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操作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04896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操作技术(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美WORD格式第三篇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第一章新生儿根底护理操作技术第一节脐部护理【目的】保持脐部清洁,防止脐部感染。【评估】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血、渗液、异常气味。【用物准备】吉尔碘、棉签。【操作程序与方法】表141备齐用物,核对、解释,确认新生儿,向母亲进展解释取得合作。2暴露脐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带根部。3脐轮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者:用棉签蘸吉尔碘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4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枯燥使其易于脱落。5发现异常,遵医嘱给予处理。6脐带脱落后应继续用75%酒精或吉尔碘消毒脐窝处直至分泌物消失。7清理用物,记录脐部情况。【出生时的脐带护理】1用2.5%碘酒消毒脐带根部周围皮

2、肤,消毒X围为以脐轮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周消毒,直径5cm。以脐轮为中心向上消毒脐带,长度约为5cm。2再用75%酒精脱碘两遍,脱碘的X围超过碘酒消毒的X围,注意要将碘脱干净,以免损伤新生儿皮肤。3在距脐根部1cm处用止血钳夹住,并在止血钳上方剪断脐带,将气门芯或脐带夹套在或夹在距脐带根部0.5cm处。4用2.5%碘酒消毒脐带断端,注意药液不可触及新生儿皮肤以免灼伤。5以无菌纱布覆盖。【沐浴后的脐部护理】1新生儿沐浴前,检查脐部。每天沐浴后,用消毒干棉签蘸干脐窝里的水及分泌物,再以棉签蘸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脐轮和脐窝。2保持脐带枯燥,不要用纱布包扎脐带。尿布的上端勿遮挡脐部,防止尿粪污染脐部。3

3、可穿单衣,轻轻盖住脐部。5脐带脱落后的护理:继续用吉尔碘消毒脐部直到分泌物消失。【脐部出血的护理】1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如结扎线松动或脱落造成脐部出血,立即重新结扎止血。如脐带过短结扎有困难,可用肠线8字缝合法止血。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2脐带枯燥脱落时出血,局部敷酒精纱布即可。【考前须知】1观察脐部有无异常分泌物,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等异常情况。保持脐部枯燥,如有潮湿应及时更换。2勤换尿布,尿布的折叠勿盖住脐部,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尿布潮湿或污染时,应随时给予护理。每日进展脐部护理一次。3如脐部红肿或分泌物有臭味,提示脐部感染,及时报告医师,做分泌物培养或涂片。4脐带脱落前,勿试图

4、将其剥脱,结扎线如有脱落应当重新结扎。5操作中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图14脐部护理操作标准评分等级 工程总分操作要点考核要点ABC仪表5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仪表端庄531服装整洁操作前准备151.评估新生儿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1.评估患者正确。15105血、渗液、异常气味。2.告知内容正确全2. 告知产妇操作方法、目的。面。3.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3.洗手戴口罩。4. 用物准备吉尔碘溶液、棉签。4.备齐用物放置合5环境整洁安静理操作过程601.备齐用物,核对、解释,确认新生儿,1.核对正确。604020向母亲进展解释取得合作。2.技术方法正确。2. 暴露脐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带根3.操作程

5、序正确。部。4.注意观察病情变3. 脐轮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用棉签化并告知医师蘸吉尔碘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4. 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枯燥使其易于脱落。5. 发现异常,遵医嘱给予处理。6. 脐带脱落后应继续用吉尔碘消毒脐窝处直至分泌物消失操作后201.清理用物,记录脐部情况。1.处理用物正确。2021 102. 洗手、签字2.洗手、记录、签字顺序正确。3. 记录规X、签名清楚总分100实得分合计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第二节臀部护理【目的】保持新生儿臀部清洁,促进新生儿舒适。【评估】臀部皮肤情况,大小便情况。【用物准备】尿布、小毛巾各一块,盛温水盆一个,婴儿专用湿纸巾,护臀膏。【正

6、常儿臀部护理】1选用柔软吸水性良好、大小适中的尿裤,每次喂奶前排便后及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清洁枯燥。2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或用婴儿护肤湿巾从前向后擦拭干净,并涂护臀膏。3保持臀部枯燥,尿裤必须兜住整个臀部和外阴,经常查看尿裤有无污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换。4尿裤包兜不可过紧、过松,不宜垫橡胶单或塑料布。【新生儿轻度红臀的护理】1预防措施:保持臀部清洁、枯燥。2不可用肥皂清洁臀部,并轻兜尿裤。3季节或室温条件允许时,可仅垫纸尿裤于臀下,使臀部暴露于空气中。4患儿臀部暴露在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注意保暖。5颈灯或红外线灯照射,有加速渗出物吸收和抗炎抑菌作用。【新生儿中度红臀的护理

7、】1备齐用物,向母亲说明目的及操作流程。2清洁臀部,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防止用毛巾擦揉,禁用肥皂,洗净后用浴巾蘸干。3暴露红臀部位,将患儿横放于床上,将纸尿裤垫于臀下,用尿布遮住男婴会阴部,使患儿侧卧,暴露红臀部位,注意保暖。4翻开红外线灯的电源,调好灯距一般距患处3040cm。护士用前壁内侧试温,以温热感为宜,两手扶持患儿保持体位,并随时观察皮肤情况,不得离开,以防意外。照射时间约20分钟,每日23次。5照射完毕,将蘸有护臀药膏的棉签在臀部皮肤上轻轻滚动,均匀涂药。穿好清洁尿布,盖好被褥,整理用物。6加强全身营养,结合糜烂程度进展处理。【考前须知】动作轻柔,敏捷,注意保暖,纸尿裤松紧大小适当

