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04512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事故伤员的现场应急处理安全事故伤员受伤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碾 压(压榨)伤,土石方坍塌掩埋等。安全事故伤员的危急症状主要有:创伤性大出血、骨折(手足大骨骨折、脊 椎骨折)、颅脑损伤、休克、窒息、昏迷等,严重者心跳呼吸停止。一、创伤出血创伤出血一般分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如果按其出血性质分四种:(1)动脉 出血;(2)静脉出血;(3)毛细血管出血;(4)内脏破裂出血。伤口不深的皮肤擦伤、挫伤一般为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出血;切割伤、皮肤肌 肉撕脱的创伤性外出血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或动、静脉混合性出血。因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或机械碾压所致的因骨折断端刺穿血管或机械 压榨

2、造成肝、脾、肾破裂等所引起的内出血。(一)出血类型1、静脉出血:静脉出血流血缓慢,血色暗红;大的静脉出血为涌出状。2、动脉出血:动脉出血为喷射状,血色鲜红。3、毛细血管出血:为较缓慢的渗出状,多见于皮肤擦、挫伤。(二)内出血的症状1、急性大出血可致伤者迅速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患者表情冷漠,反应迟 钝,手足皮肤冰冷,血压低,脉搏细弱;2、内出血的伤员,其受损器官部位有胀满、触痛和压痛(如骨折断端刺穿 血管的出血和肾破裂出血)的症状;肝、脾破裂的内出血还可见腹部胀满等。(三)应急处理1、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先用双氧水将创口的污物进行清冼,再用酒精 消毒(无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时可用瓶装水冲洗伤口

3、污物),伤口清洗干净后 用敷料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止血。2、一般的小动脉出血,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即可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 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 止血效果。(上肢:肱动脉,腋下动脉;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颌面部:颌下动脉,耳 前动脉,头颈部:锁骨下动脉,颈动脉。)3、大的动脉及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立即送医 院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4、对出血较严重的伤员,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 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以判断伤员是否进入休克状态。5、对在高处坠落,腰、腹部遭受重物

4、打击或被车辆撞击的伤者,无明显大 量外出血但迅速进入休克状态的伤员(症见:神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冰冷、 脉搏细弱且快、血压下降),应高度怀疑为内脏破裂出血,要立即送院检查观察。二、挤 压 伤挤压伤多见于坍塌事故或土石方塌方事故的掩埋压迫、交通事故自然灾害 等。四肢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外部重物重力长时间压榨,造成筋膜间隔内肌肉 组织缺血、变性、坏死,现肢体肿胀,组织间隙出血、水肿、筋膜内压升高,长 时间的压榨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挤压伤的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多有压痕、皮肤擦伤。肢体呈渐进性肿胀,皮 肤张力显著增加,皮肤紧张、发亮、触诊较硬。受压部位或其远端可出现片状红 斑、皮下

5、淤血和水瘤。肢体远端皮肤发白,皮温降低。伤肢远端血管搏动早期可 触及,随筋膜腔的压力增高,可逐渐减弱或消失。肢体运动障碍,受压筋膜腔内 肌肉收缩无力,被动牵拉肌肉时引起患肢剧烈疼痛。肢体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感 觉迟钝。挤压伤现场急救处理:1. 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2. 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3. 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4. 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5. 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性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6. 迅速转往医院。三、烧伤烧伤在建筑施工工地时有发生。主要致伤原因时溶化的沥青、热水、火、电、 酸、碱及

6、其他化学物品。发生烧伤时的处理原则时迅速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 并及时予以适当的治疗,尽可能地减轻伤情。衣服着火时,应尽快脱去着火的或沸液浸渍的衣服;或迅速卧倒,慢慢就地 滚动,压灭火焰;或用手边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加大衣、沙土等,迅速覆盖着火处, 使之与空气隔绝;也可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坚决制止伤者奔 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并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电 击伤应尽快中止电流继续作用,并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对于伤者的处理:面积不大的肢体烧伤可用冷水或冰水浸泡 0.5-1 小时。此 方法可减轻损伤程度和缓解疼痛,效果良好。酸碱及其他化学物品致伤后,应迅 速脱去被浸

7、渍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越快越好。沥青烫伤后,应用冷水浸泡 或浇洒,使沥青尽快冷却,避免热力继续作用。然后用软布浸松节油后轻轻将体 表的沥青擦去,减少毒素吸收,避免沥青中毒。切勿强行撕扯体表的沥青。烧伤创面处理:用灭菌敷料或干净被单、衣服、毛巾等手边材料, 将创面简单包扎加以保护,以减轻污染和再损伤,并减少疼痛。对复 合的其他创伤如骨折等给予包扎、固定。经过简单处理,伤员可转送 医院。途中注意防寒、防尘、减少颠簸。四、创伤性窒息创伤性窒息又称胸部挤压伤。常见于过程塌方、房屋倒塌、车辆碾轧等。伤 者常伴有其他胸部损伤,如多发肋骨骨折、气胸、血胸或心脏挫伤。在事故现场,如果伤员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8、,应立即行心肺复苏,人工胸外 心脏按压和辅助呼吸抢救;根据具体情况,边抢救边运转或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后,迅速转往医院。五、休克伤员应急处理休克是机体对外界强刺激的一种反应。最初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刺激 过于强烈,机体反应过度或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危及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 血液供应和体液平衡,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休克伤员症状表现:血压降低,脉搏细弱,伤员反应迟钝,表情冷漠,手足 及身上的皮肤冰冷或汗湿。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使其安静、保暖,在平卧的体位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 左右。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对创伤性休 克伤员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六

