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4594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

2、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

3、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3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教学设计: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

4、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图片若干、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情境导入,教学例1。 (1)、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5、 3 分法三:2 2 2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吗?(4)、学生交流、汇报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

6、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

7、,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2、找一找。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4、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

8、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小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完成教材第9页完成练习二第2小题。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 )个。(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3小题。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4小题。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

9、猴分( )根。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你发现了什么?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五、板书设计。平均分例1: 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

10、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六、教学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1、2小题和练习二的第5、6小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11、,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分圆的方法是平均分吗?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2、分一分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1、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帮二(一

12、)班的同学分了糖果,今天我们再帮他们分分果冻。【出示例3】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请学生认真读题,同桌相互说说意思,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一份分2个果冻,有8个果冻,能分成几份?)2、合作探索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 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三、巩固新知,运用新

13、知。1、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1小题。摆一摆,填一填。(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 )份。(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 )份。请学生先跟同桌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2、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2小题。圈一圈、填一填。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1 6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后,再汇报自己是怎样分的,分得的最后结果是什么。3、完成第12页练习二的第5、6小题。第5小题。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第6小题。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

14、18个玉米,可以装( )袋。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并进行评价。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平均分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是的,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可以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五、板书设计。平均分按每几个一份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操作结果: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六、课后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平均分”综合练习课。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9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