8、。第三节体温测量法【目的】及时准确地了解新生儿的体温变化,防止出现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用物准备】体温测量盘清洁体温计,无菌纱布,记录本、笔。【操作程序与方法】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2检查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3腋下测量法:解开衣服,轻轻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汞端放于新生儿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帮助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4直肠测温法:新生儿取仰卧位,取下尿布,护士一手紧握其双足踝部,并提起,固定患儿双足;将肛表汞端涂上液状石蜡,轻轻插入肛门23cm,固定肛表,用手掌和手指轻轻地将双臀捏在一起,防止体温计由肛门脱出。3分钟后取出体温计,用无菌纱布擦净。擦

9、干净肛门。5记录体温。6为新生儿包好尿布穿好衣服。7将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容器中,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考前须知】1测温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皮肤黏膜。2腋下测量时要擦干腋窝,护理人员要帮助新生儿夹紧上肢,以保证测量温度的准确性。3肛温测量时,要润滑体温计汞端,女性婴儿的肛门与阴道口的距离接近,要防止将体温计误插入阴道。4选择适宜的测温时间,在哭闹、洗澡、进食后20分钟方可测温。5测温过程中要注意保暖。6每日测温六次,体温过低,应给予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体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体温过高应检查是否衣着过多、盖被太厚、室温过高。保持室温恒定第四节体

10、重测量法【目的】每日监测体重,防止新生儿入量缺乏,体重下降过快。【评估】新生儿出生天数,根底体重增长情况。【用物准备】婴儿磅秤、新生儿换洗衣服、尿布。【操作程序与方法】1洗手、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2关好门窗,室温保持在2628.一般在新生儿洗澡前测体重。3校对婴儿磅秤。4脱去新生儿衣服及尿布,将其轻放在秤盘上,左手悬于婴儿上方,以便保护婴儿安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全。读表,为新生儿穿好衣服,做记录。【考前须知】1动作轻柔,注意保护新生儿的平安。2注意观察体重的变化,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是25004000g,出生后24天由于哺乳量缺乏,皮肤和呼吸水分的蒸发以及胎粪排出,暂时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

11、超过体重的3%10%,出生45天以后逐渐上升,710天后早产儿每天体重增长10-30g.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及时报告医师。3每次测量体重前必须先调节婴儿磅秤至零点平衡前方可使用。测得数值准确,记录及时。4假设测得体重的数值与前一次所测数值差异较大时,应重新进展测量、核对。第五节身长测量法【目的】监测新生儿身长。【用物准备】身长测量板、记录本。【操作程序与方法】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2身长测量:分两次测量,先测量头部至臀部长度,后测量臀部至足跟长度,两者相加。【考前须知】1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应采取仰卧位进展测量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测量时应使新生儿双下肢充分伸展,以减

12、少误差。2测量时推动滑板的动作要轻快,准确读数并与前次身长数比拟。3注意平安和保暖。第六节头围测量法【目的】测量新生儿头围。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用物准备】软尺、笔、记录本。【操作程序与方法】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2新生儿取仰卧位或由一人抱起,测量者站在新生儿前面或右侧,用左手拇指将软尺“0点定于新生儿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再从头右侧向后经枕后围绕到“0点,准确读数,以厘米为单位,准确到0.1cm。3整理用物,记录。【考前须知】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1测量时软尺应紧贴小儿皮肤,左右对称。2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头围过小为小头畸形,为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常

13、见于脑积水。测量中应注意观察患儿头部、卥门的形状,如小儿哭闹或出现异常呼吸,不要勉强测量。3测量方法正确,结果准确,记录及时。第七节胸围测量法【目的】测量胸围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用物准备】软尺、笔、笔记本。【操作程序与方法】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2测量者立于新生儿前方或右侧,解开患儿衣服,用右手拇指将软尺“0点固定于被测新生儿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经右侧绕至后背两肩胛骨下角下缘,再经左侧回至“0点准确读数,以厘米为单位,准确到0.1cm。3整理:帮助新生儿穿好衣服,根据需要适当包裹,整理用物,记录。【考前须知】1测量时,注意左右对称,软尺轻轻接触皮肤。2如出现异常呼吸或小儿哭闹,不要勉

14、强测量。胸围是指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约32cm。胸围大小与肺的发育、胸廓骨骼、肌肉及皮下脂肪的发育密切相关。3测量过程中注意新生儿平安,保暖,记录及时。第八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目的】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体内产生抗体,预防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评估】一般情况,孕周,体重,体温情况。【用物准备】治疗盘一个内有75%酒精,棉签,1ml注射器,药物,乙肝疫苗接种卡片。【操作程序与方法】表151在治疗室抽取药物,填写乙肝接种卡,严格三查八对。2用1ml注射器抽取10乙肝疫苗。3将治疗车推至母婴同室病房,接种卡与产妇核对无误。4暴露新生儿右上臂外侧三角肌,常规消毒皮肤后进展肌内注射。5整理用物。【考前须知】整理分享-完美WORD格式1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2无论产妇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均注射10g。3体重缺乏2500g,缺乏37周的新生儿暂缓注射。待体重到达2500g再遵医嘱注射。表15乙肝疫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