9、、颅脑损伤应急处理颅脑损伤主要见于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坠落时头颈部先着地或坠落过程中 头部碰撞硬物)所致的脑震荡、颅内出血。(人的颅骨下依次为硬膜膜、软脑膜、蛛网膜。蛛网膜紧贴脑实质,其血 管营养脑实质。1、颅骨骨折f硬脑膜撕裂f硬脑膜血管破裂出血f硬膜外或硬 膜内积血f血肿发生f颅内高压。2、强烈脑震荡f脑实质受冲击一蛛网膜血管 撕裂出血f脑膜积血f颅内高压。)颅骨损伤如导致颅内高压的症状有:昏迷、呕吐(呈喷射状呕吐)、脉搏或 呼吸紊乱、瞳孔放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等。颅底骨折或颞骨骨折的伤员不一定有昏迷、呕吐症状,但有脉搏或呼吸紊乱、 瞳孔放大或缩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无色的液体流出,

10、伴颅内出血者可 见血性液体流出。颅脑损伤的病员有昏迷者,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 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 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 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有颅骨凹 陷性骨折,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 即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注 意:对于头部受到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时头部先着地或坠落过程中头 部碰撞硬物,检查中无发现头部出血或无颅骨骨折的伤员,如果当时发生过短 暂

11、性昏迷但很快又恢复意识,清醒后当时自觉无精神、神经方面症状的伤员, 切勿掉以轻心而放松警觉。该类伤员必须送医院作检查并应留院观察,因为这 可能是严重脑震荡或硬脑壳撕裂出血的前兆。七、脊椎受伤应急处理脊椎受伤主要见于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碾压和机械伤害。脊椎受伤可 导致脊椎骨折、脊髓受压或脊髓损伤。脊椎骨折时其体位有异常改变,脊椎骨折压迫脊髓时,其受压部位以下可出 现皮肤敏感或过激反应,受压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瘫痪。应急处理:1、对清醒伤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2、观察伤员的体位情况:所有骨折伤员都有受伤体位异常的表现,这是典 型的骨折症状。帮对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

12、,对清醒者要详细查问伤 者的感觉情况,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在检查时,切忌让患者坐起或使其身体扭曲, 亦不应让伤员做身体各个方向的活动。以免骨折移位及脱位加剧,引起或加重骨 髓及脊神经损伤,甚至造成截瘫。3、刺激受伤部位以下的皮肤(例如腰椎受伤,刺激其胸部和上下腹部及腿 脚皮肤作比较鉴别),观察伤员的反应以确定有无脊髓受压、受损害;4、在电召“120”的同时,将伤员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抬起 夹板或硬纸皮将伤者平卧位放在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 导致死亡。5、对有脊椎骨折移位导致出现脊髓受压症状的

13、伤员,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 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120”急救人员到来移动搬运)。6、抢救脊椎受的伤员,不要随便翻动或移动伤员。随意搬动、翻动伤员可 能会产生如下二种后果:(1)骨折端移位对脊髓造成进一步的压迫伤害而导致瘫 痪。(2)骨折断端刺穿附近大血管,造成出血性休克)。搬运签署员过程中严禁 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 再行搬动。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 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八、四肢骨折应急处理骨折主要见于物体打击或压迫,高处坠落,机械压榨和车辆碾压。骨折症状主要有:骨折患肢的活动受限或不能活

14、动;骨折部位畸形并出现异 常隆起。对有手足大骨骨折的伤员,不要盲目搬动,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 片(竹棍甚至钢筋条)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 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无适用材料的情况下,可将骨折上肢可固定在身侧、 骨折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的方法进行固定后搬运转送医院处理。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切勿强行将骨折断端按压进皮肤下面,只能 用干净的布料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再转送医院处理。九、触电现场处理1、脱离电源的方法:(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或闸刀开关拉下或将电源插头拔掉;(2)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挑离或者将触电者推离电

15、源;(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铁铲) 切断电源;(4)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 品,单手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 的木版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 他办法把电源切断;(6)如果触电者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但尚未却确证线路无电之 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 810 米的范围内,以防跨步电压触 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 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10 米以外的地方, 立

16、即开始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无电,方可在触电者离 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极端断电法:用长绳绑一石头,抛在上一段 高压电源线上,使其产生短路而自动跳闸断电)2、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1)未采取断电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推、拉和触摸) 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2)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器械或其他绝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 湿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3)在拉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 人员比较安全。(4)当触电者处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 或死亡。(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