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风筝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5476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船风筝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纸船风筝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纸船风筝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纸船风筝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纸船风筝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船风筝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纸船和风筝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20.纸船和风筝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最后两人互相体谅,互相宽容,又和好如初的故事。课文所在的第五单元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是本组的第三篇,它上承称赞蓝色的树叶下跟从现在开始,因而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是本单元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重要桥梁。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读生字,积累词语以及感受友谊的珍贵,懂

2、得与人友好相处。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所以体会友谊所带来的快乐,学会珍惜友谊是本课教学的难点。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读生字。(基础目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规律,交流积累识字方法,感情读文。 (3)情感目标:体会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主要目标)二、说教法、学法: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用“读一读、评一评、画一画、演一演”的学法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

3、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三、说教学过程:1、教具、学具: 课堂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同时采用简笔画等手段,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2、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我以新教材中所蕴含的新理念做为贯穿教学的主线,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特色,主要安排了如下四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上课前我借助课件和纸船风筝实物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世界,并以充满激情的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其兴趣盎然地主动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首先,我以满怀激情的范读,

4、加上课件再造的故事情境和荡肠回旋的音乐,使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就在读到:“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我的诵读嘎然而止,我故意设置悬念:“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这一情感链条上突如其来的空白,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以饱满的热情纷纷涌向故事情节 (二)设置游戏,愉快识字。 我先让学生从“熟读”入手,让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自己想法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用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接着,在展示交流读书效果时,我出示了文中带有生字

5、的句子,并激励他们从中找出藏着的生字,让能读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然后,又把生字在多媒体上以气球为背景单独列出,对他们说:“淘气的字宝宝想乘着气球飞上蓝天,临行前真希望你能记住它们的模样,你有好办法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开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让学生乘着升空的气球,品尝识字的喜悦。 在强化识字效果时,我则采用“快乐教学法”创设了“摘果子”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识字效果,感到了成功的快乐。 至此,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识字。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为此,我安排了有层次的朗读感悟: 第一层面:读通第一部分,体会得到友谊的快乐、幸

6、福(板书)。 课文的第一部分16段主要表现了松鼠和小熊互赠礼物,彼此拥有友谊时的快乐,段落表达的幸福感情学生通过朗读容易体会,但是这部分生字较多,所以,我认为要侧重要求学生读通顺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并体会情感。 首先,我利用课件演示纸船顺着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风筝顺风飘荡到山顶松鼠家的动画,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喜和快乐产生碰撞时,我顺势诱导:“纸船使小熊乐坏了,风筝让松鼠也乐坏了,谁能读读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每个人都乐坏呢?”此时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向往,仿佛得到纸船和风筝的是他们自己,这会儿要他们读书便会有感而发。为了巩固读书的效果,我

7、又让他们组内合作读书,让他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自己的小伙伴。在相互读书,互送祝福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小伙伴那里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谊,这也就达到了读书的最佳效果。最后,我又一次为学生演示该动画情境,并让他们配乐朗读,从中体验友谊的幸福。 第二层面: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失去友谊的痛苦。 课文第二部分711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之处。由于这部分生字较少,感情波折较大,教学中我侧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从中体会小动物们失去友谊的痛苦和狐独。 首先,在学生还留恋在小动物们得到友谊的美好感觉中时。我用变化的语气说:“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多开心!多幸福啊!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

8、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看,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学生被老师动情的导语所感染,刚才那份幸福的感觉立刻消失了。这时我赶紧抓住学生感情的变化,继续诱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快读读课文吧。”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在迫不急待地读完课文后,我抓住这一感情的契机追问:“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小动物们吵架后的心情,我又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好朋友吵架后的感受,学生很快就会体会到“狐独和难受”(板书)。借此机会,我又让他们扮演松鼠和小熊读课文的8到10段。学生们在读中自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到了它们渴望寻回友情的迫切心情,即为什么高兴得哭

9、了(板书)。 最后一个层面:合作品评读文,读中体验情感。 新课程标准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前两个层次的朗读基础上,我又提出新的读书要求:“把最让你感动之处读给小伙伴们听一听,互评,然后每组选一代表在全班朗读比赛。”在这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于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研讨,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大胆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文情延伸,体现生命。 为了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的更加鲜活。在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如果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了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切身实际来想办法化解矛盾(如:一句道歉,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幅图画等等,贵在

10、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练习:“为你的好朋友设计一张贺卡或做一个折纸吧!别忘了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啊!”这样设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积累句段篇章,更在于帮助他们积累美好的情感。这里力图体现的是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灵性、情感和想象能够自由地飞扬,构筑一个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四、说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快 乐、幸 福 难 过高 兴 得 哭 了 板书上的这几个词,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把小熊和小松鼠心情变化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能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还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既简明扼要,又与多媒体演示相得益彰。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