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4722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申报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 课题分类_ 课题编号_ 2013年昌吉州“教科研小课题” 立项申请书课题名称: 高段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负责人:吴永霞 联系方式:18099366289负责人单位:阜康市第一小学申 请 日 期:2013年5月5日昌吉州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一、课题组基本情况课 题 名 称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负责人姓 名性别年龄职 称职 务工作单位分 工吴永霞女37小高组长阜康市第一小学撰写课题方案、结题报告、负责实施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彩红女42副高阜康市第一小学实验及收集资料杨平女35小高阜康市第一小学实验及活动记录马生燕女52小高阜康市第一小学实验及整理资料赵艳梅女53小高阜康市第一小学实验及

2、收集资料鲜晓慧女36小高阜康市第一小学帮助(撰写方案、 二、课题论证(一)问题的提出(本部分包括核心概念界定)1、问题的提出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

3、,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小练笔工作。2、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

4、,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够乐于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习作训练,又能得以强化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

5、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

6、受,积累习作素材(二)文献综述(国内已有研究、研究中不足、本课题研究意义)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7、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小练笔工作。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

8、喜怒哀乐而写。(三)研究目标、内容1、研究目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

9、会“美丽”起来。2、研究内容:1、探究课内小练笔策略: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1)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 (2)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 (3)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 (4)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 2、探究课外小练笔策略: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学和从生活中学。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

10、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向“周围世界”不断扩展,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1)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写好读书笔记(2)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进行习作练笔。(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小学生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研究法 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实施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

11、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5、经验交流法,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习作心得6、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习作结集成册,向全校展示。(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3年5月-2014年5月)1、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5月6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和学生习作水平调查与分析,精选购买相关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2、初步探索阶段(20

12、13年7月2013年10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3、创新升华阶段(2013年112014年3月)总结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撰写相关论文。4、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4月-5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六)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本年级语文组共有6个班,由6位语文教师组成,这其中小学高级讲师2名,高级教师4名,本科学历3名,专科学历2名,中专学历 1名;这些教师中,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她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准确把握教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灵活;也有知识丰富、富有活力的年轻老师,她们

13、富有创新,学生喜欢她们。总之,三年级语文组教师在教学方面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本组教师年龄偏大,他们大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兢兢业业,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1、让作文成了学生的乐事,让作文成为学生的需要。2、让自己不再为教作文发愁,使教作文成为一种享受。3、个人读书随笔集5、学生作品集6、课题研究案例集三、立项审核意见(一)申报者所在学校审核意见同意进行该课题的研究 负责人签名: 公 章 2013年 5 月 26 日(二)县(市)教研室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三)州教研中心审批意见负责人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附件4 2013年昌吉州“教科研小课题”申报汇总表县(市):序号课题名称申报单位课题负责人联系电话1学生习作小练笔策略探究阜康市第一小学吴永霞180993662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