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05233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热水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概况项目单位:中煤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盖章)所有制形式:注册登记号:注册资金: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成立于 年 月,公司简介法人代表基本情况1.2、项目建设方案鄂尔多斯中煤工业园项目(一期)1#3#4#厂房辅房/倒班宿舍热水 系统新建项目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及相关要求,具体容如下:由于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本着利于生产利于运输的原则建设。 建设地点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 任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生产区。1、 1#、2#公寓楼热水系统110吨,太阳能集热模块面积为 108

2、0 m2; 1#、3#、4#厂房东辅房太阳能热水系统为 60台320L单台太阳能 热水器,折合19.2吨;共计129.2吨。2、太阳能热水器摆放在屋顶/厂房顶上,采用角钢联接。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资金来源等费用。1.4、项目效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它对环境污染物的减排 能力,即向大气环境减少 CQ,SQ,NQ排放和粉尘的数量。据计算, 每推广1平方米集热器代替标煤150 Kg,减少CQ排放400Kg,减少 SQ排放4Kg,减少NQ排放2.08Kg,减少粉尘排放 0.58Kg。该项目投产后年可代替标煤210吨,可减排 CQ560吨,可减排SQ5.6吨,可减排NQ2.9吨,可减

3、排粉尘 0.8吨。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条件NY/T343-19982、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试验方法GB/T17581-19983、太阳能集热器检测方法 09806-1:19944、太阳能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式GB/T1551 -19955、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条件GB/T6424-19976、 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性能试验方法GB/T4271-20007、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室试验方法GB/T-18974-2003&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GB/T-18708-20029、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NY/T651-

4、200210、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电辅助热源NY/T513-20021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GB/T18713-200212、钢结构设计规 GB50017-20031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GB50057=94.2000版1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 GB50015-200316、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0117、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卫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18、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01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电缆线路及验收规GB50168-92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

5、工及验收规GB50093-200221、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6-9322、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9323、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4、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GB50018-2002)25、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27、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28、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YBJ216-88);29、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JGJ82-91);30、供电系统设计规(GBJ50052-95);31、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 1

6、997年版);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5-98)。33、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GB/T17049-20053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GB50364-200535、建设单位提供的生产车间设计方案1.6、综合评价新建太阳能项目,采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年可节约煤210吨。节约了常规能源,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成本。造福后代。利国利民。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1. 国家“ 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国务院在今 年下达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经十届全国人大 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纲要全文约 55000字,共分为1

7、4篇,包括指导原 则和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 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 开放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 制。在“十一五”规划第六篇中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 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 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相应提出,加强空中 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等的合理开发利用。2. 节能减排形式严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

8、007年4月2 7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会 议上强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 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有力的措施, 确保国家“ 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当前,全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去年全国没有实 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 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今年是关键。 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好,可以为今后几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完成得不好,就会增加以后三年的工作压力。节能减排既是一项 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

9、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3.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但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依赖程度 不断提高。对能源的消耗,使不可再生能源逐渐枯竭,人类的生存环 境不断恶化,空气、土壤、水等自然资源的污染越发严重。如何有效 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人类社 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报道,我国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能源 可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能源利用率却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倍多,是世界 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促进可再生

10、能源的开发利用, 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 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 2005年2月28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 法,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明确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本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 域之一,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不需开采和运输、无污染且永 不衰竭的可再生能源。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实现新能源利用,实现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 保证。节能减排是应

11、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 平均水平的11 %和4.5 %, 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一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 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 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

12、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 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 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 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 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 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 如何有效节约不可再生能源, 开 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我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报道,我国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13、,人均能源 可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能源利用率却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倍多,是世界 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 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 2005年2月28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 法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明确规定“国家将可再生 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 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太阳能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好的替代能源,它的利用有助于降低二 氧

14、化碳的排放和环境保护。海林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太阳能综合利 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并卓有成效,本项目的建设就是为了完善企 业的自主研发机构的硬件建设,同时建立生产线,将本企业所拥有的 技术专利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国围推广应用,也增加自身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2.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太阳能技术的推广,专利成果的转化。3. 推广应用太阳能建筑海林公司拥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示楼”的科技成果,为了推广 应用太阳能建筑,为建筑提供太阳能采暖、空调、热水与电力,特提 出在本公司工程建设太阳能车棚,作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领军企业, 为北京以至全国推广应用新能源建筑的示平台。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由于本项目

15、属于新建项目,本着利于生产利于运输的原则建设。建设地点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 任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生产区。1#、2#公寓楼热水系统110吨,太阳 能集热模块面积为1080 ; 1#、3#、4#厂房东辅房太阳能热水系统为 60台320L单台太阳能热水器,折合 19.2吨;共计129.2吨。该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太阳能热水器摆放在屋顶/厂房顶上,采用角钢联接;场址无自然保护区,无文物景观,环境质量良好。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鄂尔多斯市位于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及东北与以及呼和浩特隔河相望。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本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隆起、四 周递降,境沟壑纵横,沙漠广布。年平均降雨量为327毫米。蒸发量大,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3000毫米。年平均气温 5.3 C -8.7 C,属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为27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