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04727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 五 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 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为 空穴 ,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 正 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 三 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 空穴 ,少数载流子为 自由电子 ,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 负 电。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 基 区、 发射 区、 集电 区及 发射 结和 集电 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电极分别是 基 极、 发射 极和 集电 极。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 相反 ,有利于 多数载流子 的 扩散 运动而不

2、利于 少子 的 漂移 ;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 相同 ,有利于 少子 的 漂移 运动而不利于 多子 的 扩散 ,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 反向饱和 电流。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 空穴 向 N 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 自由电子 向 P 区进行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 空间电荷区 ,其方向由 N 区指向 P 区。 空间电荷区 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运动 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 漂移运动 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 PN结 形成。5、检测二极管极性时,需用万用表欧姆挡的 R1K 档位,当检测时表针偏转度较大时

3、,则红表棒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 阴 极;黑表棒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 阳 极。检测二极管好坏时,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大时,说明二极管已经被 击穿损坏 ;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小时,说明该二极管已经 绝缘老化不通。6、单极型晶体管又称为 MOS 管。其导电沟道分有 N 沟道和 P 沟道。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 面 接触型 硅晶体 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 反向击穿 区。8、MOS管在不使用时应避免 栅 极悬空,务必将各电极短接。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P型半导体中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说明P型半导体呈负电性。 (错)2、自由电子载流

4、子填补空穴的“复合”运动产生空穴载流子。 (错)3、用万用表测试晶体管时,选择欧姆档R10K档位。 (错)4、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外电场方向一致。 (错)5、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极管都具有电流放大能力。 (错)6、双极型晶体管是电流控件,单极型晶体管是电压控件。 (对)7、二极管只要工作在反向击穿区,一定会被击穿损坏。 (错)8、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大于它的最大允许电流ICM时,该管必被击穿。 (错)9、双极型三极管和单极型三极管的导电机理相同。 (错)10、双极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类型相同,因此可以互换使用。 (错)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C)。A、

5、二极管; B、双极型三极管; C、场效应管; D、稳压管。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4、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说明该二极管(C)。A、已经击穿; B、完好状态; C、内部老化不通; D、无法判断。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E2.1V,VB2.8V,VC

6、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7、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C)。A、较大; B、较小; C、为零; D、无法判断。8、正弦电流经过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为(C)。A、矩形方波; B、等腰三角波; C、正弦半波; D、仍为正弦波。9、三极管超过(C)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A、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B、集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EO;C、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D、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

7、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四、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载流子,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正电的空穴载流子,因此说N型半导体带负电,P型半导体带正电。上述说法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晶体在掺入杂质后,只是共价键上多出了电子或少了电子,从而获得了N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但整块晶体中既没有失电子也没有得电子,所以仍呈电中性。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12V、管脚3V、管脚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答:管脚和管脚电压相差0.7V,显然一个硅管,是基极,一个是发射极,

8、而管脚比管脚和的电位都高,所以一定是一个NPN型硅管。再根据管子在放大时的原则可判断出管脚是发射极,管脚是基极,管脚是集电极。3、图6-23所示电路中,已知E=5V,V,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即认为正向导通时电阻R=0,反向阻断时电阻R=),试画出u0的波形。u/Vt0uiu0105图6-23答:分析:根据电路可知,当uiE时,二极管导通u0=ui,当uiE时,二极管截止时,u0=E。所以u0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4、半导体和金属导体的导电机理有什么不同?单极型和双极型晶体管的导电情况又有何不同?答: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而半导体中则存在空穴载流子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它们同时参

9、与导电,这就是金属导体和半导体导电机理上的本质不同点。单极型晶体管内部只有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和双极型晶体管中同时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也是不同的。5、半导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构成,三极管则由两个PN结构成,那么,能否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三极管?如不能,说说为什么?答: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在一起是不能构成一个三极管的。因为,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其基区太厚,不符合构成三极管基区很薄的内部条件,即使是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到基区后也都会被基区中大量的空穴复合掉,根本不可能有载流子继续向集电区扩散,所以这样的“三极管”是不会有电流放大作用的。6、如果把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对

10、调使用?三极管会损坏吗?为什么?答:集电极和发射极对调使用,三极管不会损坏,但是其电流放大倍数大大降低。因为集电极和发射极的杂技浓度差异很大,且结面积也不同。课后习题1-1,1-7第2章 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1分)1、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分别是: 共发射极 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和 共基极 放大电路。2、放大电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发射 结正偏; 集电 结反偏。3、将放大器 输出信号 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 反馈 信号。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 负 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

11、正 反馈。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 电压串联 负反馈、 电流串联 负反馈、 电压并联 负反馈和 电流并联 负反馈。4、射极输出器具有 电压增益 恒小于1、接近于1, 输入信号 和 输出信号 同相,并具有 输入电阻 高和 输出电阻 低的特点。5、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较低,造成截止失真,其输出波形为 上 削顶。若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通过 反馈环节 调节 合适的基极电位 ,可达到改善输出波形的目的。6、对放大电路来说,人们总是希望电路的输入电阻 越大 越好,因为这可以减轻信号源的负荷。人们又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越小 越好,因为这可以增强放大电路的整个负载能力。7、反馈电阻RE的数值通

12、常为 几十至几千欧 ,它不但能够对直流信号产生 负反馈 作用,同样可对交流信号产生 负反馈 作用,从而造成电压增益下降过多。为了不使交流信号削弱,一般在RE的两端 并联一个约为几十微法的较大射极旁路电容CE 。8、放大电路有两种工作状态,当ui0时电路的状态称为 静 态,有交流信号ui输入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 动 态。在 动 态情况下,晶体管各极电压、电流均包含 直流 分量和 交流 分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越 大 ,就越能从前级信号源获得较大的电信号;输出电阻越 小 ,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就越强。9、电压放大器中的三极管通常工作在 放大 状态下,功率放大器中的三极管通常工作在 极限 参数情况下

13、。功放电路不仅要求有足够大的 输出电压 ,而且要求电路中还要有足够大的 输出电流 ,以获取足够大的功率。10、晶体管由于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受外界 温度 及电网电压不稳定的影响,即使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电路输出端仍有缓慢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叫做 零点 漂移。克服 零点 漂移的最有效常用电路是 差动 放大电路。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每小题1分,共19分)1、放大电路中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总是反相关系。 (错)2、放大电路中的所有电容器,起的作用均为通交隔直。 (对)3、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1,因此它在放大电路中作用不大。 (错)4、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稳定静

14、态工作点的放大器。 (对)5、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让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量上全部通过放大器。 (对)6、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通常等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错)7、微变等效电路不能进行静态分析,也不能用于功放电路分析。 (对)8、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差为180的反相关系。(错)9、微变等效电路中不但有交流量,也存在直流量。 (错)10、基本放大电路通常都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对)11、普通放大电路中存在的失真均为交越失真。 (错)12、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零漂,因此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对)13、放大电路通常工作在小信号状态下,功放电路通常工作在极限状态下。 (对)14、输出端交流短路后仍有反馈信号存在,可断定为电流负反馈。 (对)15、共射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上削波,说明电路出现了饱和失真。 (错)16、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流超过极限值ICM,就会造成管子烧损。 (错)17、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都是电路传输和放大的有用信号。 (错)18、采用适当的静态起始电压,可达到消除功放电路中交越失真的目的。 (对)19、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