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05071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资料讲解(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2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2.1 水化温升高,体积变化大混凝土体积越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越不易散发,温升越高, 引起的体积变化也越大。2.2 受约束,产生拉应力 不受约束(即能自由收缩)的混凝土是不会产生内应力的,体积 变化受约束才产生内应力。约束有两种。 一是外部约束,二是内部约束。混凝土浇在岩石上 或老混凝土上, 其体积变化将受外部岩石或老混凝土约束, 初期因水 泥急剧水化升温,体积膨胀,处于受压状态,但因混凝土(强度低) 弹性模量低,产生的压应力很小;后期水泥水化热减小,散发热量大 于水化热量,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受岩石或老混凝土

2、约束,由受压 状态变为受拉状态, 产生拉应力。 内部约束是由于内部水泥水化热不 易散发,表面则易散发,是表面约束处于受压状态,表面则体积收缩 (特别是遇气温骤降,或过水)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2.3 抗拉能力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压能力较高, 抗拉能力较低。 抗拉强度仅 为抗压强度的1/10左右;极限拉伸也很小,通常不足1X 10-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形受约束产生的拉应力 (或拉应力) 很容易超过极限拉伸(或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水化温升产生的较大的体积变化。3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措施3.1 减小温度变形3.1.1 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加混合材数量不同,

3、水泥的水化热差异较大。 铝酸 三钙(C4)和硅酸三钙(C3S)含量高的,水化热较高;混合材掺 量多的水泥水化热较低。为降低水化温升、减小体积变形,大体积混 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应使用 中热硅酸盐和低热矿渣水泥; 更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 如工地上有条 件掺加较多的活性混合材(如粉煤灰) ,则使用的水泥品种一般可不 加限定。3.1.2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变化而导致体积变 化的主要根源。 干湿和化学变化也会造成体积变化, 但通常都远小于 水泥水化热产生的体积变化。因此,除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外,要减 少温度变形,还应千方百计地

4、降低水泥用量。这就要求:( 1)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计要求强度,以减小水 泥用量。(2)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增长的强度及其他性能,采用较长的设计 龄期。混凝土的强度、 抗渗性等都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特别是掺加活性混合材(矿渣、粉煤灰)的。大体积混凝土因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 有条件采用较长的设计龄期,如 90天、180天、甚至1年。折算成 常规龄期28天的设计强度就可降低,从而减少水泥用量。(3)精心设计、调整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和级配如尽可能采用大的骨料最大粒径。 最大粒径越大,骨料的空隙率和表 面积越小,混凝土的水泥浆及水泥用量就越小。 不同最大粒径混凝土 的相对水泥用量见表1

5、。表1不同最大粒径混凝土的相对水泥用量(以最大粒径20mm的为100)最大粒径mm10204080150相对水泥用量%120100847060通常规定,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 1/4(板 后的1/2)。钢筋净距的3/4。又如选用优良的骨料级配(包括砂率)。优良级配骨料的空隙 率和表面积小,水泥用量也小。比较优良的粗骨料级配,其中 Dmax1/2Dmax的颗粒含量约为50%左右。此外,合理的间断级配亦可 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比较简便的是剔除 510mm的颗粒。(4)掺加粉煤灰粉煤灰的水化热远小于水泥,7天约为水泥的1/3,28天约为水泥的1/2。掺加粉煤灰减小水泥用量可有效降低水

6、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的 强度通常要求较低,允许掺加较多的粉煤灰。另外,优质粉煤灰的需 水性小,有减水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还可 减少混凝土的自生体积收缩,有的还略有膨胀,有利于防裂。掺粉煤 灰还能抑制碱一一骨料反应并因此防治因此产生的裂缝。(5)掺减水剂掺减水剂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缓 凝型减水剂还有抑制水泥水化作用,可降低水化温升,有利于防裂。3.1.3采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混凝土由水泥浆和骨料组成,其线膨胀系数为水泥浆和骨料线膨胀系 数的加权(占混凝土的体积)平均值。水泥浆的线膨胀系数为(1116) X 10-6厂C ;骨料的线膨胀系数因母岩种

7、类而异,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 数如表2。表2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数岩石种类石英花岗石白云岩石灰岩大理石玄武岩砂岩线膨胀系数10-6/C10.213.45.55.86103.6464.4157.51012表2表明,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数差异很大。 大体积混凝土中的骨料 体积占75%以上,采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对降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 数,从而减小温度变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3.1.4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主要是运输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采用泵送。因为可泵性限制了骨 料最大粒径,且要求流动度大,结果水泥用量大,水化温升高,是十 分不利的。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吊罐吊运,或且它方法,以使用大的 骨料和较小的流动度。

8、若只能泵送,则应埋放块石。3.1.5在低温季节或低温时段浇筑除水泥水化温升外, 混凝土本身的温度也是造成体积变化的原因, 所 以也应尽量降低。有条件的应尽量在冬季浇筑,避免在夏季浇筑。若 无法做到,则应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浇筑。3.1.6 冷却混凝土冷却混凝土分预冷和后冷。 预冷是在浇筑前进行, 主要的方法是加冰 拌和(可降低34C)和冷却骨料(可降低10C以上)。深度预冷(降 至15C以下)的制冷规模大,冷量损失大,是否采用应经技术经济 比较。后冷是在浇筑后进行。主要是在结构内埋设水管,通低温水冷 却,冷却的效率高,冷量损失小。浇筑块不太厚的,亦可采用表面流 水冷却,也有较好效果,且节约水管。3

