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4566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众所周知,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将歌唱教学的目的与出发点放在若干首歌曲的教授,学生在一学期内会唱若干首歌曲。在开学的音乐课学期计划制定时,也将学会一定数量的歌曲作为教学重点来要求学生。当然我们老师除了注重歌唱本身的音乐感与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外,还要重视唱歌教学对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促进提高。当然,歌唱教学也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我们应当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教学环节。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进行课堂上的唱歌教学,并发挥它最大的功效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感受歌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是音乐中的一种特别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小学生唱歌,只能感性上的视唱,不理解歌词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机,逐步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听、多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最初印象,这是很有必要的。旋律动听的歌人人都想学唱,歌词优美的歌人人都争着学唱。另外,在听歌曲基础上还需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任何一项事物如果远离了想象,那将变得灰暗乏味,只有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才能使歌声有血有肉。学生在感受歌曲时,我们应带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中自由飞翔。二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欲望学生一旦进入了音乐的意

3、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拥有歌唱家的技巧,都拥有天使般的嗓音。大部分的学生唱歌几乎没有方法,用自己的嗓子唱歌,不光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而且长音没有气息,跳音没有力点。然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只能在课堂教学上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课堂教学上一点一滴渗透发声训练的方法,持之以恒,学生发声技巧的提高也是较快的。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小点:1要唱出优美的歌声,演唱者姿势的很重要。就象田径队员一样,只有正确的姿势,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演唱者亦是如此,有了正确的姿势,声音才能自然从口腔中发出。正确的姿势是站时两腿并拢,背部要挺拔,另外要精神饱满。坐时要双脚并拢,双

4、手举书本与视线相平,亦可一手持书,一手插腰部,用来感受唱歌时腰部控制气息时的动作。2要唱出优美的歌声,发音的位置很重要。在许多成功的经验中得出,“打哈欠”的吸气方式有助于发音位置的寻找。人们“打哈欠”时,软腭自觉就会抬起,口腔呈竖起的“鸡蛋”状,同时牙关也得到充分打开。要让学生寻找这种状态并在脑子里牢固这个状态。发音域位置找到后,配上适当的练声曲进行训练学生的声音,并且从高音至低音练唱发声曲,学生能比较容易掌握高位置发声。3要唱出优美的歌声,咬字吐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吐字、咬字的方法能将歌曲的内容准确无误表达给听众。4要唱出优美的歌声,把握正确的速度非常重要。在唱歌中,速度快与慢的处理要得体、有度。如果处理不当,便不能很好的表达歌曲内容,甚至会歪曲作品的音乐形象。三再现歌曲,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再现歌曲是整个唱歌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它是由歌唱者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充分体现了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针对每一首歌曲的特点,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如创编歌词,改编部分旋律节奏,创编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在创编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自主独立性的发挥,让他们成为此项活动的主体。总的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唱歌教学理当放在首位,只有充分发挥唱歌教学的教育功能,在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以及全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