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04809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一、经济运行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6亿元、增长8.6%,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9位、与上季度持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1位、比上季度上升2位。服务业增加值27.69亿元、增长10.2虬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4位、比上季度上升1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1位、与上季度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9亿元、增长17.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L9个百分点

2、、名列全市第6位、比上季度上升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1亿元、增长12.4%,增速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名列全市第6位、比上季度上升1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亿元、增长11.1%,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名列全市第7位、比上季度下降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69元、增长8.5虬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6位、比上季度下降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7元、增长9.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4位、比上季度上升1位。(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上半年,工业投资5.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4.7%、低于时间进度0.3

3、个百分点;增长10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2.8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2位、与上季度持平。技改投资3.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3%、低于时间进度6.7个百分点;增长51.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3位、比上季度上升2位。新培育“四上”企业37户,净增10户。其中,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户、完成年度计划的62.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净增5户。国内省外到位资金12.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3.5%,总量名列全市第7位、与上季度持平;增长14.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5位、比上季度下降1位。(三)特色亮点工作。一是牢牢锁

4、定“在扩增量中调结构、增效益”不动摇。优化调整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新组建鞋服纺织、大健康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及新型材料制造3大产业招商小组,举办“*民进企业走进*”推介会,县级领导外出招商9次。上半年,全县签约31个项目,总投资274.92亿元,投资166亿元的威马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投资90亿元的远成*北智慧物流城项目已进入土地平整阶段,该批重大产业项目将为我县优结构、增效益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始终围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抓创新。确定今年为“项目突破年”,全面实行县级领导项目负责制,增设工业园区投资服务中心,打造项目服务“高速公路”,高规格高标准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整理500亩工业用地,盘活闲

5、置厂房1万余平方米。妥善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双龙服饰、东昇燃气资产盘活进入实质性阶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鞋业企业用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等事宜,解决16户企业生产经营问题。三是坚持围绕“夯实底部支撑”挖潜力。为乡镇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匹配任务,充分挖掘乡镇在拉动消费、扩大投资方面的潜力,10个乡镇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2.55亿元。启动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重点策划包装乡村振兴项目,积极争取省国土资源厅整理保护耕地项目,助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二、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仍然不优。工业占比与全市、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产占比仍然虚高。二是项目支撑不强。新上项目多处在建设阶段,建

6、成达产的还较少,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明显,已签约项目形成实质内容还需要一个过程。三是要素保障困难。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如威马项目和远成物流项目。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信贷不足、融资成本高,企业资金需求仍然紧张。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一流的作风、良好的状态,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一是抓工业提质增效。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工业百亿”工程,加快壮大园区经济版图,动态推进升规纳统。狠抓资金协调,破解资金瓶颈,每季度召开政银企保担座谈会,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紧缺问题。二是抓农业产业上档。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积极筹备全省花椒产业现场会,加快建设麦冬大健

7、康产业试验园、藤椒加工厂和铁骑力士A级屠宰场、熟食品加工项目,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三是抓服务产业升级。坚持农文林旅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入库限上规上企业。积极促进远成物流项目落地开工。四是抓项目投资拉动。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年”,梳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定向发力,解决一批要素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大策划包装力度,全力引进一批符合县情、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招商项目,重点跟踪欣迪、鸿星尔克等有意向性的项目。汇报完毕。党课: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同志们,今天我围绕“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为题和大家上一次主题党课。在学习贯彻习

8、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并提出系列要求。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中明确要“重实践、建新功具体目标中有“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工作安排中有“推动发展”,指向是一致的,就是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在改造主观世界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下面我主要围绕如何“破题一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题意,答题一如何答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从四个角度深入理解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9、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深对这一重大判断的理解和认识。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内涵,着力提高推动

10、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一)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加深理解。高质量发展是跨越重大关口的必然选择,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赢得战略优势的关键所在,着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要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强化理解。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要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始终以

1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使发展动力更强、发展方式更优。要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质量发展成果。要持续增强“四大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工业要稳住基本盘,新兴产业要发挥引领作用,服务业要大力提升能级,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高增长企业,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延伸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必须掌握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着力

12、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系统观念,提高工作协同性,凡事多作整体性、综合性考量。要找准工作突破口,积极谋划具有牵引性撬动性的载体和抓手。要增强工作穿透力,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作风,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实打实地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让经营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要持续发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塑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让企业敢闯、敢试、敢干。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个方面,从四个方面发力答好高质量发展答卷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新使命要求我们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中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必须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落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