9、.1.7 做好表面隔热保护3.1.8 使用微膨胀水泥3.2 消除或降低约束( 1 )岩石上可铺薄薄一层砂砾石( 2)老混凝土上可铺沥青油毡( 3)侧面为岩石或老混凝土时,亦可用沥青油毡隔开。3.3 提高抗拉能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 与耐久性有关的混凝土性能2.1 强度 一般地说,混凝土的强度越高,耐久性越好。但由于高水泥用量在早期和后期易产生裂纹,裂纹对耐久性是致命的。2.2抗渗性抗渗性越好,耐久性越好。2.3含气量向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的微小封闭气泡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 耐久性。这是因为,在混凝土受冻时,气泡能够容纳水而使冰冻产生 的压力得以释放;气泡还能容纳混凝土内部的有害应力并

10、使之得到缓 解;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渗入起到阻隔作用,以及有利于降低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性膨胀等。日本的混凝土都必须引气。3提咼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3.1使用外加剂3.2使用矿物掺合料3.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的措施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4长耐久性混凝土工程实例cfwsgA La咼LQ LSLQ%90d10614210094411200.773.480.1161504.523.1高性能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CPSW/BfSgAEAJhn-1SI 1hst204430.456335%102.018517513: 0015:504 C40级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其具体施工要点如

11、下: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斜向分层法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 400mm, 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在初凝前结合好。 混凝土振捣要根据泵管 流向插入振捣混凝土流向,做到“ 不漏振,快插慢拔,点到为止,恰 到好处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马上抹面, 并覆盖塑料薄膜, 防止混凝土表面 水分蒸发。 在混凝土临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以抹掉混凝土表面浮 浆。混凝土初凝后开始养护工作, 覆盖湿麻袋, 混凝土终凝后蓄水保 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三峡工程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3 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3.1.1 水泥温度:采用微膨胀性质的水泥,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 形。中热水泥熟料中的 MgO 含量控制在 3.5%5.0%

12、范围内,可减少 混凝土裂缝。3.1.2 粉煤灰掺优质国标I级粉煤灰节约水泥效果更明显, 且可有利于进一步 降低混凝土温升, 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 其减水作用可减少混凝土干 缩应力,避免和减少干缩裂缝。3.1.4 采用优质高效缓凝减水剂和引气剂联掺技术,减水可达 30%。4.2.2 运输、入仓过程的温度控制措施4.2.3 混凝土浇注过程的温度控制措施 即时铺设保温被等。4.2.4 养护过程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冲毛后,可派专人落实表面洒水养护工作,养护时间为28 天,以降低混凝土温度,防止混凝土干缩;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铺设湿草垫,在混凝土初凝后,不间断洒水 进行保湿养护;有条件的部位采用蓄水或流水

13、养护,侧面形成水幕养护。4.3 通水冷却4.3.1 初期通水 目的是消减浇筑层水化热温升。 覆盖水管时开始通水, 流量不少 于 18L/min 。4.3.2 中期通水 目的是防止内外温差作用造成混凝土裂缝。通水流量达 20L/min25L/min 。4.3.3 后期通水 需进行坝体接缝灌浆及岸坡接触灌浆的部位, 必须进行后期通水 冷却。4.4 表面养护 对孔洞需进行封堵。采用表面贴防雨彩条布的高发泡聚乙烯片 材。某高层建筑基础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裂缝成因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按成因分为两类: 一类,由外荷载直接引起的裂缝, 即荷载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 土抗拉极限强度所致,称结构性受力裂缝。一类

14、,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收缩、基础不 均匀沉降等因素,也称非结构性裂缝。3.1 混凝土本身性能的影响河砂细度模数为 2.1,砂率为 29.0%。为保证良好的流动性和粘 聚性,必然提高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420480kg/m3。这些均引起 混凝土干缩率的增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3.2 施工方面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 1米厚)水化热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显 著升高,外表为室外环境温度,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内外 温差;拆模前后,使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陡降;混凝土内 达到最高温度后, 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 它们与 最高温度的差值就是内部温差

15、。这三种温差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进行, 并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 浇 筑温度不宜超过28 C。大流动度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砂 mx:2.8 堆积密度 1.56 g/cm3 表观密度 2.60g/cm3砂mx:3.1堆积密度1.52 g/cm3表观密度2.66 g/cm3碎石 20mm 堆积密度 1.52 g/cm3 表观密度 2.64 g/cm3 压碎指标6.6% 针片状 3.4% 含泥量 0.1%混凝土搅拌制度:干拌 0.5min,边搅拌边加水1/2,搅拌2min, 最后加入预先配置好的复合外加剂及剩余 1/2 水,搅拌 3min。水胶比0.25,砂率3540%,细度模数2.83.1,碎石520mm连 续级配。水泥 480 硅灰 60 矿渣 60 W/B 0.245 28d 110MPa 。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及其机制1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3060%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总量的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