安质检,6)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2(2015沈阳调研,9)向红色溶液X中通入气体Y,溶液逐渐

6、褪色,下列对X、Y的推断正确的是()A若X为品红溶液,则Y一定是Cl2或SO2B若X为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则Y可能是SO2C若X为含KSCN的氯化铁溶液,则Y一定是HID若X为含硫酸氢钠的石蕊溶液,则Y可能是SO23(2015兰州质检,11)常温下,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他的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结果A将SO2气体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测定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B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C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

7、液不褪色D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2015银川调研,8)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中可能含有2种盐Ba是SO3CY主要含有(NH4)2SO4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价5(2015河北石家庄期末,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

8、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不是CuSO4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C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6(2015西安模拟)已知三氧化硫的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熔点沸点溶解性状态及颜色16.844.8溶解于水生成硫酸,放出热固体为无色;液体为无色透明油状某兴趣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制备SO3,并探究SO3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照气流的方向连接仪器顺序为_(填写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装置F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装置F的烧瓶中发

9、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下列关于装置B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装置B中浓硫酸是SO2与O2反应的催化剂 b使反应物SO2与O2混合均匀c除去SO2和O2中混有的水蒸气 d便于观察通入SO2和O2的速率,以便控制反应物的量(4)装置A中的现象是_,装置C的作用是_。(5)试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物质,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参考答案考点专练12硫及其化合物【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CA项,0.1 mol NO2与0.1 mol NaOH发生歧化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生成的NaNO2是弱酸强碱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B项,0.

10、1 mol S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3,由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HSO的水解程度,故溶液呈酸性。C项,0.1 mol SO3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完全电离使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其酸性比NaHSO3溶液强,其pH更小;D项,0.1 mol C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由于HCO的水解大于HCO的电离,溶液呈碱性。故选C。2BA项,I的原子半径大于Br,但非金属性弱于Br,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HBr,错误;B项,P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

11、3PO4强于H2SiO3,正确;C项,MgO不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项,发生反应SO3H2OBa(NO3)2=BaSO42HNO3,HNO3氧化SO2得H2SO4,所以无BaSO3沉淀,错误。3AA项,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而变质(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与氧气无任何关系,A正确;B项,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2H2SO2=2S2H2O),B错误;C项,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显2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3价而变质,C错误;D项,苯酚中的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D错误。4BA项,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水解,错误;C项,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跟电石反应,可减缓乙炔产生的速率,正确;D项,AgNO3与KCl反应产生白色AgCl沉淀,AgNO3与KI反应产生黄色AgI沉淀,正确。5解析实验1:反应过程中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NH4)2SO4在260 下分解没有SO2生成。(1)仪器A是圆底烧瓶。(2)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用待装溶液润洗,随后装入溶液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零刻度线或零刻度线以下,最后读数并记录;(3)根据化学方程式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