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5397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道路服务计划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编制工作服务计划书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09一、设计机构简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AHGHY),是一所具有规划设计甲级、建筑设计甲级、市政设计甲级、风景园林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的综合性甲级设计研究咨询机构。主要承担: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咨询等业务。二、相关案例介绍三、 规划思路该部分你可能写下你的理解四、 规划范围五、 规划成果内容六、 安徽省院规划服务人员组织与安排为全力配合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保证规划项目的顺利进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技术服务组人员安排如下:姓名项目组分工性别从事专业职称七、 工作进度与安排这个部分麻烦你写详细

2、些八、 设计费用说明1、 收费依据2、 规划收费附件一:规划总体思路(说明书目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黄山旅游资源的特点、组成二、齐云山风景区与屯溪、休宁的关系和定位三、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四、景区基本概况1、自然及资源条件2、历史沿革3、社会经济第二章 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结论一、景观资源概况二、景观资源评价1、分级分类评价2、总体评价3、综合评价第三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遵循环境风貌整体保护、资源利用服从资源保护、服务功能与游览功能配套、发展规模与资源容量协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原则。 三、规划期限为2013 年

3、至2030 年,其中近期到2020 年,远期到2030年。 四、修编重点1、按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要求补充完善规划内容。2、调整完善风景名胜区对内对外道路交通系统。3、协调好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相关规划的关系。4、协调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内“三农”问题的关系,创造和谐社会。五、规划目标1、通过规划和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好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信息,达到保护的完整性、可持续性和有限利用性的目标。2、通过对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恢复及配置,强化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互利以及整体发展的平衡有序,

4、实现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构筑齐云山特有的绿色生态景观。3、充分发挥景区文化交流、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 确定符合资源承载力的人口规模与环境容量;组织和谐的游览活动,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把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人文与自然和谐、景观优美、安全环保的和自然与文化游览胜地。第四章 规划范围与规划定位一、规划范围1、风景名胜区范围2、核心景区范围3、外围保护地带二、规划定位第五章 景区容量与游人规模一、景区容量二、游人规模三、常住人口规模第六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一、空间结构二、功能分区1、核心景区2、一般观赏游览区3、景观培育与恢复区4、环境协调区5、综合管理与旅游服务区第七章 保护培育规划一

5、、原则与方法风景名胜资源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风景名胜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首要任务。风景保护规划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和适宜性原则,根据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拟采取分类保护为主,分级保护为辅的方法。该方法以风景资源的价值、级别和类型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相应的保护区划分。二、保护区划分划分为人文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森林生态保护区、田园风光保护区。酌情在风景名胜区外划定外围保护地带。三、各分区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第八章 专项保护规划一、环境保护规划1.总体环境质量评价2.环境质量标准要求3.保护对策二、文物保护规划三、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四、生物多样

6、性保护及植物景观规划五、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六、防灾规划1、 规划原则2、建筑防火规划3、地址灾害预防4、气象灾害预防5、森林火灾预防6、森林病虫害预防第九章 风景游赏规划一、景区规划1、景区划分2、景区规划3、景点规划二、游览项目组织与游线规划1、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2、景区旅游发展现状3、旅游市场开拓4、区内游览项目组织与游线规划(1)游览项目组织游览项目组织包括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城郊假日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多方面内容。(2)游线规划5、与区外旅游线路的衔接第十章 游览设施规划一、游览设施规划原则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必须服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

7、环境,遵循“依托城镇,区域共享;景区游览,区外住宿;以需定量、渐进调整;合理布局、绿色高效”的基本原则。二、游览设施分级规划及布局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交通发展目标建立大众运输方式主导、内外分离、层次清晰、选择多样的风景名胜区综合交通系统。区内区外无缝衔接;对外联系畅通;区内相对独立、生态环保、景色宜人。提升风景名胜区形象,促进风景名胜区的永续利用。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增加游览全过程的舒适性、安全性、可观赏性以及可选择性。二、交通发展策略1、交通改善措施2、风景名胜区内部车行路规划3、风景名胜区内部步行路规划4、停车系统规划5、景区内游览公交系统规划第十

