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55509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 家长对孩子培养的初心,愿望都是好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要配合学校完成学科教育,发掘出孩子的特长,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放下比较,不要让孩子沉浸在负向评价里。 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发生改变了。教育活动是立体的,不仅是过去的学科知识,学科训练,还要有生活学习,实践学习。学习的概念大大拓展了。要

2、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更着重实践性。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最好的教育便是言传身教,孩子在长大,我们在成长!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2 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对教育改革的深思与举措,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之爱。 非常认同课中张教授所说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条底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这三条底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守护,这也是“双减”政策的长远意义,让教育回归常态化的本真状态

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家长要尽快从对“双减”政策的焦虑中醒悟过来,思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积极配合学校,配合政府关爱好我们的孩子。家长们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贵的补习班和学区房替代不了的,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缓解教育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放弃原本秉持的完美条件和固定目标去框固孩子;缓解焦虑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家庭的和谐,家长的自律,民主的作风,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笑容多了、长高了、睡饱了、学习多

4、样化了。孩子们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长。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3 认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让我感受颇深。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双减政策,最大的核心是教育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充裕,父母在子女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双减”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要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作为一名家长,一定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克服焦虑情绪,不能一味地催促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质,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并且尊重孩子独一无

5、二的天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当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彼此适应、彼此融合、共同进步。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4 今天应学校要求观看了有关双减的家庭公开视频课,初步了解到什么是“双减”为什么要“双减”。正如张教授所言,家长应该是教育的终身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做家长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陪伴是责任,教养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第一次听说国家立法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带娃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聆听

6、两位教育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有一些顿悟:新时代的家长们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帮助孩子树立理性的成才观,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即教育遵守的底线,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心理,三是为了人格。这也是家校协同教育的终极目标。 薛教授明确地罗列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误解,在大部分人看来,所谓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家长“教”孩子怎样。实际上,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的大包大揽式的包办代替,也不是花费巨额辅导费用砸在补课班上的经济支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更多数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 学校顺应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孩子的课后负担,保护孩子的休息权,

7、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陶行知说过,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两位教授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到孩子学习的本质,以及家长如何更高效地培养孩子的各项品格,所谓知其源更要知其所以缘。学习回归课堂,孩子爱玩乐是天性,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有计划地引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的意愿,学习的兴趣,自控能力,学习的方法是制约孩子成绩的关键,这也就是孩子学习的本质。而这些方面绝大部分要归因到家庭教育当中。要让孩子有学习意愿,父母就应该打开孩子兴趣、好奇、梦想和自信的几扇大门,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只有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有了学习意愿,有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再加上能够做到自我控制

8、,自我管理,基本上学习成绩就不会差。同进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各种社会分工,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励志文章、电影、视频。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增加书籍的广度,以便开阔孩子的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可以的话,让孩子多体验体验生活。父母要想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好的教育,就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家长也应带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到日常家庭生活,从而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 家长唯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蒙和引领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学习内驱力、情绪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学习竞争力以及学习抗逆力,这每一项能力,都需要每一位家长从零开始,付诸终身学习的行动力。 双减

9、家庭教育观后感5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

10、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6 子女教育的根源在价值观和学习生活习惯,只要抓住了根源问题,子女教育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最终的其中一个方面的结果,所以解决问题不要局限在表面现象,要找到根源去解决根源问题。 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11、是家长,家长责无旁贷。家长必须在子女教育上亲自花精力和时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也不要指望通过“花钱”就可以解决。家长必须加强对自我的管理,把陪伴孩子的时间进行量化,每天必须达到一定量,一年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总时。 给孩子制定补短板的学习计划时,时间单位应该是以年计而不是月,更不是周;不要制定短期投机取巧式或者急功近利的学习计划。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长期匀速跑,是最轻松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长期保持合理的学习强度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7 双减我觉得家长要做到不减责任。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家庭的熏陶。陪伴是责任,教养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执行父母的责任,就是

12、对我们人生负责。其次做到不减质量。双减,减去了作业总量,减去了课外培训,学习回归课堂,但孩子也各有所长,家长要更专注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我们提高学习的兴趣,让我们的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加,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不管教育政策如何变化,我觉得家长才是我们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长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老师。双减之下,家长的责任,让家庭的教育更加突出,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止。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8 通过观看双减政策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感慨万千。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

13、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其次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

14、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让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9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对家长来说是很焦虑的,面对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担心自己孩子跟不上大部队。但一年以来,发现“双减”切实减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的教育培训压力,学习成绩也没下降。 听了双减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后,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辅导班的焦虑内卷,应该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心智”的培养,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就拿小包来说,基本上每天

15、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家他会练书法,看书,复习预习学习内容,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开设了“小水珠”拓展课程,小包选到了心仪的足球课,一到周三就兴冲冲地带好球包参加训练。双休日他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参加了足球训练和乒乓课,增加了户外运动,提升了身体素质。 “双减”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靠内驱力,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家庭是成长的重要阵地。虽然“双减”下作业量是减少了,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也没有降低。尤其是上学期网课期间,三林北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令家长们特别感动。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好学校教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0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提质增效,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双减”实施一年之际,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态的改变,之前的校外培训逐步关闭,学生校外培训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减轻;学生校外作业负担减少,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完成,为学生保证充分的休息及活动时间。亲子活动也得到了加强,一起旅游、社会实践、劳动学习、沟通交流等家庭互动增加。 本届公开课让我们认识到“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提质增效,回归教育的本真,减少功利,让学校回归育人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强化家庭及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