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4787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了解醇的概念、分类、物理性质及几种典型醇的用途。2.掌握乙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性质。3.了解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基础知识梳理一、醇的概念、分类1.概念: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官能团的结构式为。2.分类:根据醇分子中所含数目,可以分为、和。一元醇的通式为。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丙三醇俗称。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色、黏稠、有甜味的体,易溶于和。其中,可作汽车用防冻液,可用于配制化妆品。3.命名(1)选主链:将含有与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2)编碳号

2、:从距离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定位。(3)写名称:羟基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用汉字数字表示。二、醇的物理性质1.沸点: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烷烃的沸点。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的增加,醇的沸点逐渐。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羟基的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等低级醇可以与水,这是由于这些醇与水形成了。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2.消去反应:。3.取代反应(1)乙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如果把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的温度控制在140 ,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每两个乙醇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的有机物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与氢

3、溴酸的取代反应:。4.氧化反应(1)铜催化作用下:。(2)乙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基础交流1.含有羟基的化合物是否均属于醇类?2.能否用甲醇或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为什么?3.浓硫酸在乙醇的消去反应中有哪些作用?4.乙醇的结构可表示为,它易发生化学反应。其结构中各键断裂时,发生的反应类型各是什么?重点探究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验证加热乙醇与浓H2SO4的混合液时会产生乙烯气体。(1)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2)加热时,发现未加热到170 时,装置中的液面分层,试分析上层液体的成分是什

4、么?写出生成该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去除装置,是否可以确认乙烯的生成?请说明理由。探究拓展1.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2.所有的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吗?3.检验乙醇消去产物前先加入NaOH溶液,其目的是什么?4.溴乙烷和乙醇的消去反应有什么异同?知识应用与拓展1.下列四种醇中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A.B.C.D.2.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它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D.符合通式CnH2nO33.分子式为C7H16O的饱和一元醇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单烯烃,则该醇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A.B.C.D.CH3(CH2)5CH2OH4.1 mol分子式为C3H8O的液态有机物A,与足量的金属钠作用,可以生成11.2 L H2(标准状况),则A分子中必含有一个(填官能团的名称);若该官能团位于碳链的一端,则A的结构简式为;A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以上,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共热可以生成C,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