8、二章 基础工程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环保、城乡统筹、适当超前、安全高效”的原则安排布置市政基础设施,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一、供水规划二、防洪规划三、雨水排除与利用规划四、污水排除与处理规划五、能源供应规划六、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一、常住人口规模二、居民点调控类型三、建设方法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一、第一产业主要以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以游览为依托、以服务为导向、强调参与和体验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二、第二产业区内不得发展第二产业,应通过置换等方式将现有的第二产业逐步迁出风景名胜区外。三、第三产业

9、通过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地区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主要以旅游村等形式提供第三产业发展平台。根据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中确定的旅游村发展民俗接待和旅游服务活动,主要设置在核心景区内保留的村庄;结合布局在景区、景点的旅游点和旅游站,进行旅游纪念品及其它旅游商品零售业,保障当地村民的就业。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一、土地资源及现状利用存在问题分析二、用地规模及分配1、用地规模2、土地利用规划一览表三、用地布局1、风景游赏用地2、旅游设施用地3、其他用地第十六章 分期发展与近期建设规划一、分期发展目标1、2020 年近期发展目标2、2030 年远期目标二、近期建设项目第十七章 实施规划

10、的措施建议一、理顺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二、依法进行管理三、深化规划编制、实施动态维护四、实行政企分开,落实管理权责五、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实现搬迁六、加强森林保护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人文及自然环境资源。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管理风景名胜区的水平八、实行科学管理附1:图纸目录 区位分析图 地形山势分析图 综合用地现状图 景观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图 总体空间结构图 总体规划图 景区资源保护规划图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居民点整合搬迁规划图 环境生态保护规划图 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电力电讯规划图 市政站点布局图(以上规划思路为初步思路,

11、最终成果会更具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附件二:基础资料调查提纲1、休宁县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CAD电子版规划总图。2、上版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基础资料汇编等。3、风景区内其他地区相关规划4、齐云山志、休宁志等5、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成果电子版6、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地质公园规划。7、黄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8、黄山市委市政府关于齐云山风景区的保护与建设的文件、讲话和建设意向等。9、其他基础资料调查表大类 中 类 小 类 一、测量资料 1.地形图 总体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0-1/25000;2.专业测绘图 航片、卫片、遥感影像图、地下岩洞与河

12、流测图、地下工程与管网等专业测绘图 二、自然与资源条件 1.气象资料 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冰冻等2.水文资料 相关水体的水位,水源的流量、流速、流向、水量、水温,洪水淹没线;相关流域规划、河道整治规划、防洪设施;山区的山洪、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3.地质资料 齐云山地质、地貌、土层、建设地段承载力;地震或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地下水存在形式、储量、水质、开采及补给件 4.自然资源 齐云山景源、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农林牧副渔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分布、数量、开发利用价值等资料;自然保护对象及地段 三、人文与经济条件 1.历史与文化 历史沿革及变迁、文物、胜迹、风物、历史与文化

13、保护对象及地段 2.人口资料 齐云山历来常住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劳动构成、教育状况、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服务职工和暂住人口及其结构变化;游人及结构变化;居民、职工、游人分布状况 3.行政区划 行政建制及区划、各类居民点及分布、城镇辖区、村界、乡界及其他相关地界 4.经济社会 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计划及其发展战略;风景区范围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产业产值状况;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相关专业考察报告及其规划 5.企事业单位 主要农林牧副渔和教科文卫军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发展资料。风景区管理现状 四、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 1.交通运输齐云山风景区及其可依托的城镇的对外交通运输和内部交通运输的现状、规划及发展资料 2.旅游设施 风景区及其可以依托的城镇的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等设施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3.基础工程 水电气热、环保、环卫、防灾等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五、土地与其他资料 1.土地利用 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历史上土地利用重大变更资料,土地资源分析评价资料 2.建筑工程 各类主要建筑物、工程物、园景、场馆场地等项目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体量、质量、特点等资料 3.环境资料 环境监测成果,三废排放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垃圾、灾变和其他影响环境的有害因素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地方病及其他有害公民健康的环境资料 备注:以上文件最好为电子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