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0496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合肥学院HefeiUniversity医学免疫学题目 :医学免疫学述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专业 :_12 级生物技术学号 :1202121037姓名 :戎晓娜指导教师 :李 甤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2021 年4 月10 日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医学免疫学综述摘要 :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去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构造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根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开

2、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开展前景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根底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 ,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合来看,根底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 10 个方面 :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3:抗原的构造特性与免疫识别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构造根底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9:免疫效应分子的构造、功

3、能与作制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分支学科也很多 ,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开展机制、 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 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 ,例如 ,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 ,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根底免疫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肿瘤、

4、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 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 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根底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结合更加严密 , 根底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且严密结合 ,两者相辅相成;根底免疫学为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众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开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如疫苗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等。HIV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另一方面 ,临床免疫学的实际问题为根底免疫学开展提供新的需求。如 Tetramer-peptide 检测 CTL技术的开展 ,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 , 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 免疫学与其他多医学与生

5、命学科的穿插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开展 :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构造生物学的穿插在分子、 原子水平研究免疫识别、 免疫反响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加深在根底免疫学方面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认识,这种穿插也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带动了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开展。二免疫学的开展趋势及现状免疫学的开展趋势表达在如下几个方面 :根底免疫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对免疫学的研究从原来的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 免疫学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如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调控及其信号机制、新型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发现 ,其功能的调节作用、抗原识别

6、、活化的分子构造根底、免疫特异性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包括免疫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免疫调节 (负性 )的方式及其机制、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免疫记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新型免疫分子的发现、构造和功能等。2.1 免疫识别的构造与分子机制免疫识别是诱导和触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响或者决定免疫系统处于耐受状态的重要免疫过程 ,是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以往人们对于获得性免疫 (T 细胞与 B 细胞 )的免疫识别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很多 ,研究了抗原构造包括蛋白抗原构造、多肽抗原、表位抗原构造对免疫识别的影响。对抗原构造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研究抗原表位 (Epitope)的构造特点 ,

7、根据其识别特征的不同 ,抗原表位包括 B细胞表位、Th 细胞表位、CTL细胞表位 MHC 限制表位等 ;根据其免疫效应的差异 ,抗原表位包括免疫保护性表位以及毒性或抑制性、优势非中和性、 病理与自身抗原穿插反响性等不利于保护性免疫的表位构造;根据免疫刺激能力的不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同 ,抗原表位包括优势表位和弱势表位。天然免疫反响是由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atterns,PAMPs)的受体 介 导 的 , 这 些 受 体 统 称 为模 式 识 别 受 体 (Pattern recognitionreceptor,

8、PRR)。Toll 样受体 (Tol-l like receptors,TLR)在识别 PAMP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表侵的第一道屏障。目前至少已经报道了11 种人 TLR和 13 种小鼠 TLR。根据不同的亚细胞定位 ,TLRs可以分为细胞外表的TLR和细胞内的 TLR两大类。TLR经各自配体刺激后可通过大致相似的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目的基因活化表达 ,以完成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但每个 TLR又因使用相对特异的接头蛋白而具有各自的特性。在此背景之下 ,Carmelo Luci等人以及 Stephanie L Sanos等人几乎同时在人类和小鼠的肠道粘膜固有层定义了一群独

9、特的NKp46+RORCt+NK1.1loCD3细- 胞 亚 群。进 一 步 研 究 证 实 肠 道NKp46+RORCt+NK1.1loCD3细-胞高分泌 IL-22,而非 IL-17Tom Cupedo 等人的研究说明人类淋巴样组织诱导细胞 (LTi cell)可作为定向的 NK 细胞前体 ,在体外分化成为 RORC+CD127+NK样细胞。这三篇 NI 上的文章共同提示肠道NKp46+CD3细-胞在肠道环境的作用下有着独特的表型及功能特点 ,在淋巴组织生成、肠道免疫及组织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见 ,有关 NK/NKT细胞及其亚群的特征与作用尚有许多空白点值得进一步研究。2.2 免疫调

10、节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在多数情况下机体能够在免疫调控机制的精细控制下,通过适度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的免疫应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监视并去除机体内恶变的细胞同时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但是 ,一旦这样的调控机制出现异常 ,将会导致免疫病理反响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长期以来 ,对于增强免疫应答效应的免疫调控机制即正相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 ,而对于免疫负相调控的机制那么认识不足,因此近年来免疫学领域有关免疫负相调控机制的研究非常热门 ,其中最大的热点是 CD4+CD25+Foxp3+调节性 T 细胞 Treg 的根底与应用研究。DC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细

11、胞群体 ,分布于不同的解剖部位 ,含有不同的细胞亚群、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 ,表达不同的表型和细胞因子 ,其功能也是多样性的。以往认为 DC具有激活免疫的功能 ,但是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实验证明 ,DC具有负相调节免疫的功能 ,可通过诱导 T 细胞失能、使免疫反响偏移、 促使活化的 T 细胞凋亡及诱导调节性 T 细胞形成等方式使机体到达免疫稳定。广义的调节性DC(regulatory DC)是指那些具有负相免疫调控作用的 DC,包括生理状态及病理状态下存在于体内的具有免疫负相调控作用的中枢和外周的 DC以及在体外各种不同条件诱导下从成熟或不成熟 DC转变为具有负相调控作用的 DC。调节性 DC通

12、过诱导调节性 T细胞或去除相应的 T 细胞克隆而到达免疫抑制或诱导免疫耐受 ,此外 , 研究说明调节性 DC能够活化扩增体内已经存在的调节性 T 细胞 ,最近的研究提示 DC上的共刺激分子 CD80和 CD86在通过 CD28和 CTLA-4 调节 Treg 的抑制功能方面有相反的作用 ,阻断 CD86 能够有效地增强CD4+CD25+Treg所介导的抑制作用 ,而 CD80的阻断会限制 Treg细胞所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医学免疫学综述介导的抑制 ,从而提示 DC可能通过 CD80和 CD86的相关表达调节 Treg细胞的功能 ,从而维持免疫激活和抑制的平衡。近年来也发现了许多能够负相调控

13、RIG-I通路以及抑制RIG-I触发 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 ,例如 LGP2、A20、Pin1、SIKE、Atg5-Atg12、RNF125、DURA、NLRX1、ISG15、DAK、CYLD等。2.3 免疫治疗 (Immunotherapy)医学免疫学根底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效劳 ,是希望能够研制出对于重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 传染性疾病等的有效治疗方法 ,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曙光。通过增强或者抑制免疫功能的免疫治疗方法很多 ,其中 ,单抗、疫苗、基因工程细胞 因子等的临床应用已经显示出良好疗效。2.4 免疫记忆 (Immunological memory)免疫记忆是

14、获得性免疫的一大特征 ,是疫苗研究的理论根底。免疫记忆主要由记忆性 B 细胞与记忆性 T 细胞介导 ,近两年来记忆性 T 细胞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关于记忆性 T 细胞的分化模式一直存有争议 ,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记忆性 CD4T细胞同记忆性 CD8 相似 ,也是由效应 T 细胞分化而来。 另外有体外研究说明 ,高度活化的效应 CD4 T细胞可在体外短时间静息后转变成具有记忆性 T 细胞特征的细胞。 各种细胞亚群对记忆性 T 细胞产生与功能的调控被广泛研究与报道 ,包括各种 DC亚群、NK细胞以及 CD4 T细胞 ,基质微环境及调节性 DC可能也在记忆性 T 细胞的产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另外 CD4T细胞调控记忆性 CD8 T 细胞产生的机制有 CD27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